王蘇辛:《在平原》

王蘇辛:《在平原》

文異推介:

王蘇辛《在平原》

——成長的世界或設限的閱讀

作者:

左馬右各(作家)

王蘇辛的小說,擁有一種具有特質的文字新構建方式,亦可能是文字構建的新嘗試。也許還可反推一下——她的寫作觸角伸向了某種“新日常”敘事的探索中。也就是說,在年輕小說家的敘事中,日常已被分裂為固守和重建。一堵無形的牆的兩面,站立著不同時代的人曾彼此碰疼對方的目光。她要竭力分辨,保持。在這一過程中,她試圖把日常生活進入小說敘事文字的受邀部分努力地向形上語境推舉,以期在某個虛置的光芒處,更好地辨識與解構這個世界。如果可能的話,粉碎它。她並不知曉這樣做的一個結果,但像聽到召喚,一次又一次執拗地去冒險和嘗試,猶如巨石面前的西西弗斯。她的這種方式,在同代人的寫作中極其少見,也容易被辨認出來。

在其近期寫作內,作家試圖對以往寫作進行一番帶有自戕意味清理和確認的意圖更加明顯。她的野心是革命式的,但具體到寫作,又貌似做出了某種順遂和反撥。它們混合起來就構成一次頗具內心成長意味的冒險旅行。

不妨就以《在平原》中的三篇小說為例。《在平原》是一部幾乎完全由對話完成的中篇小說。這無疑是一次有難度的寫作(它同樣具有閱讀難度)。讀完這部作品的第一感是:作家是在寫一個閱讀設限的小說。她帶著一種莫名的激情與驕傲完成了屬意內心的寫作,而在完成之際又不無羞澀或謙和地說:我只是做了一件讓內心感到平靜美好的事情,並將其呈現出來——願與人平等地分享。我們不妨就接受作家這有點刻薄的美意。

這個小說探討的主題事關繪畫與成長。敘述並無多少故事性,敘事語言精練、準確亦不乏精彩,但這並不能遮掩小說情節推進的乾澀和泛陳寡趣。這會嚇跑沒有耐心的讀者。

李挪、許何都來到一個人生節點上——面臨命運關口。他們既是師生,更像是一對彼此需要心靈支援的陌人,在一所學校裡——我感覺那是一所具有象徵意味的社會(或人生)課堂,老師在這裡試圖尋找新的藝術生命,學生希望在面臨人生的重大抉擇(高考)之際得到接渡和指引。

在小說中大量出現的關於藝術和藝術史的對話,簡約不失深刻,無疑已躍升到哲學層面。它的能指意蘊也寬博淳厚。結合王蘇辛個人的經歷,再看這個小說就有一點藉助小說敘事轉述個人反思成長的意味。也可以說,這個小說完成了作者由平原向高地的又一次躍升。

如果把《他常常經歷著不被理解的最好的事》與《在平原》這兩個小說並置在一起,就會發現王蘇辛在寫作中的一個帶有傾向性的問題,她會把在寫作中感受到的那些意猶未盡的事物,像在一幅畫中開一個視窗一樣——謎一般繼續敞開,讓看到這幅畫的人,會無由地跟隨進入那個像似眼目又如光的傷口似的敞開之域,帶著莫名的隱憂和興奮落入到陷阱般的未知世界的圖景裡。我一直覺著這個短篇是小說《在平原》的精緻尾綴,或是不無靈異地再次闡釋。

《我不在那兒》真正涉及到一個嚴肅的主題:命運。其實這個集子裡的小說,或是說所有寫作者的寫作都在指涉命運這個主題。這種意識不僅來自生命的自我醒覺,更多的是來自一個少年對成人世界的觀察。把《我不在那兒》這篇小說置放在這篇文章的最後來談,是因為它在閱讀過程中讓我感覺到一種寫作的出離。她幾乎故意是在讓自己以這種帶有戲諷意味的方式從早期寫作中脫離,也像在告別似的說“我不在那兒”。這也許已經並不重要。作家已在其帶有嬗變意味的寫作中完成了她對這個世界不無愛戀又不無厭惡的“答辯”陳述。

這幾個小說通讀下來,有種在美術館裡或是在畫冊上,看過一組組畫的感覺(還有一種感覺,像似莫迪亞諾《青春咖啡館》中的人物群落倒影似的投映在文字中)。作為學畫出身的王蘇辛應該明白組畫是什麼意思。這幾個小說所展示的一個時間段的寫作——那個成長世界,正在發生,也在成為過去。在閱讀這些小說的過程中,我還明顯到到一種拒絕,它來自文字,也來自作家。她的小說人物經由這個世界,卻不被這個世界過度薰染。我不知道是她刻意想保持一份內心對外在世界的簡單遵循,還是想維持內心那些童話境地的自珍自貴(這類似一種動畫情懷)。這讓她的寫作和同代人的寫作明顯保持著帶有警覺意味的背反和距離。我相信她是看到了區別,才自覺地在內心設限並曲意遵從。這種心智獨立近乎苛刻的寫作,也似已是某種風格。

對於寫作來說,風格是無法躲避的。也可以說,作家的風格是時間的產物。它在時間的產床上落胎,又在時間中經歷成長,或者湮滅。不可置否地是,對於這樣的問題她認真思考過,頭腦也是清醒的。

原文刊載於《文學報》2019年10月24日8版

《所有動畫片的結局》

(節選)

文/王蘇辛

“其實我前陣子看了個短影片,覺得是學的你。”徐湜說,“他把40個人的日常生活剪輯在一起。這40個人挺奇特的,有的人除了工作室就是起居室,除了創作就是閱讀。有的人日常就是瘋狂加班和叫外賣,除了KPI就是KPI,你會覺得他們沒有精神世界,但當這些人的生活交織在一起的時候,會覺得他們很相似。不會覺得那個過著顯而易見精神生活的人是過的更高階的日子,度過著更值得信賴的時間。也不會覺得瘋狂賺錢的人就是陷入自己的具體,會覺得他們同樣很高明。甚至更高明。”

“你說得好。”高揚道。

王蘇辛:《在平原》

徐湜一愣,轉身想把門關上,可剛踏出一步又收了回來。再過半小時,最後一班地鐵就走了。高揚看著半開的房門口,盤腿坐到了沙發上。過了一會兒,他躺下去,半截身子都埋進了沙發軟綿綿的肉體。

“這話是你以前說過的,只是我看那個片子,又想起來了。以前排話劇的時候,我每天很焦慮,本子拿在手裡,隨時想隨時改。有次排到一場戲,需要幾個不同經歷的人物同時上場,但怎麼排都覺得不對,我當時知道是寫得不對,但不知道怎麼寫。最後還是你說了——那場戲,是要表現他們共有的對生活的追求,但不是讓他們去表現共同點,而是在那樣的情況下,他們依然是不同的。他們面臨的人生的具體不同,解決的方式也不同,所以他們反而能插進彼此人生的縫隙之中,在不斷對別人的審視和觀察中,不斷解決自己的問題,在這種解決之中,他們整個團體的面貌才有所變化,同時還能葆有緊密的精神勾連。那場戲之所以要有,就是需要讓人物知道這一點。回到剛才說的那個短片,裡面那些人所面臨的具體生活的差異性在影片剪輯過程中被淡化,反而更多看到的他們作為人的品質,那種品質的色彩是相似的,都是向上的,只是他們各自的迷茫程度不一樣,有的人更清晰些,有的人更混沌些。但看完你知道,他們是一個整體,他們彼此是如此不同,但他們正在構成眼前的整體。”

“我說不了你那麼好。”高揚道,“你能說出來,這些就是你的東西,我說沒說過不重要。”

客廳的燈光暗下去,徐湜低頭看了眼地板,又看向他:“那片子你知道誰拍的?”

“嗯?”

“柯一文。”

高揚愣了愣,突然不知道說些什麼。不過他並非完全不知道K在跟他斷聯絡的這些年,做過些什麼。畢竟,有那麼一兩次,他曾在社交網路上看見有人分享和K有關的連結。只是他沒點進去。他腦子裡能想到的K,有時候是年少時那個心不在焉、時常自作主張的人,更多時候是他二十五歲時一臉陰沉之中透著的自負。當K從他當時的住處走出去的那幾十秒,他聽著他的腳步重重敲擊著走廊深處的大理石地面,內心已經為他判了“死刑”,起碼是“死緩”。他覺得K將從那天起逐漸邁入平庸,而K當時看起來還有那麼一些不同,只是因為K仍是個“年輕人”。但,所有“年輕人”都會老的。

“特別好。”他在房間內張望了一下,“跟我想象中不一樣,但還好是不一樣。”說完,他覺得輕鬆了一些。好像一瞬間,那個成長中更為狹隘的人變成了他自己,而他始終會回想起的K的一些東西,也彷彿可以被他理解。在他不關注K的這些年,他實際上一直在以另一個方式理解K和他自己共度的時光。

“柯一文沒學我。他能拍出這個,是他自己的事。跟你一樣。另外,這只是看到的,看不到的地方,他是什麼樣,我們也不知道。”高揚看著他,“你寫的話劇本子,你寫了,那是你的,不管是受到什麼啟發,那就是你的。”

他說完,眼睛看向天花板鋪著的格紋牆紙,看久了會覺得上面無數個小色塊在眼前穿梭不停。挺好的。他想著,並管住自己沒說出來這三個字。走廊變得更加安靜,窗外也是,他甚至能聽到輕微的風帶動著周圍事物發出的聲音,從遙遠之處不斷逼近他。他突然想走出去,但似乎動彈不得——不過他很快意識到是自己仍不願走出去。他躺了一會兒,直到感覺最後一班地鐵也走遠了,才掙扎著坐起來。

“你還是回去?”

“我想騎車回去。”

他們說完,各自拿著各自的包,一個拿著雙肩包,一個拿著單肩包,從樓上走了下去。不知為何,都沒有選電梯。他們腳步很輕,但聲控燈還是感覺到了兩個人的聲音。一路走到七樓,燈也亮到了七樓。

“這些燈亮,是不是因為這邊都沒住人?”高揚說。

“上面可能是吧。這兩層,現在不知道是幹嘛的了。反正最早是個網路直播公司。好像老闆是鄂爾多斯土豪,不過剛辦夠一年就快倒閉了。我搬過來之前,他們就已經倒了。那回我們一起搬完東西不久,有個科技公司又想承包,聽說是給一個網路節目做虛擬偶像的,你知道的,就那種電視上和真人一起出現的綜藝角色。全息投影技術出現的‘人’,鄧麗君這幾年還用這個辦過演唱會。不過,那家公司有個專案是做了一半吧,後來可能不夠成功,又散了。”

“國內的虛擬偶像?”高揚道。

“對。你該很熟悉的。有次我們外面吃完燒烤回來,迎面就是幾個紅頭髮的人,看起來長得一模一樣。後來還是你說的,只是畫了一樣的妝而已。”

“哦,你說那幾個好像cosplayer[ 角色扮裝的扮演者,指的是透過穿上商業作品裡各種角色的服飾,扮演成作品中的角色,範圍包括動畫、漫畫、電玩、視覺系樂團以及臺灣獨有的布袋戲等等。]的人。哈,不過那個扮相,我還以為是哪個國產漫畫裡的。”

“我也不太懂cosplayer和虛擬偶像有什麼關聯……反正有段時間……就是你搬出去之後吧。有段時間,樓下經常叮叮咚咚的,也不是那種很明顯的迪廳或者夜店的聲音,就是一團……很多人說話的聲音,夾雜著很多歌曲的聲音,還有鍵盤的聲音。後來才知道,那整個是八樓發出的。當時我就驚呆了。我住十一樓,還能聽到八樓的聲音,那九樓和十樓的人呢?還有樓下的呢?然後我反映到物業,結果,太可怕了。我才知道九樓和十樓當時沒有人住進來,而且六樓一下也沒幾個人——所以除了我,據說只有兩個大爺投訴了。真的嚇人。我心想這不老小區嗎?怎麼能不住人?後來知道,很多都給了拆遷款,要搬東區去的,哈,就是你們家那個小區。反正當時我就說從外面看怎麼覺得小區怪怪的,原來裡面是空的。但從要拆遷到現在也三年了,沒見真的拆。倒是後門的幾棟樓,刷了好幾次的‘拆’字,油漆腿色了,他們就又刷上。前前後後折騰了三四次吧……直到現在,也沒說什麼時候拆。”

“好幾塊都這樣吧。一直說拆又好幾年不拆。把很多人擠到東區去住了,東區房價這幾年越漲越兇。雖然沒這邊貴,但也快趕上了。”

一路走到三樓。才感覺人氣厚重了些。也是這麼走,高揚才意識到越來越不熟悉這裡了。或者說,在他刻意跟這裡保持距離的日子裡,他也忘了這裡人少的事實。但很奇怪,如果這些人都搬到了東區,那父母家那棟樓怎麼也住的人很少。難道是他觀察不仔細,忽略了那些住在小區裡其他幾棟樓的人?他希望是自己觀察不仔細。但偶爾在父母家醒來,在小區跑步時,也覺得偌大的小區除了七八個老人,看不見其他人了。唯一一次,是他走到一公里之外的菜場買菜,發現異常喧鬧。一瞬間,好像消失的鄰居都去做了小販,或者去了外地。去了更大的城市。總之,他們的身影彷彿都被塗抹掉了。連父母也不再那麼流連各種棋牌室或者老年舞蹈中心。熱衷居委會大爺大媽聚會的母親連最近幾次的活動都不去。據說活動從每個月一次改到三個月一次了,但就算是三個月一次,很多人也沒來。

“也不是沒來,有的人估計是老掉了。”母親眼皮已經塌了下去,眼睛看起來越來越小,說話的時候,嘴唇慣性抿上一抿。導致母親雖然大量頭髮還黑著,但整個人氣質上已經完全是老人了。

“如果老掉了,你還不知道?不得去送一程?”

“知道什麼啊。有的老姐妹早就不能動了,有的痴呆了,有不痴呆的也跟兒女去外地了。幾年也不走動一次,不像你們年輕,我們之間早就互相忘了。”母親不斷說著,聽得高揚心下一凜。彷彿和小時候的情況一樣,和自己現在面臨的情況一樣。無數人消失,精神上的消失和物理上的消失。大人完成了自己的職責(比如給孩子做完了飯),就出去打起了麻將或者關上自己臥室的房門看起熱愛的電視劇。而在這幾小時的間隙中,大人們對孩子來說就是消失的存在。他們的身影隱沒下去,聲音也消失了,時間也彷彿不再像過去那般流逝。他能感受的世界相比童年時依然沒有太大變化,只是房間重新變得空曠——不止是他住的房間,更是他房間之外的,這城市裡的無數個房間,無數棟樓。它們重新變得空曠,很多人在消失——曾經的大人,現在的老人,還有他的很多同齡人,又或者同齡人的下一代。當然,也有新的人湧進來,也有一些外地人湧進來。可沒什麼用,曾經熟悉的人消失了,城市重新變得陌生,很多空間被壓縮,另一層空間卻被迫變得肥大。而他生活在“城市”這個陌生的大房間裡,感受四面八方空蕩蕩的風,彷彿自己怎麼走都可以,卻又不能真的隨意走,彷彿到處又是無形的禁區,彷彿一不小心會踏進一座寫著“拆”字的危樓。

“其實我不是很喜歡看漫畫看動畫片。”K曾經在地鐵裡說。那時候他們已經大學畢業,彼此都不知道要做什麼,只是在那個夏天不停遊蕩。

“那為什麼還看著?”高揚盯著他手裡的漫畫雜誌。

“可能是,像平行世界吧。”K憨笑了一下,“好像活在一個平行世界。畫風更新換代挺快的,新詞也很快能被寫進新的漫畫裡。”

“電視劇和電影也是啊。網路段子也是啊。”

“那些還會覺得是在現實裡,即使現在的人用古人的話來說話也是,你會發現人最本質的氣息都是一樣的。還有,不管是在保加利亞還是在中國,不管是在巴黎還是在上海,仔細想想仔細感覺,就能知道,其實還是一樣。很多人之所以能看出那麼多不一樣,還是他們心裡想要看到不一樣而已。可是,我對他們那個‘不一樣’,沒什麼興趣了。”

他想著K的臉,在聲控燈下逐漸顯得暗淡、混沌,即將被稀釋——和他看到的被拉長的,他和徐湜的影子一樣。他知道,這影子會一路蔓延,一直和小區的路燈燈光接壤,和小區外的二十四小時便利店接壤,和很多城市亮著的燈接壤。或者,跟那些逐漸不見了的人接壤。

“可動畫片裡的人,其實也沒什麼不同啊。只不過他們存在的模樣,去掉了作為人的稜角而已,但他們的稜角,又在他們的邏輯裡有什麼不同嗎?本質上的世界觀還是跟人的一樣啊。”

“動畫片畢竟是人拍的,怎麼可能比人的社會高明。”

“動畫片裡的世界總是未完成的,所以看起來更有可能性。但問題是,我們要怎麼找到一個真的‘不一樣’的東西。不是無數線頭,也不是很多可能性,而是一個完整的,‘不一樣’的東西。”

最後一句話,他忘記是他說的,還是K說的,又或者是生活中出現過的什麼人說的——他的回憶段落之間不斷互相打架,又構成整體。不過,不管這話是誰說的,它又冒出來了。在他和徐湜的影子逐漸接壤的那一刻,他問道:“那種全息投影裝置搞出來的人,那些虛擬偶像,現場是看不見的吧。”

“現場?”

“就是比如演唱會舞臺下的觀眾,或者電視節目下面的觀眾和場外看直播和轉播的觀眾,臺上的人,看不見這個東西的存在。”

“不止臺上的看不見,據說臺下的也看不見。”徐湜道。

“啊?”

“聽說前陣子有個選秀節目,有個虛擬偶像進入了最後決賽。結果有記者去了現場偷拍,除了確實看見很多人拿著裝置圍著舞臺轉圈,完全看不到這個‘偶像’的身影——他不存在。臺下的觀眾看不見他,評委和主持人也看不見。甚至連聲音都能明顯感覺出來是合成的。但是看直播的觀眾在歡呼,他們瘋狂投票,卻不知道這個投出來的‘偶像’,在舞臺現場只是一團凌亂的聲音而已。”

“真相這麼暗淡,比我想象中還暗淡。”高揚說。

“還能怎麼有光澤?”徐湜道。

“比如,如果你這棟樓裡,不像現在這麼空,而是每個房間裡都有一個虛擬人物。然後,在遙遠的地球另一端,有人遙控著這些人物的存在方式和行為方式。他們將在小區裡亂竄,代替那些‘消失’的人,充實我們的生活空間。”高揚突然興致勃勃起來,“那時候,騎共享單車的,或者說調動共享單車的,不只是我們,還有這些東西。這些東西也會組成一個‘社會’,甚至跟我們競爭。而且他們還不是實體的,比機器人更容易清理。唯一的問題就是很難讓他們長久,他們可能比機器人還‘活得’不長久。那時候將會是什麼局面?一排排虛擬人物以超出人類更新換代速度無數倍的速度在更新換代。甚至在他們那個‘社會’,科技發展得更尖端。但再尖端也沒什麼用。因為他們只是‘影子’,很快會消失,一旦消失,他們取得的成果不會被‘下一代’繼承和發展,而人類,就一遍遍看著他們發展,然後快速消失,再看到新的‘一代’他們起來,再消失。如此不斷開始,不斷覆滅。”

“聽起來很有意思,但有可能這就是一個虛擬人物組成的真人秀節目啊?跟《楚門的世界》一樣。人們在外圍,看著這些虛擬人,甚至他們‘發展’出的‘尖端科技’也只是虛擬人專案的一部分。不過是把物理的一些概念換成現實可能存在的東西,然後作為影子,和虛擬人一同生存。”徐湜說。

“哈哈,很有意思。”高揚道,“不過我還是傾向相信,實驗是根據人的自省程度存在的。”

“怎麼講?”

“就是人改變一點,虛擬人也相應會有一場變革。確切說,不是虛擬人是人們的實驗,而是人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場‘實驗’。這個‘實驗’最終走向的,不是‘犧牲’和‘重建’,而是始終在開始,始終在繼續提供力量,提供生機。”

“……哈哈……這不就是完整的不一樣的東西嗎?”徐湜站在他的對面,說著彷彿高揚應該說的話。他們面對面站著,好像彼此的意識互相走出了很遠,又雙雙回到這個軀殼。他們向前走著,影子不斷交匯,又不斷分開。他們生活中那些‘消失’的人似乎也加入了進來,構成他們向前走的影子,讓他們看著前方的“自己”更寬闊、更結實。直到他倆各自的影子對他們彼此來說越來越小,漸漸溢位小區的深處。

……

王蘇辛,青年作家,1991年生於河南,現居上海。

曾獲第三屆“紫金·人民文學之星”短篇小說佳作獎。因小說集《白夜照相館》被提名第十五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最具潛力新人,另著有長篇小說《他們不是虹城人》、小說集《在平原》。

《在平原》

《在平原》是一部中短篇小說集,包括《喀爾敦大道》《所有動畫片的結局》《在平原》等六個中短篇小說。主要呈現一批精神上早熟,也對世界有一定敏感知覺的當代青年們的精神流變史。他們的精神記憶始於上世紀末,是在資訊時代,在改變中的世界格局和城市化浪 潮中成長起來的一代,渴望開闢出屬於自己的精神領地。

但二十五歲之後,他們紛紛意識到自己成長和人生的各種問題,以及貫穿其中難以迴避的情感陰影。同時,他們意識到自己正在觸及一些不同於以往的精神經驗,必須對此做出反饋。為此,他們決定展開一場清算與自我教育,並用理解自己的方式 ,試圖理解其他人以及整個時代。本書敘述沉靜、清醒,人物具代表性,警句頻出。對創作者、過著各自精神生活的人,有一定借鑑意義。是一部沉浸式作品。

文異推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