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春生:廣東民間文化保護的先行者

葉春生:廣東民間文化保護的先行者

2006年,葉春生在雲南少數民族地區調研採風。

葉春生:廣東民間文化保護的先行者

作為嶺南民間文藝理論研究的集大成者,葉春生逾六十載的學術生涯,始終以“嶺南”為治學之“根”。雲遊千山萬水,廣結三教九流,他將畢生的心血都凝結在20餘部專著、500萬字文章的字裡行間,開創“嶺南民俗學派”的先河。

從葉春生的學術軌跡裡,人們可以看到一位學人守護嶺南文脈的熱忱,看到一位傳人綿延先賢遺志的初心。他在執教中山大學的20年裡,重啟了中大民俗學的深厚傳統,創造了新的輝煌;他親手栽植的滿園“桃李”,更成長為各大高校與研究機構的中流砥柱。

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70年學術史》所收錄37位訪談人裡,葉春生成為唯一入選的廣東學者。面對新時代賦予嶺南文化“雙創”工程的使命,由他開創的“嶺南民俗學派”砥礪前行的足跡,仍將帶給後學無窮的啟迪。

人物名片

葉春生 男,漢族,1939年10月出生。民間文藝家(民俗學),從藝57年。被譽為嶺南民俗學派的主要倡導者和建設者,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70年學術史》所收錄37位訪談人中唯一入選的廣東學者。學術專著達50多本,代表作品有《區域民俗學》《嶺南俗文學簡史》《民間文藝學教程》《嶺南民間文化》以及《廣東民俗大典》等。成立中山大學民俗研究中心,創辦《民俗》新刊,後發展為《民俗學刊》;編輯出版《文化遺產》,成為國內大學第一家定期出版刊物。曾獲“南粵優秀教師”稱號,獲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學術著作獎和第二屆、第八屆廣東省魯迅文藝獎。

民俗學是用腳走出來的學問

葉春生出生於雲南河口,從小深受和諧共融的多民族文化影響。自1959年考進中山大學中文系後,他的學術生涯就與“嶺南”二字結下不解之緣。5年後,葉春生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成為鍾敬文先生在新中國成立後最早培養的三屆民間文學專業研究生之一。

鍾敬文是中國民俗學奠基人。上世紀20年代,他與顧頡剛、容肇祖等發起創立“中山大學民俗學會”。中山大學也成為中國民俗學的重要發祥地和學術中心。負笈北上的經歷,讓葉春生從內心深處燃起了重鑄中山大學民俗研究傳統的熱望。

“我們搞民俗學的人,就得紮根在民間,田野就是我們的課堂。”葉春生還記得,導師鍾敬文初次見面留下的諄諄教誨。長年累月的田野調查讓他深深體會到:民俗學是用腳走出來的學問。葉春生也以此為座右銘,透過言傳身教指引和鞭策學生。

研究生畢業後,葉春生被分配到信宜縣工作。經過十年的鄉野磨練,民俗研究的初心卻始終沒有淡忘。無論身在何處,他都懷著濃郁的興趣蒐集當地的民間文學。1978年,葉春生終於如願以償,回到中山大學中文系任教,全心投入民間文學研究和教學。

“嶺南民俗”從此成為葉春生治學安身立命之本。此後30年間,他踏遍了嶺南的山山水水,寫下500多萬字各類文章,個人學術著作20多部、合作編著30多部。《區域民俗學》《嶺南俗文學簡史》《廣東民俗大典》等嶺南民間文藝經典深受學界肯定。

顧名思義,“學問”之道,“學”與“問”是關鍵。要收穫“來自民間的學問”,自然應向民間問道。與人們眼中的“學院派”不同,弟子們眼中的葉春生卻有幾分“江湖氣”。販夫走卒、高僧貧道、匠人術士、江湖郎中,都是他樂於交遊的物件。

“只要有一技之長的人,我都拜他為師、跟他學藝。”與三教九流相處,先生總是虛懷若谷。在葉春生看來,這些“俗界異人”不僅是“故事簍子”,更是嶺南風俗最權威的“解碼人”,身上總有象牙塔裡學不完的“絕技”。

有一次,葉春生去開平調查,招待所服務員看到“中山大學”的介紹信,誤以為來者是中山縣人,便安排他與兩個中山縣的打石工同宿。葉春生索性“將錯就錯”,與二人交起了朋友,打聽到許多有關石匠的習俗趣聞,成為此次調查之行的意外收穫。

跟隨過葉春生下鄉的學生,總忘不了葉老觀天察地的本領,身體若有不適,葉老還會熱情地獻上自己收集的民間“偏方”。葉春生也喜以“萬能膠”自喻:“我們搞民間文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得懂一點,否則又談何研究呢?”

“書齋裡永遠學不到真正的‘民俗學’,田野才是民俗學者的‘家’:只有走進田野,我們才能汲取養分,才能得到‘活’的材料。”葉春生總結道。

篳路藍縷再續嶺南民俗學脈

從恢復傳統到再創輝煌,葉春生可謂中山大學民俗學成長曆程的見證人。改革開放之初,作為中大中文系民間文學、民俗學方向唯一一位任課老師,他自掏腰包設立“振興中山大學民俗獎”,獎勵表現突出的學生,並將學生們的優秀作業刊印成書。六期院系刊物《民俗》輯刊生動地見證了這段往事。

步入新世紀,葉春生擔任中山大學民俗研究中心主任,創辦了新的《民俗學刊》。刊物的時代特性也更加鮮明,“區域民俗學”成為刊物探討焦點,並在內地學術界率先發起有關民俗文化產業、應用民俗學的討論,引起廣泛關注。

2002年12月,經過整合,由古代戲曲研究所、民俗研究中心組成的“中山大學古代戲曲與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研究所”掛牌,兩年後被確立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5年3月更名為“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中大民俗學的影響力由此再上新臺階。

脫胎於《民俗學刊》的《文化遺產》,如今已成為民俗學界重要的核心期刊。為深化前輩學人留下的民俗學脈,葉春生帶領學生重新出版《中山大學民俗學叢書》,書稿幾經周折方告集納齊備,凝聚三代嶺南民俗學人心血的力作終於在2003年與公眾見面。

“一為學術,二為文藝,三為民生”,是中山大學民俗學會的初心。身為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的創會會員,葉春生沒有停止過對民間文化的發掘。透過他的積極奔走,黃閣鎮古老的麒麟舞重返時代舞臺,過百座古村落也透過認定得到搶救與保護。

對保護文化遺產的態度,葉春生從不固步自封。在他看來,民俗學不僅是一門學術,更是一種技能,可以轉化為生產力併產生巨大的經濟價值。“文旅融合就是‘活保’民俗文化很好的途徑,一代一代的傳承才能永葆生命力。”

著名民俗學者王文寶將葉春生譽為“嶺南民俗學派”的開創者。“嶺南民俗”之所以成門成派,既得益於葉春生本人取得豐碩卓著的研究成果,更有賴於葉春生悉心培育出一群為嶺南民俗文化的保護、宣傳和弘揚不懈努力的“守望人”。

葉春生曾榮膺“南粵優秀教師”稱號,門下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不計其數,民俗學專業碩士、博士就近50名,可謂桃李滿天下。如今,這批民間文藝的“種子”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山大學等十幾所高等院校和學術機構開枝散葉,結出累累碩果。

除了腳踏實地的學風,葉春生亦師亦友的人情味,讓其弟子同樣銘記於心。無論學生在經濟、生活或工作上遇到什麼困難,他總是第一個伸出援手。即使在退休之後,感念恩師,登門探望和求教的門生依然絡繹不絕,師生之間的深情厚誼從未間斷。

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施愛東滿懷感佩地評價恩師葉春生:“作為一位沉潛鄉間田野的民俗學者,葉老或許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他的思想和學說卻能借助學生、藉助文字,穿越時空而流播天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