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至少有6個民族嫁女時都要哭,哭爹哭娘、罵媒人,還要陪哭團

天上星多月不明,爹爹為我苦費心,

爹的恩情說不盡,提起話頭言難盡。

一怕我們受飢餓,二怕我們生疾病;

三怕穿戴比人醜,披星戴月費苦心。

……

我今離別父母去,內心難過淚淋淋!

為女不得孝雙親,難把父母報終身;

水裡點燈燈不明,空來世間枉為人!

中國至少有6個民族嫁女時都要哭,哭爹哭娘、罵媒人,還要陪哭團

這是鄂西與湘西一帶土家族姑娘的哭嫁歌,有人說,土家姑娘的結婚喜慶之日是用哭聲迎來的,新娘在結婚前半個多月就哭起來,有的要哭一月有餘,至少三、五日。土家人還把能否唱哭嫁歌,作為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誌。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頭”、“哭戴花”、“哭辭爹離娘”、“哭辭祖宗”、“哭上轎”等等。

然而,哭嫁並不是土家人的“專利”,在我國,至少還有漢、藏、彝、壯、撒拉等民族也曾經流行習俗,有人將它之所以成為一種傳統,總結為這樣三個原因:1。傷離別,念親恩;2。換身份,憂前途;3。怨婚姻,罵媒人。但第3點並不完全正確,有一首是這樣寫的:

你是山裡的龍眼果,

皮青肉白黑心窩……

這裡面可能有舊社會“媒人”的一些埋怨,但更多是在傷離別、念親恩和換身份、憂前途過程中的一種牢騷話,發洩發洩而已,也沒有歌詞中說的那麼狠,不是真罵,因為不管任何民族的女子,到了出嫁的年齡,都會產生對愛情的美好向往。在這個過程中,帶點發洩的、不好的情緒是應該的,“媒人”是能夠理解的,大家也都是能夠理解的。可惜的是,這種哭嫁的形式或者傳統,在今天已經被我們丟得很遠了。

中國至少有6個民族嫁女時都要哭,哭爹哭娘、罵媒人,還要陪哭團

記得,有一個遠房的姐姐,對小時候的我非常關照。有一天,她忽然就出嫁了,看著那些迎娶她的人,我忽然地就哭了,哭著想,姐姐就要嫁到很遠的地方去了,也不知道以後有沒有人再關照她,她嫁的那個人要是對她不好了怎麼辦,而我也很少能見到姐姐了。

我這動情地一哭,把姐姐給感染了,她先是抱著我哭,然後和伯伯嬸嬸一起哭,大家最後都眼淚嘩嘩地,哭成了一團。到現在,我還記得當時姐姐離去的樣子,被抱上了迎親的馬,馬背上的她穿一件大紅的棉被,抹著眼淚向前,又不斷回頭向我們張望,一直到一點點地被我們看不見。

在寫這段文字的時候,我忽然地想,能有一個類似於哭嫁的歌,讓我和姐姐一起唱,在當時就能把情感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該有多麼好。我是漢族人,在三四十年前的西北,漢族人就失去了這種哭嫁的內容,多可惜呀。有的也許只有今天被整理出的一些資料了,也都多少與漢族人無關了。比方說,還有一首出嫁歌是這樣的:

春風涼,落水天,

阿妹出嫁到天邊。

又想一直自己過,

孤單之人好心酸……

中國至少有6個民族嫁女時都要哭,哭爹哭娘、罵媒人,還要陪哭團

新娘出嫁的心情,是多麼需要這種歌聲的表達,所謂歌以言情大約就是這麼的意思,但是,生活在太多的時候,卻讓人們只會淚而不會歌了。也許,我們還會唱“是誰把你的長髮盤起,是誰給你做的嫁衣”的流行歌曲,但卻永遠不會唱這首《哭姊妹》了:

姐:梭羅樹上十二丫,我們同根又同丫;

今朝姊妹要分離,離開繡樓好孤單!

妹:梭羅樹上十二丫,我們同父又同娘;

今朝姐妹要離開,難捨難分情難斷!

姐:梭羅樹來臺對臺,我姐心裡難寬懷;

丟開妹妹婆家去,逢年過節才回來!

妹:梭羅樹來臺依臺,望姐心裡多寬懷,

多承姐姐把妹待,姐的教誨記心懷……

中國至少有6個民族嫁女時都要哭,哭爹哭娘、罵媒人,還要陪哭團

還是說說我的那個姐姐吧,在她嫁後的一段時間,我怕她婆家的人對她不好,愉愉地跑去看她,見她正在為婆家人做飯,就認為婆家人對她真的不好了,就哭著要帶她回去。姐姐說:“姐姐遲早要出嫁的,遲早都要過這一關的,你照顧好自己姐姐就放心了。”我收起眼淚回家,發誓一定要好好上學,將來要把在我自己看來並不怎麼幸福的接回來,但還沒等我學有所成,姐姐已經是一個幸福的媽媽了,再去看她,我忽然就覺得她對我多少有些“疏遠”遠了。這就是一個嫁後的女兒,我雖然不再為她哭,但曾經因為她的哭,被我深深地埋在了記憶裡。

幾年前,我又去看姐姐,姐姐的女兒也要出嫁了。姐姐說:“當年你看姐姐出嫁,今天又看外甥女兒出嫁,你給姐這孃家人當得夠格。”本來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外甥女兒敬了杯酒給我,我的眼淚卻嘩嘩地流了下來。隨後,我想到撒拉族婚俗裡的一個細節:新娘入洞房後,由新娘的嫂子或嬸孃用一雙新筷子揭開新娘頭上的面紗,同時說唱一段新娘生根、開花、結果、和睦相處的祝詞。這雙象徵吉祥的筷子,新郎家一定要破費收回。之後,新娘就餐,餐畢,新娘家的妯娌們端來一盆淨水,新娘把筷子投進水中,水錶示清白如水,筷子可能代表著新娘自己,要她們在清水裡紮根、結果。而這過程也只有新娘自己知道了。

中國至少有6個民族嫁女時都要哭,哭爹哭娘、罵媒人,還要陪哭團

在人生的轉折點上,是多麼需要歌聲的,哪怕是哭,也是幸福的,很可惜的是,我們現在已經基本上把它丟了。只有愛過,才有哭過,才可能真誠過、奮鬥過,才可能回味無窮過。哭嫁的風俗,不知道起源於什麼時候。戰國時期,趙國的公主嫁到燕國去作王后,她的母親趙太后在臨別時“持其踵,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大約就是後來長盛不衰的哭嫁風俗的濫觴了。在清代,土家族詩人彭秋潭甚至還將它寫進了自己的詩歌:“十姊妹歌歌太悲,別娘頓足淚沾衣。”

這裡的“十姊妹”大約是一個“陪哭團”,不僅是在土家族中流行,在撒拉族中大致亦如此。撒拉族的結婚儀式一般在冬天進行,為了準備結婚,在每年秋收之後,撒拉族即將出嫁的姑娘有“三忙”:刺繡忙、學鍋灶忙、學撒赫斯忙(撒赫斯系撒拉語,意為哭嫁歌)。因為出嫁的新娘如果出嫁時不哭,或者哭得不傷心,就會受到人們的指責,所以每一個即將出嫁的女子都要向老婦人們學唱哭嫁歌。在婚禮上,除了新娘一個人哭,還有姊妹同哭和群哭,參與的都是未婚的女子,哭嫁歌在她們那裡不是簡單傾訴,如能配之以動聽的音樂旋律,就是文化甚至藝術。

爸爸聽呀媽媽聽呀

別嫌女兒幹活少,別嫌阿娜吃穿多。

阿大你莫忙,阿媽你莫急,

等西瓜熟透了,果子熟透了,

女兒也會出嫁。

爸爸聽呀媽媽聽呀,

骨頭脆嫩的羔羊,怎麼往石山上跑?

羽毛未豐的雛鳥,怎麼能在天空裡飛翔……

中國至少有6個民族嫁女時都要哭,哭爹哭娘、罵媒人,還要陪哭團

新娘哭過,姊妹哭過,新娘由至親長輩二人攙扶哭著緩緩退出大門,在門前的場地上從左至右繞走三圈,徐徐撒完一把糧食,象徵家中五穀豐登,到婆家生根發芽,然後騎上新郎家送來的迎親的馬,帶上面紗,由至親中已婚的兩名婦女陪伴,其他親朋簇擁護送前往男家……這其實是在告別中走向新的生活,因為哭聲,讓人是那樣的惦念和刻骨銘心。

還有一首哭嫁歌流行於川西,是哭兄弟的:

黑漆茶盤烏木頭,姐姐離娘弟不留。

留到姐姐吃你飯,留到姐姐穿你衣……

我呀,當年是想留住姐姐的,但姐姐也是可以唱給我這首歌的。或許,這個世界的淡忘無情,是因為有些事情本應有聲,卻無聲無息,但是如果我們能在日月中寫出詩,我們的祝福就會高歌,各自走上正軌,好好生活。能夠撿回來多好啊,比如哭嫁歌。

中國至少有6個民族嫁女時都要哭,哭爹哭娘、罵媒人,還要陪哭團

本文配圖來自網路,參考了武漢大學中文系土家族文藝調查隊和中央民族學院分院中文系土家族文藝調查隊蒐集整理、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哭嫁歌》一書以及董克義《積石山史話》、馬俊成馬偉《百年撒拉族研究文集》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