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發展的歷程

口吃發展的歷程

人的語言形成規律是從無到有、由呀呀學語到語言流利樣一個過程。幼兒從學習語言時起 ,由於對語言缺乏感性的認識,缺乏語言形式特有的邏輯思維(包括語法),詞彙量也比較少,發音器官還沒有完全成熟(肺活量也較小,唇、齒、舌也不靈活),思維也較緩慢等諸多因素,所以幼兒在講話當中時常會出現各種言語失誤,由其在表達較抽象和較長的句子時更容易出錯,經常見到的就有口吃現象。如果我們觀察幼兒講話時,發現他們總是比較吃力,氣息跟不上,並且口型也比較誇張,某個字或詞的斷續現象和重複現象也比較頻繁,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口吃現象,但是,這些現象完全是由於對語言的掌握力較差而出現的,其中並沒有心理因素。另外,由於兒童的模仿能力特別強,對新鮮事物又特別好奇,如果他的身邊有口吃的人,就會很容易染上習慣性的口吃,這時兒童不但不把口吃當作壞事,還覺得很好玩,就可能會有意模仿口吃者的口吃語言,時間久了就形成了口吃習慣,但這時兒童的口吃習慣並沒有心理方面的因素,他們對口吃並不怕,所以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口吃病。這時的口吃因沒有心理負擔,所以也不會很嚴重。

那麼後來兒童又是怎樣有了對口吃的恐懼和注意呢?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如果兒童不懂得口吃“很丟人”“別人會笑話”,那麼口吃絕不會給兒童造成心理上的負擔。那麼兒童是怎樣產生對口吃消極的觀念呢?一方面,是父母或是親戚朋友對他們刻意的提醒,讓他們在講話中注意口吃,並經常提醒他:“口吃很丟人的,你要再口吃小心捱揍,你慢慢說,想好了再說”,這就使孩子對自己的言語行為產生了消極注意,從而產生了心理負擔;另一方面,是由於兒童自己對生活中的觀察,比如他發現口吃的人會被別人嘲笑,看不起。還有就是兒童自我觀念的逐漸形成,對於2-3歲的兒童,他們基本上只對外界的事物發生興趣,他們不停的尋找新鮮的東西和事物,他們一刻也不閒著,看看這、摸摸那,他們甚至不惜把自己的衣服弄髒,不惜把自己置於危險之中,他們對於他人和社會的評價基本不會做出太強的反應,對於作為一個人所應具備的最基本的行為準則他們也全然不在乎,我們經常會看到這個年齡的兒童在任何環境中毫無約束的行為(比如他們會大哭或大笑),種種這些都表明他們的自我觀念非常的弱。而3-5歲的兒童就大不一樣了,他們開始有了自我觀念,比如喜歡別人的誇獎,自我表現的行為也逐漸增多,對於來自他人和周圍的評價也開始變得在乎了,很多環境場合對他們也能起到約束,有的兒童還會把自己當作哥哥或姐姐來教訓比自己小的兒童,這都說明他們已經有了自我觀念,也都有了作為一個人的行為準則的最初步的觀念,不但對外界有興趣,對自己也開始產生了興趣,也就是自我意識,他們正是從這時起有了羞恥榮辱和自尊心。對於自己的行為和外界的事物,也開始有了是非觀念,正是這個時候(如果家長或周圍環境一再的對孩子灌輸關於口吃的消極觀念),孩子有了對口吃的評價:“口吃是不好的毛病,講話口吃會被別人笑話的,父母和親戚朋友以及別人的小朋友會不喜歡我的。”對於口吃的心理障礙也就是在這個時期逐漸形成的!

有了最初的心理負擔,口吃也就漸漸的陷入了惡性迴圈,心理負擔導致口吃加重,口吃加重又產生了更大的心理負擔,就是這樣的惡性迴圈!口吃也由輕到重,由不經常的口吃到頻繁的口吃,心理體驗由最初的猶猶鬱郁到擔心,由擔心到緊張,由緊張到恐懼,心理體驗和心理狀態也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得加重。口吃在發展過程中會有幾個階段,而這幾個階段都和自我意識觀念、心理成熟度,還有和所處環境的變化有很大關係,比如從小學到初中或是由學校到參加工作,或是轉學或是調動工作等,無論是心理成長方面還是外界環境方面的變化都會給口吃造成很大的影響,這也足以可見口吃的心因性。

一般說來,很多口吃朋友在面臨即將學校畢業,而走向社會這個時期口吃會急劇加重,這正是由於對未來走向社會的壓力,尤其是口吃將會對今後的參與社會競爭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這些心理上的負擔使口吃加重。

所以,口吃表面上因為有了口吃習慣而產生了心理負擔,而實際上真正的原因是由於對口吃的認知(這種認知來自於社會對口吃行為和口吃者的負面評價和觀念)。正是由於口吃會遭來社會的歧視和嘲笑,而我們怕出現口吃遭來歧視嘲笑,傷害了我們的自尊!所以我們對口吃才產生了恐懼感,產生了和它作鬥爭想盡量擺脫它而努力。所以對口吃(口吃本質)的正確觀念的樹立和我們對周圍評價的反應的糾正(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也是口吃矯正的關鍵!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