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政黨有多能扯皮?吵著吵著備戰主動權就讓給了德國

二戰期間,桀驁好鬥的丘吉爾,在議會內外成天嚷嚷“空軍實力不充實”,即便“德國不加速,英國也不減速”,到1935年11月後,德國空軍也會趕超英國;到1937年就會增加到英國的一倍云云。

有豐富議會鬥爭經驗的樞密院議長、已經幹過兩屆首相的保守黨領袖斯坦利·鮑德溫,對付丘胖這類刺頭兒是很有辦法的,拿出一堆資料砸他臉上——目前皇家空軍就有880架飛機,其中560架部署在第一線。到1936年,英國的一線飛機將有1200架。德國雖然很努力,但“我們單在歐洲就將超過他們近50%”。

英國的政黨有多能扯皮?吵著吵著備戰主動權就讓給了德國

最後,鮑德溫議長有理有據地做出結論:“我所能做到的調查研究,使我相信他的數字是相當誇大的。”

除了“鷹派”丘吉爾外,“鴿派”也有一批刺頭兒鬧事。

工黨領袖艾德禮在自由黨的支援下,在下議院提議對空軍擴充案進行不信任投票。他的理由是:“英王陛下政府既非由於承擔了新的國際義務,也非考慮到國家安全,竟然採取擴軍政策,這必定損害國際裁軍的前景,並將鼓舞危險而浪費的軍備競賽的復活。”工黨一向反對擴軍,而時任首相麥克唐納又是被工黨開除出黨的“叛徒”,這工黨不唱反調才是怪事一樁。

自由黨領袖塞繆爾也積極幫腔:“德國的情形怎麼樣呢?就我們所看到或聽到的,並無跡象表明我們現有的空軍實力不足以應付目前從這方面來的威脅。”

針對以上兩位的言論,丘吉爾在回憶錄裡恨恨地寫道:“只要我們記住,這是兩個政黨的負責人在深思熟慮之後所說的話,那就可以看出我國的危險是何等嚴重了。”

然而,希特勒並不支援艾德禮和塞繆爾的和平立場。

英國的政黨有多能扯皮?吵著吵著備戰主動權就讓給了德國

1935年3月25至26日,英德雙方在柏林會談。在討論到空軍軍備問題時,希特勒突然對英國外交大臣西蒙和掌璽大臣艾登聲稱:德國空軍實力已經和英國相等,並且將很快達到法國的水平。

自由黨的西蒙和保守黨的艾登(“蘇伊士運河危機”時任首相)這兩個稱職的不列顛“蔣幹”,手腳麻利地將這一“重要情報”傳回了倫敦。

英國議會當即就炸了窩——咦,說好的50%呢?

時任首相麥克唐納,很快因此引咎辭職,而鮑德溫則在做了一個深刻的檢討承認自己算數出錯之後,第三次榮任首相。

關於德國空軍的真實實力,大英帝國的空軍部和外交部從1933年起就一直在吵架。兩家各有各的線人,而且都認為自己的情報最可靠——空軍部堅信英國的飛機數遠超德國,外交部則認為德國已經趕上英國。

這次靠希特勒的幫忙,外交部漂亮地打敗了空軍部,但事兒並沒完。

空軍部把這事兒一直惦記了十年。等到納粹投降,美國人忙著抓德國科學家,蘇聯人忙著搬火箭工廠,而英國人在幹嗎呢?忙著滿世界翻舊檔案,十年前的那種⋯⋯

在遍歷了德國空軍歷史檔案,並經過嚴謹慎重的分析後,空軍部最終得出結論是——1935年3月德國空軍正式建立時,其作戰飛機總數確實僅相當於英國的一半。

不管於事何補,這場子和麵子必須找回來就對了!

不管希特勒當時是不是訛詐,反正1935年的英國人確實天真地相信了。

作為應對之策,英國人馬上於5月21日通過了“C計劃”——至1937年3月31日,將擁有一線飛機1512架,其中轟炸機840架、戰鬥機420架。這一計劃只解決了賬面需求,但對於如何補充戰爭消耗,卻壓根沒考慮,是一篇典型的官樣文章。

空軍參謀部的理由還蠻充分:反正1942年之前不可能爆發戰爭。從1939年至1942年,還有整整3年時間可以完成後備力量建設呢!咱不急。

“C計劃”並沒比“A計劃”長命太久。

英國的政黨有多能扯皮?吵著吵著備戰主動權就讓給了德國

1935年10月,由於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歐洲形勢進一步惡化。英國人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備戰計劃,於1936年2月10日通過了今後5年為國防預算再增加4億英鎊的新擴軍案。根據這一預算案,皇家空軍得到新的“F計劃”——至1937年3月31日,擁有一線飛機1736架,其中轟炸機1022架(以中型轟炸機取代前案的輕型轟炸機)、戰鬥機420架。並將發展後備資源的經費,從120萬英鎊增加至5000萬英鎊,所提供的後備飛機將達到一線飛機的225%。為高烈度的持久作戰做好了準備。

接下來,又一場爭論開始。

辛克萊爵士代表自由黨發言,站位立場相當講政治,從援引哈利法克斯勳爵“英國人民總是認為戰爭武器的製造是一件極其嚴肅的和極其重要的事情,不能交給不向國家那麼負責的人來辦”的演說詞開始,主張擴充空軍軍備這事兒至關重要,決不能便宜了偷雞摸狗成性的私營奸商,理應交給國營工廠來辦——自由黨跟工黨是一路人,私營軍火商則是自由黨和工黨最厭惡的怪物。

至於迫在眉睫的戰爭面前,究竟該是產能優先,還是政治優先,自由黨和工黨似乎並不很在意。反正二戰結束後他們也會這麼幹。

英國人就這樣在無休止的議院辯論和官腔文牘中,把備戰的主動權拱手讓人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