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秘密不可對外人透露,越是熟人越不能說,千萬別不當回事

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學會掌握事物的尺度,不驕不躁,肆意妄為。而生活中99%的難題都是源自人際關係,如果因為害怕問題就拒絕與人交往也不可能。

這就需要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懂得與人交往的輕重,不輕言、不隨意暴露自己。即使是你認為關係再親密的人,也應該保證不要事事都分享給對方。

畢竟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能與人言之無一二。以下這些秘密不可對外人透露,越是熟人越不能說,千萬別不當回事。

這些秘密不可對外人透露,越是熟人越不能說,千萬別不當回事

一、對他人的不喜

人總是會因為相似原則被吸引在一起,對於那些與自己行徑不一的人產生質疑。這其實是很正常的事,畢竟世界是個巨大差異的包容體,每個人都存在性格的迥異。

人際交往的磁場亦是如此,如果相差太大,可能就會存在芥蒂。而大部分人都喜歡對熟悉的人吐槽不喜歡的人,一個勁地背地裡議論對方的缺點,來平衡自己煩躁的內心。

這種心情也能夠理解,剛開始,熟悉的人也會站在你的角度幫你分析,甚至和你一起吐槽。

但長時間的吐槽並不會帶給對方良好情緒,在疲勞效應的作用下,幾乎每個人都會產生厭煩心理。

這些秘密不可對外人透露,越是熟人越不能說,千萬別不當回事

或許對你而言,只有對對方足夠信任,才會將私密事物分享出去,但可能對接受者而言,隨著你暴露的頻次越多,暴露的深度越廣,卻未必能接收到相同的被信任感。

因為他們也得擔任起迴應者的身份,這其實是一種無形的壓力感,世上並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但缺乏經歷的話語又無法寬解人心。

所以,表露內心是件考驗雙方的事,表達者通常希望透過言語將自己的煩悶轉移,能在對方身上找到繼續前行的力量,所以會在表露時加大自己的期望。

可接受資訊的人並不一定能達到表露者的要求,就這樣,他們往往會產生心理落差,無法達成真正意義上的溝通。

這些秘密不可對外人透露,越是熟人越不能說,千萬別不當回事

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因為老是背後議論他人,反倒讓熟悉者對其原有認知發生改變,認為今日你可以在他面前坦蕩蕩地數落別人,有一天自己也會成為你的吐槽物件。

這樣一來,你便會成為他人眼中“抱怨者”、“碎嘴婆”的代表。

終有一天,你所認為的秘密,將會被你以為親密的人當做談資隨口暴露,你也會在周圍人眼中落下一個不討好的人物形象。

二、家庭的矛盾

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即使是閨蜜、基友等很好的親密關係,也不例外。對於家庭這樣特殊的關係而言,每日長期的生活關係,即使再好,也會產生矛盾。

這些秘密不可對外人透露,越是熟人越不能說,千萬別不當回事

因為這種血緣自帶的關係,是誰都無法選擇的,更是不可逆的。而家醜外揚的最負面結果,就是裸露著自己的身體讓世人觀看。

因為旁人並不會參與你的家庭生活,他們也無法做出有效迴應。

除非你直接選擇在法律上結束雙方的親密關係,不然在外人看來,你們再大的矛盾,也會被時間磨滅,而清官都難斷的家務事,又怎可能交給旁人呢?

這樣做,不僅是為難他人,也是在為難自己。與其將自己最不堪的一面揭露出來,倒不如學著用實際溝通去解決現實問題。

一個老是處理不好家庭紛爭的人,只會暴露出自己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不足,相反,尋找解決辦法的人更能得到熟悉人的青睞。

這些秘密不可對外人透露,越是熟人越不能說,千萬別不當回事

因為我們總是會被個體身上好的一面所吸引,除非你真的很堅定彼此的關係,否則,透露得越多,瞭解對方負面的事物越多,你們的關係未必能得到進一步發展。

所以,自我暴露的程度很重要,適當地自我暴露在親密關係建立初期是個人的加分項,你們會在暴露的過程中找到雙方的共同點,進而升溫彼此的關係。

但隨著對雙方瞭解的程度越多,那種最初對新鮮事物的生理喚醒也逐漸消退,留下的更多是厭惡與不滿,這也是當今親密關係發展的真實寫照。

這些秘密不可對外人透露,越是熟人越不能說,千萬別不當回事

我們總以為,喜歡對方就應該將自己毫無保留地呈現給對方,他們也該理所當然地接受,但很多時候,並不是你的每一面都能獲得對方贊同。

- The End -

作者 | 湯靡達

參考資料:Heider, F。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Wiley, 1958。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