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愛人》熱播背後!沈奕斐:用社會學的方式“談情說愛”

復旦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沈奕斐參與錄製的國內首檔婚姻紀實觀察真人秀《再見愛人》播出之後,她的愛人、平時並不怎麼看綜藝的商先生,偶爾也會追一下更新。

《再見愛人》熱播背後!沈奕斐:用社會學的方式“談情說愛”

△沈奕斐(右)在《再見愛人》中

在看了王秋雨飽受詬病的“掐表式擁抱妻子”那期後,他告訴沈奕斐:

“我覺得我就是王秋雨(那個型)啊,我沒覺得王秋雨有什麼問題。說好了就抱1分鐘,他也已經抱1分鐘了,為什麼還會被批評?”

同樣是在這期節目中,遺憾於結婚時沒拍過婚紗照的朱雅瓊,終於穿了一次婚紗。她問王秋雨:我好看嗎?王秋雨回答:你的婚紗很好看。這個回答,也被彈幕批得體無完膚。

《再見愛人》熱播背後!沈奕斐:用社會學的方式“談情說愛”

《再見愛人》熱播背後!沈奕斐:用社會學的方式“談情說愛”

類似的問答,其實也經常出現在沈奕斐和商先生的日常對話中。沈奕斐經常在換好一身衣服後問先生:我穿這件衣服好看嗎?先生的回答一般都是:衣服很好看。

就在去年,沈奕斐錄製線上課程“社會學愛情思維課”,有一節課是邀請商先生出鏡接受訪問。當被問及“你理想的太太是什麼樣”時,商先生地回答:

“理想的太太就是,把她當成朋友來看,把她當哥們兒來看,有很多話說,至於她長得怎麼樣……就無所謂了。”

——活生生地把送分題變成了丟分題。

但沈奕斐當時的反應,是哈哈大笑:

“是的是的,我們有很多的話聊。”

這次看了彈幕中對王秋雨的相關評論,商先生很認真地解釋:

“我從來沒有意識到這個回答對你是可能造成傷害的,會讓你認為我的意思是你不好看,只是衣服好看而已。”

沈奕斐還是哈哈大笑:

“不不不,這個回答對我沒有造成任何傷害,因為我完全能get到你的那個邏輯體系。”

“邏輯體系”,也是沈奕斐在《再見愛人》的觀察室裡經常用到的詞彙之一

。在觀察室的幾位嘉賓中,李維嘉、胡彥斌、郭采潔、孫怡、千喆都是藝人,他們提供的是非常細膩且感性的視角;黃執中是辯手出身,擅長剝絲抽繭,從理性角度分析三對夫妻之間的情感關係;

而沈奕斐的社會學背景,則讓她在理性之外,還可以透過專業視角,為觀眾帶來更直擊本質、更有普遍社會意義的解析。

《再見愛人》熱播背後!沈奕斐:用社會學的方式“談情說愛”

從最初被其他嘉賓和廣大網友奉為金句的“不要高估你對沒有愛情的婚姻生活的容忍程度”,到最近一期的“無效溝通”理論,沈奕斐在一個名為“社會學”的觀察室裡,觀察那些披荊斬棘的愛人們。

《再見愛人》熱播背後!沈奕斐:用社會學的方式“談情說愛”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因為網路上主要是批評這個節目的男性嘉賓,因此本次訪談主要是從社會學角度去理解男性嘉賓的邏輯。只有更好地理解不同性別群體不同的邏輯體系,才能更好地處理情感問題。

《再見愛人》熱播背後!沈奕斐:用社會學的方式“談情說愛”

《再見愛人》播出之後,我陸續收到一些朋友的反饋。特別有意思,很多網友評論說這是一檔令人“恐婚”的節目,但我收到已婚朋友的反饋大多都是:看完這檔節目,覺得自家老公/老婆“順眼”多了。

《再見愛人》熱播背後!沈奕斐:用社會學的方式“談情說愛”

這裡的“順眼”,主要是跟節目中的三對夫妻對比出來的。三對夫妻都有各自鮮明的核心問題:朱雅瓊、王秋雨這一對是溝通模式的問題,郭柯宇、章賀是彼此愛不愛的問題,而佟晨潔和KK是“要不要生孩子”的底線問題。其中被討論最多的,是朱雅瓊、王秋雨這一對。尤其是王秋雨。我先生看了彈幕中對王秋雨的批評之後,很不理解,問我老王到底哪裡做錯了?

《再見愛人》熱播背後!沈奕斐:用社會學的方式“談情說愛”

其實也不能叫“做錯”。王秋雨和朱雅瓊的核心問題,是他們有截然不同的邏輯體系。王秋雨注重事實邏輯,他永遠聚焦在事實本身,情感的東西在他看來是要往後排的,他在節目中也提到可能跟從小到大的家庭環境有關。比如他認為要做一個好丈夫好爸爸,他就努力掙錢,讓妻子孩子生活得好,在妻子需要幫忙的時候默默出現……這些都是事實。至於妻子的情感訴求,說擁抱1分鐘,那就1分鐘,他事實上做到了啊。我先生看到這裡就跟我講:如果在忙工作的話,擁抱1分鐘都太長了,10秒鐘就可以推開了。

可是朱雅瓊完全是情感邏輯。你抱了以後,最後這個“推開”的動作,讓我受傷了,所以你之前抱的那1分鐘也不算數了。這個細節很有意思。情感邏輯就會把事實給掩蓋掉,你所有做的事情我都不看,我只看到我的感受;而事實邏輯是你的感受我琢磨不透,我就把我認為該做的事情給做好。

《再見愛人》熱播背後!沈奕斐:用社會學的方式“談情說愛”

倪萍跟他們交流的時候說過一句話:朱雅瓊快四十歲了,怎麼還像個小姑娘一樣。想想看,現實生活中哪種女性快中年了還能像個小姑娘?那一定是被寵愛的人。有人寵愛她,不斷地扛下了生活的壓力,朱雅瓊的煩惱就只是情感的煩惱。這是倪萍作為一個過來人的眼光,她看到了王秋雨為家庭所做出的事實上的貢獻。

《再見愛人》熱播背後!沈奕斐:用社會學的方式“談情說愛”

事實邏輯和情感邏輯的夫妻,如果能夠互相欣賞,會處得特別好。我就很欣賞我先生這種事實邏輯型的,他有自己的專業,工作也很努力,是我們家的經濟後盾。我們家遇到的事務性問題,基本都是我先生出手解決的,他能把事情一二三理得非常清楚。

我經常會跟先生說“我愛你”,他每次都回答“幹嘛?我知道了”。事實邏輯的人會覺得,我已經跟你結婚了,這不就是愛你嗎,沒必要時時刻刻重複吧?然後我就說:沒關係,你可以不用講,我喜歡講,你聽著就行。我是我們家負責調劑氣氛的,每次都特別開心地說:我愛你,我們一起去做個好玩的事情吧。我願意主動提,我先生願意跟著我做,這是我們的相處之道。

《再見愛人》熱播背後!沈奕斐:用社會學的方式“談情說愛”

事實邏輯和情感邏輯是一條線的兩個極端,一個人很難同時兼備。比如你欣賞KK隨時隨地能活躍氣氛,你就不要指望他特別會做事;你欣賞王秋雨踏實穩重,你就不要指望他能隨時隨地感應你的情緒。這就是我去年在《社會學愛情思維課》中反覆講的,一對情侶,初期關係的時候是尋找共性,兩個人剛談戀愛,發現我們居然有這麼多相同點,哇你懂我,你讓我心動。但要發展好的長期關係,關鍵就看他們如何處理這些差異,差異處理不好,兩個人是很難在一個軌道上走下去的。

而且,我們在研究中發現,如果能處理得好,差異大反而能夠促進親密關係。這就像如果你們都喜歡同一型別的電影,可能你們會一直只看這種型別;但如果你們喜歡不同型別的電影,又很願意跟對方分享,那你們在電影這個領域的視野就擴大了一倍。因為你們不一樣,你們就打開了一個更大的世界。

《再見愛人》熱播背後!沈奕斐:用社會學的方式“談情說愛”

這裡有個問題:為什麼我要那麼費勁兒地去處理差異,去跟對方磨合?我在節目中也提到,那個大前提就是我愛你,或者最起碼是我想要維持這段婚姻關係,我才願意去努力。

這就是章賀在節目中想要解決的困擾。他一直在問郭柯宇:我們結婚這十年算什麼?你是怎麼看我的?你就沒什麼想問我的問題嗎?在我們旁觀者看來,歸根結底他就想問一句:你到底有沒有愛過我?我個人印象裡上一個苦苦追問這個問題的人還是肥肥沈殿霞,她在離婚十多年後問鄭少秋“你有無真正愛過我”,鄭少秋給了她一個肯定的答案。但在我們的節目中,郭柯宇的態度自制始終是避而不談的。

《再見愛人》熱播背後!沈奕斐:用社會學的方式“談情說愛”

“你到底愛不愛我”或者“你為什麼不愛我”這樣的問題,在我們周圍廣泛存在。章賀可能有個誤區,他認為如果對方不愛我,那一定得有個什麼理由,或者是我不夠優秀,或者是我不夠體貼。但實際上,不愛一個人根本不需要理由,她可能就是不想愛,不想走進這個情感連結中去。郭柯宇就說自己沒有愛的能量了,她切斷了其他人通向自己的所有可能性。

我們無法對別人的情感生活指手畫腳,我只談我觀察到的可能對大家有點借鑑意義的一個點。郭柯宇提到有一次自己出去,章賀打電話給她,問她“你吃飯了嗎”。郭柯宇說哎呀我在一個特別好的飯店裡,老闆娘的耳環很美,諸如此類,但章賀還是繼續問“你吃飯了嗎”。郭柯宇由此得出結論:你不懂我,反正我說了你也不懂,那我幹嘛還要說呢?

《再見愛人》熱播背後!沈奕斐:用社會學的方式“談情說愛”

這兩個人確實存在差異。有的彈幕評論也說,章賀太“直男”了,根本不懂郭柯宇這種文藝女生的浪漫。

我想說的是,現實生活中更有助於親密關係的做法其實是:我這麼說你不懂,那我想想看我怎麼說你才能懂,而不是我說了一個點你不懂,剩下99個點我都不說了

——你怎麼能判斷那99個點當中就沒一個是他能懂的呢?如果對方就想問我吃過飯沒,那我就先回答他吃過了,吃得很開心,但比吃飯更重要的,我特想跟你說說這個地方有多好。我先回答了對方的問題,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對方才會跟進。如果雙方都眼睜睜看著這個談話南轅北轍、而一點不肯轉向,那確實就是“尬聊”。對郭柯宇和章賀來說如此,對看節目的觀眾也是一樣。

《再見愛人》熱播背後!沈奕斐:用社會學的方式“談情說愛”

沒有一對夫妻,是“我不為你做出任何改變”而可以走下去的,除了相互憎恨。但這裡說的改變,是處理好差異,而不是失去個體獨立。我說過,好的婚姻,是兩個人都有離婚的勇氣和底氣。郭柯宇和章賀都有這種勇氣,但他們確實沒有處理好差異;朱雅瓊則試圖透過離婚,來獲得個人的獨立空間,這也是對獨立的一種誤解。

王秋雨被批評最多的另一個點,是他明確表示不喜歡聽朱雅瓊唱歌,不肯定朱雅瓊的音樂才華。這看似非常獨立、真實、不委屈自己,但當別人尤其是你的愛人,把她最珍貴的東西放在你面前的時候,即使是所謂“真話”,那也是會造成傷害的,這是王秋雨的問題。反過來,從朱雅瓊的角度來說,我們沒有必要把對異性的想象和要求,完全放在一個人身上。王秋雨本身就是個沒有音樂細胞的人,你為什麼要尋求一個沒有音樂細胞的人對你音樂的肯定?他的喜歡和不喜歡,真的沒有那麼重要。你如果想談音樂,去找其他朋友啊。你如果那麼需要得到他的認可,只能說你可能在情感上沒有真的做到獨立。

《再見愛人》熱播背後!沈奕斐:用社會學的方式“談情說愛”

我在很多場合都講過,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你的伴侶身上,一定要有自己的朋友圈、社交圈。我先生以前是不看文學的,沒關係,我有其他可以討論文學的朋友。我們看同一部電影,我說我看到了哪些點,他說“你看一部片子想得也太多了”,沒關係,我可以跟他具體講講我看到了什麼,他願意聽我就很高興。但我真的不會覺得失落或者失望什麼的,他本來就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我為什麼要得到他的肯定?

《再見愛人》熱播背後!沈奕斐:用社會學的方式“談情說愛”

從2010年起,我就在復旦大學給學生們講愛情課。那時,學生們問我最多的,是愛情與性、與金錢、與雙方家庭的關係。但是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聲音在問:愛情這東西我是不是可以不要;如果不要的話,那又會怎樣?甚至有人直接告訴我說TA就不適合進入愛情,10年之前很少有人會這麼說。

同樣,如果放到10年前,《再見愛人》中討論的話題也不會獲得這麼多的共鳴和關注。像王秋雨,他負責賺錢養家,妻子負責貌美如花,完全就是個好老公的樣板啊;還有佟晨潔和KK這一對,丈夫要求有個小孩不是理所當然的嗎,這有什麼好爭的?

為什麼我們現在覺得這樣的夫妻關係就不行了?很簡單,因為我們的時代進步了,我們對親密關係的要求提高了。但與此同時,我們對親密關係的理解和認知,卻遠遠不夠。

相較其他專業領域,討論情感問題好像不需要任何門檻,所以我們能看到大量的情感博主,用非常具有煽動性的語言來撩撥受眾情緒:王秋雨PUA朱雅瓊,KK是個“巨嬰”,郭柯宇太“作”,章賀太“直男”……這種簡單粗暴歸因和貼標籤的做法,確實很容易賺取流量,讓大家看完了也覺得很有道理。但,這些問題怎麼解決?絕大多數情感博主都給不了方向。這就像人們開玩笑說的: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相互理解、換位思考、加強溝通,這些都是我們關於親密關係的“道理”吧?但到現實生活中,這些往往都淪為空話。社會學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要找到問題背後的邏輯,然後才是尋求可能解決的途徑。

《再見愛人》熱播背後!沈奕斐:用社會學的方式“談情說愛”

比如KK,除了王秋雨,KK可能是被批評最多的嘉賓。表面上看,他就是管不住自己,戒不了酒,妻子猶豫著不敢要小孩。我在觀察室有一段評論,不知會不會被保留下來。我舉了個例子,說一個小孩很討厭學習,就喜歡玩遊戲,覺得只有在遊戲中才能找到樂趣。他遇到了一個正確的媽媽,跟他說你不玩遊戲,我就給你什麼獎勵。媽媽每個教導都是正確的,態度也很好,感覺上又很理解小孩,那這個小孩該怎麼辦呢?如果面對一個打罵的媽媽,孩子會拼命反抗,會在精神上跟媽媽做分離。但面對一個正確的媽媽,他就顯得很無力,因為他的問題不是簡單“改正”就能解決的。你不讓他玩遊戲,那你讓他幹嘛?他想要的樂趣從何而來?如果他走不出這個背後的困境,那他極可能會產生抑鬱、苦悶情緒。某種程度上,KK就像這個遊戲成癮的小孩。

《再見愛人》熱播背後!沈奕斐:用社會學的方式“談情說愛”

而且,我們還注意到,同樣是對生小孩,佟晨潔和KK的認知也是截然不同的。佟晨潔會覺得生孩子是一個面向未來的事情,它會影響兩個人的事業和生活,需要做好周密的準備;但對KK來講,我為了你做了那麼多,你為什麼就不能為我做這一件事情呢?他認為小孩應該是佟晨潔給自己的某種“獎品”。

夫妻之間的這些差異,完全不是生一個小孩就能徹底消除的。佟晨潔和KK是三對嘉賓中最“甜”的一對,但他們之間的這些問題也不易解開。

《再見愛人》熱播背後!沈奕斐:用社會學的方式“談情說愛”

看到這些婚姻困境之後,有的網友聲稱“不婚不育保平安”。我個人倒並不覺得每個人都一定要進入愛情或者婚姻,但我強烈建議大家不要放棄建立親密關係的機會,而夫妻關係是所有親密關係中最為緊密的一種。

在親密關係裡,我們是最容易放下包袱、卸下偽裝、認識自己的。也因為如此,親密關係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情感上的愉悅,還有個人的成長。像王秋雨,他在婚姻中遇到的問題,執拗、不顧及他人感受,在他的事業裡也會同樣存在;還有KK的不可控,不僅存在於他的夫妻關係當中,在其他社會關係中可能也會存在。如果他們首先能在婚姻中有所改善,那也會影響到其他方面。

 >

《再見愛人》熱播背後!沈奕斐:用社會學的方式“談情說愛”

我是在《再見愛人》主創團隊成立之初,以學者顧問的身份參與的。節目組之前看過我在網上的很多影片,包括去年我對韓國綜藝《我們離婚了》的評論。

網友們關於“拍‘中國版《我們離婚了》’有多難”的預判還是很準確的,這檔節目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嘉賓的選擇範圍極其有限。首先報名的人就非常少,絕大多數國人都不願意把這個問題拋在大眾面前;其次是在當下環境中,那些現實生活中最普遍、最受關注的婚姻問題,反而很難做到在節目中呈現。比如第三者的問題,沒人會因為第三者離婚之後還願意出鏡,可想而知一定是會被罵的;夫妻之間性的問題,也無法在大眾平臺進行討論;此外還有被雙方父母干涉的婚姻,那樣節目就不是拍夫妻兩個人,而是要把雙方家庭都帶上,操作上難度也很大。

《再見愛人》熱播背後!沈奕斐:用社會學的方式“談情說愛”

但是,沒有辦法呈現那些最常見的婚姻問題,不代表這檔節目就失去價值了,因為婚姻關係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情感溝通。播出後的反饋也證明,我們讓三對夫妻從日常生活中抽離出來,把可能干擾他們面對彼此的因素全給排除了,他們之間的邏輯線也就更清晰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因為嘉賓在節目中的某些表現,很多網友質疑是不是有“劇本”。我可以負責地說,沒有劇本。從最開始,我對節目組的建議就是要真實。如果有劇本,那我們的編劇能力,就是這個節目的“天花板”。我做了那麼多的個案,幾乎每次都覺得這些個案比電視劇要精彩和好看得多。我說你只要保證真實,就一定會有精彩之處,因為每對夫妻都有極其鮮明的核心衝突。

《再見愛人》熱播背後!沈奕斐:用社會學的方式“談情說愛”

當然,沒有劇本,不代表我們不能有所設計,增加他們互動的場景和變數,看他們如何應對外來“刺激”。比如節目組設計了自畫像和婚紗照環節,比如生活經驗豐富的倪萍老師進去了,特別周到妥帖的楊迪進去了。我們也將專業理論融入設計環節,比如我向節目組推薦了心理學的“吊橋理論”,就是人在特別緊張的時刻反而是容易表達愛的。節目組後來安排了懸崖攀巖,果然特別有效果。

觀察室也是一個特別好的設計。一部分觀察室成員是做文藝工作的,特別能夠跟嘉賓共情,擅長個人感受、個人經驗的表達。但一檔婚戀情感節目只有“我認為怎麼樣”是不夠的,它還需要為觀眾理清背後的邏輯,尋找那些共性的、可以影響更多人的東西,這就需要專家的介入。

《再見愛人》熱播背後!沈奕斐:用社會學的方式“談情說愛”

其實近年來,對於要不要走進公共領域,專業學者一直持保守態度。原因很簡單,我們會談到很多專業術語,比如我談家庭教育的時候,說過“密集母職”;比如談溝通方法時,提到“有效溝通”和“無效溝通”。如果是在這個領域內部,當我說這些名詞的時候,大家都知道我在說什麼。但如果在公共領域談,我就沒辦法把“有效溝通”“無效溝通”源於何處、背後有哪些控制變數等等都說清楚,因為沒人願意聽。現在絕大多數觀眾是隻要“直給”,你拐了很多彎,人家聽5分鐘還沒聽出什麼東西來,就立馬不聽了——現在不要說5分鐘了,一個短影片,前30秒沒有東西,觀眾已經要關掉了。

這就使得專業學者在進入公共領域的時候,經常要同時面臨兩方面的質疑:同行認為你沒講清楚,或者你講得太淺薄了,有損專業尊嚴;普通觀眾認為你太學究、太囉嗦了,這又不是上課,你為什麼不能直接講結論?

《再見愛人》熱播背後!沈奕斐:用社會學的方式“談情說愛”

△沈奕斐愛情課模組

前幾年我做韓劇研究,韓國的社會學者影響大眾的做法,給我很大的啟發。在韓國,幾家大電視臺都有一個“社會調查部”,部門裡有專家庫。《爸爸去哪兒》這檔綜藝,最早就是社會調查部門提出,社會上已經能出現了這樣的訴求,希望更多男性加入育兒隊伍當中去,而且觀眾也有興趣看看爸爸是怎麼帶孩子的。先是社會調查部們有了這個提議,然後才有了這檔綜藝。

關注和呼應社會需求,輸出積極正向的價值觀,這是我覺得專業學者應該而且也可以發揮作用的一個層面,也希望透過節目,讓更多觀眾理解和喜歡上社會學。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