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你越缺什麼,就越愛炫耀什麼

生活中總是有這樣一種人存在,他們恨不得讓全世界都知道自己有什麼。朋友圈、日常生活裡,不乏這種人的身影,炫耀自己可以擁有名牌包包,父母有多寵愛自己,千方百計讓你知道他有什麼。

其實在心理學層面認為,一個人,缺什麼,就會秀什麼。

認知水平較低

從認知角度來說,這樣的人,擁有較低的認知水平。在他們的認知觀裡,認為炫耀是一件好事,透過炫耀,內心的虛榮心可以得到滿足。

心理學家:你越缺什麼,就越愛炫耀什麼

他們的見識層面也較為淺薄,從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們的認知是片面的,從區域性出發,只能看到自己的情況,而忽視了自己周圍的狀況。

很多朋友圈裡秀的各種安逸舒適、讓人充滿羨慕的說說裡,現實生活中都是不對等的,為了引起大眾的注意力,他們用盡各種方法讓朋友圈裡的人知道自己過得很好。

但現實生活中真正過得好需要說嗎?不過是生活太過不如意,自己的認知認為應該過上完美的生活,可現實與認知發生了衝突,導致認知失調,為了緩解內心的不平衡焦慮,包裝自己完美的人設,再出現於大眾視野。

炫耀很大程度是為了自欺欺人,滿足內心對生活的憧憬,真正快樂的人,根本沒時間顧及其他。

炫耀其實是一種心理求救,知道自己過得不好卻無法改變現實,活在虛擬的、為自己做的框架裡,才能暫時求得內心的安穩。

心理學家:你越缺什麼,就越愛炫耀什麼

還有這樣一種人,他們把自己看作世界的中心。他們擁有高度的自我認知。雖然說,人認識自己是一件好事,而太過於認識自己往往會導致自戀。

童年的不愉快經歷

透過炫耀,其實是他們內心的一種宣告,告訴全世界他就是中心這個事實。

他們大多都是心理發育有過損害,可能在童年時期遭受過不好的情感經歷。

小時候對成人的性格養成可以起到絕對性的作用,家庭對孩子的過分溺愛,對孩子百依百順,有求必應的無原則應答,其實,是對孩子的隱形傷害。

他們會在內心為自己織一張密不透風的網,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只看得到自己的優秀。童年時期如果對於孩子的訴求完全不迴應,也是有問題的。

心理學家:你越缺什麼,就越愛炫耀什麼

他們很有可能因為家長的置之不理而陷入深切的自我懷疑,認為自己不夠優秀所以沒人關注。這對孩子無疑是一種傷害,他們通常很自卑、敏感,內心比普通人更希望獲得關注。

過度自卑易引發另一種心理——自負。雖然兩個看似是對立面,但物極必反,自卑的人當那種度已經到了骨子裡的深處,人類的機體都是帶有自我保護機制的。

而那些過於自卑的人,自負就是他們的保護色。

透過一種方式來表達出壓抑內心已久的自卑情結,沒有人認同自己,那便自己鼓勵自己,以重建對這個世界的希望。

很多時候,愛炫耀的人,一定是一個自卑到極點的人,他們為了掩飾自己的自卑不被世人看到,選擇用炫耀這種方式來安慰自己,平衡內心的難受。

心理學家:你越缺什麼,就越愛炫耀什麼

情緒宣洩

他們所炫耀的,都是自己內心真正向往卻又得不到的。其實,炫耀也是對內心情緒的宣洩。愛炫耀的人他們往往內心是渴望被關注的,童年的痛苦記憶讓他們對周圍人產生失望。

俗話說,不幸福的童年回憶得用一生去填補,很多時候,自己都不知道為何產生該行為的原因,就

是一種潛意識裡的自我在與現實做著平衡,找一個最合適的方式求得靈魂的自由。

你在意的其實是你真正所缺的,因為自己不願意正視,引起過度扭曲的行為與思想。

法國哲學家羅西法古曾經說過:“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現得比你朋友優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學會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優越。”

心理學家:你越缺什麼,就越愛炫耀什麼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不喜歡愛炫耀的人吧,因為炫耀本身就會拉大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使人產生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我們都很喜歡高精尖的東西,但真正能活到高精尖的人很少。

你的炫耀無疑會為別人增添一份差距感,沒有人喜歡被落後,真正厲害的人不屑於告訴所有人他的強大,而是把那些炫耀的時間花在追求生活的路上。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