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與家庭:夫妻之間應該如何分工?

工作與家庭:夫妻之間應該如何分工?

撰文/施李曉雲(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碩士生)

李承鉉在綜藝節目“披荊斬棘的哥哥”中大放異彩,每次出鏡,他手上都戴著女兒贈送的彩色手鍊。一直以來,外界都認為李承鉉是“全職奶爸”。有人豔羨他是好男人,有人稱其“吃軟飯”。而李承鉉本人也曾自陳壓力山大,擔心自己因是新手爸爸而照顧不好女兒,好在家人給了他許多鼓勵和幫助。他不僅成為妻子育後闖蕩事業的強大後盾,還在陪伴女兒的同時開了家餐館,為家庭增加收入來源。

每個家庭都面臨夫妻如何分工的問題。常言道,清官難斷家務事。每一個家庭都有其獨特性,但我們能否從獨特與複雜情況中抽絲剝繭出共性?度量家庭分工,是否存在一把客觀的天平?

工作與家庭:夫妻之間應該如何分工?

共性:困境何解?

社會文化及其變遷是影響家庭分工的重要因素。傳統性別角色要求丈夫應開拓進取、承擔“養家餬口”的責任,而鼓勵妻子溫柔、貼心,承當養育責任。除了性別角色規範,傳統農業社會的勞動分工也對男女家庭地位產生了影響:相較於北方小麥的種植方式,南方水稻的精耕細作對勞動力的細緻、靈活程度有著更高要求,由此提高了女性在生產過程中的優勢和經濟價值,因此,相較北方女性,南方女性更少承擔家務,也更積極參與外部勞動力市場。

隨著女性力量不斷崛起,現代家庭分工朝著夫妻雙方共擔經濟重任、共同教育子女的方向發展。但這種模式給夫妻雙方都帶來不小壓力。對於丈夫,為了確保家庭的經濟來源,他們有時不得不選擇延長工作時間、接受異地升職加薪的機會,用遠離親人的方式表達他們對家庭的愛,但這與其初衷南轅北轍;而當代職場對女性仍舊不夠友好,這主要反映在准入門檻和玻璃天花板效應上。多項研究表明,女性在晉升高階管理職位方面面臨很多阻礙,例如,性別刻板印象、同事對其能力的質疑等。另外,在職場上投入過多的女性還常常淪為周圍鄰里和社會大眾的指責物件。研究表明,相較於迫於經濟壓力出來工作的媽媽,為了個人成就而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媽媽會遭受到更多負面評價。

事實上,工作和家庭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員工在工作中獲得的資源(例如技能提升、積極情緒、自信、成就感)能夠惠及其家庭生活,而積極的家庭活動(例如良好溝通、家庭討論、和家人一起翻修傢俱等)能夠滿足人的自主、關係、勝任需要,從而激發其在工作環境中的上進心和親社會動機。那麼,夫妻雙方到底應當如何實現工作與家庭間的互補與增益呢?也許,找到一把天平用以度量家庭分工是管理工作—家庭問題的關鍵之一。

度量的天平

傳統社會的性別角色規範植根於男女權力的不對等,但其對當下的家庭分工仍具有深遠影響。性別差異固然存在,但任何誇大或者忽視差異的觀點及做法都不客觀中立。不論是“男主外、女主內”,抑或夫妻共擔家庭責任,還是“女主外、男主內”這種挑戰傳統性別角色的家庭模式,只要符合家庭現階段夫婦雙方的實際能力與需求,那麼就是合理適宜的。

家庭的組建始終以愛為紐帶,每個人都是家庭責任的承擔者。增加家庭收入、分擔家務、接送小孩……樁樁件件都是一個家庭需要面對的事情,都需要家庭成員花費時間與精力。有些事情雖然不能在短期內直接獲得回報或者轉化為金錢收益,但也是成員為家庭付出愛的一種體現。因而哪怕是相同的工作和家務,每個人付出的精力也不可等量齊觀。如果夫妻雙方互商家庭分工,他們將會從工作和家庭中的多重角色中獲得更多益處。

因此,正確看待分工是保障合理分工的第一步。夫妻雙方只有在互相尊重對方付出的基礎上,其分工才會增加雙方的婚姻滿意度。分工本身是為了明晰責任,分工之後,伴侶之間應該儘可能承擔責任,並保證良好的溝通。如遇不能承擔相應責任的情況(例如領導要求加班不能接小孩,週末出差不能陪家人等),理當透過信任、平等的溝通去尋求伴侶的諒解與支援。

平等、尊重、信任,才不致使溫暖的家庭淪為一地雞毛。

各位家長怎麼看?

工作與家庭:夫妻之間應該如何分工?

編寫不易,去右下角為辛勤的小編點亮“在看”吧!你的支援是我不斷努力的動力

工作與家庭:夫妻之間應該如何分工?

工作與家庭:夫妻之間應該如何分工?

工作與家庭:夫妻之間應該如何分工?

讀後有感

(↓

點選關注

▍免責宣告:圖片來源網路、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權請聯絡!

若讀後有感

工作與家庭:夫妻之間應該如何分工?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