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飛入蘆花都不見”

汪曾祺先生在《三姊妹出嫁》裡,借賣餛飩的老秦之口說:“麻油拌芥菜,各有心中愛!”

我總覺得這說法,是跟他師傅沈從文《邊城》裡的“牛肉炒韭菜,各人心裡愛”開玩笑。

當然這兩個說法,也很顯出他們的不同。

沈從文先生的長河與邊城,溫和環境如清澈流水;人物單純中卻多帶氣性與倔強,是味道很衝的牛肉炒韭菜,是燉牛肉燉狗肉蘸了鹽水辣子配燒酒。說來話長,另說。

汪曾祺先生卻是麻油拌薺菜。

麻油香滑,薺菜清爽。

他早年,風格也華麗,也多變,比如《復仇》,比如《落魄》,是有鋒芒的。也有恃才傲物、飛筆凌雲的時節。如今我們看到的大多數文章,都是他老來所寫了。境界到了。

他小說裡多市井生活,而無論是淮揚、昆明還是北京的市井,多還是溫和的喜劇;再悲,也多少裹著點,不會狠狠地一錘砸在讀者心口。

麻油拌芥菜,用香潤裹住了野氣。

汪先生自己寫過:

“我也願意寫寫新的生活,新的人物。但我以為小說是回憶。必須把熱騰騰的生活熟悉得像童年往事一樣,生活和作者的感情都經過反覆沉澱,除淨火氣,特別是除淨感傷主義,這樣才能形成小說。”

除淨了火氣,而且不著急,這是汪先生晚年的風骨。

汪曾祺先生在1982年的《天津文藝》裡,寫了篇《小說筆談》。

他說語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聽就記住。語言的唯一標準,是準確。

他說要慢慢地說,不能著急;體察人情物理,審詞定氣,提神醒腦,引入入勝。

唯悠閒才能精細。

不要著急。

他的審美,他自己說過:

“每逢國文課都是要背誦的。一年級開頭是‘大狗跳,小狗叫’,後面有《詠雪》這樣的詩:‘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飛入蘆花都不見。’我學這一課時才虛歲七歲,可是已經能夠感受到飛入蘆花都不見的美。我現在寫散文、小說所用的方法,也許是從飛入蘆花都不見悟出的。我覺得那時的語文課本有些篇目是選得很好的。”

——汪曾祺《歲月的鐘聲》。

咱們記住“飛入蘆花都不見”這個說法。

人都需要寫一個自己的世界。加西亞·馬爾克斯有他的馬貢多鎮,福克納有他的約克納帕塔法體系,莫言有他的山東高密,蘇童有他的香椿樹街。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需要一個詩意的世界”·小波在《青銅時代》裡建立了三個不同的長安城。

汪曾祺先生的文字王國,是個不緊不慢的地方,叫做“我們那裡”。

他也寫昆明,寫西南聯大,但大多用來回憶記述,如實道來,加一些感情色彩當佐料。

他也寫北京,比如《雲致秋行狀》,比如《講用》,比如《安樂林》,但這些偏重於寫人。很有趣的一點是:寫北京時,汪先生很喜歡用對白,而且是富有北京話風味的對白,描繪人物。這看上去是寫劇本的習慣。

他獨一無二的世界,是“我們那裡”,他並不直說那是他故鄉揚州高郵。“我們那裡”,有許多地方,許多細節,是反覆出現的。

比如,《異稟》和《花瓶》,都出現了保全堂。

比如,《歲寒三友》和《鑑賞家》裡,都有個當地招牌的瀟灑畫家,叫做季匋民。

比如,《歲寒三友》裡末尾,三位是在如意樓吃的飯;後來有一篇,專門寫《如意樓和得意樓》。

比如,《茶幹》和《故鄉的元宵》裡,都有連萬順。

比如,《曇花·鶴和鬼火》裡出現了善因寺:就是《受戒》裡,明子受戒的那個善因寺。

像《異稟》,即描述一個燻烤攤主和一個藥店夥計各自命運的故事,有興旺有慘淡,對比強烈。這種故事題材,就是他早年寫過,晚年再修改了的——他晚年,就較少寫這麼跌高落重,讓人心生惻然的東西了。

如前述,提到他的小說世界時,最多也就是半揶揄的口吻,描述一些小人物的悲喜,但不刻薄。不著急。從他對老舍先生、沈從文先生、趙樹理先生、聞一多先生的回憶看,汪曾祺先生對天真質樸的才子有極大的喜好。以我所見,汪曾祺先生自己,則多一點聰明、狡黠和通達。

汪曾祺,“飛入蘆花都不見”

《常識與通識》裡,阿城提到過一個事:

他在《棋王》裡寫最後那個,和王一生戰平的老頭時,讓他滿口道禪說了一通,本意其實是譏諷這類滿口道理的(王一生只是愛棋,就說不出那麼多道理來);汪曾祺先生誤以為阿城著了這種道禪的魔才寫這個,還跟他談了談這事兒。

另一處,阿城說汪曾祺先生是中國作家裡,沒什麼文人架子的作家。

這兩處意思一融匯,其實挺到位的:汪曾祺先生最有趣處,就是重視生活。反過來,他也會開玩笑謔笑那些虛頭巴腦的。看看《金冬心》,金農和袁枚被他調侃成斯文敗類,就明白了。

他推崇的主角,比如明子,比如葉三,比如王二,比如宋侉子,比如季匋民,比如“歲寒三友”,文化見識不提,但都有水氣,有閒散自在,又清澈如水的一面。

用“不著急”的語言和題材選擇,營造出一個世外桃源但又因為細節紮實而不至於虛空的獨立王國“我們那裡”,這基本上,成了一種“汪曾祺符號”。

蘇軾所謂“凡文字少小時須令氣象崢嶸,彩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其實不是平淡,絢爛之極也”,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還是說回他“飛入蘆花都不見”的審美。

他寫戲曲,很喜歡戲曲,所以寫東西也不止在意書面的,而在意口頭效果。

他寫《沙家浜》,寫“蘆花白稻穀黃綠柳成行”。翁偶虹改成“蘆花放稻穀香岸柳成行”,汪曾祺先生從善如流,並深為折服。

《受戒》那個,我們都熟悉的結尾:

又劃了一氣,看見那一片蘆花蕩子

了。

小英子忽然把槳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邊,小聲地說:

“我給你當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

“你說話呀!”

明子說:“嗯。”

“什麼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

明子大聲地說:“要!”

“你喊什麼!”

明子小小聲說:“要——!”

精確、悠閒、收放自如、不加主觀色彩。

“飛入蘆花都不見”。

之前提到過,王小波會在小說中悄悄加韻腳,於是看去樸實敘述,讀來卻有詩意。

汪先生自己很推崇《董西廂》,是所謂:

“《董西廂》是用韻文寫的,但是你簡直感覺不出是押了韻的。董解元把韻文運用得如此熟練,比用散文還要流暢自如,細緻入微,神情畢肖。”他欣賞的一段:

“店都知,說一和,道:‘國家修造了數載餘過,其間蓋造的非小可,想天宮上光景,賽他不過。說謊後,小人圖什麼?普天之下,更沒兩座。’張生當時聽說後,道:‘譬如閒走,與你看去則個。’”

那我們回到汪先生這個飛入蘆花都不見的《受戒》結尾,容我分一下行:

英子跳到中艙,

兩隻槳飛快地划起來,

划進了蘆花蕩。

蘆花才吐新穗。

紫灰色的蘆穗,

發著銀光,

軟軟的,滑溜溜的,像一串絲線。

有的地方結了蒲棒,

通紅的,像一枝一枝小蠟燭。

青浮萍,紫浮萍。

長腳蚊子,水蜘蛛。

野菱角開著四瓣的小白花。

驚起一隻青樁(一種水鳥),

擦著蘆穗,撲魯魯魯飛遠了。

艙,蕩,光,棒,樁。

燭,蛛。

寫過曲詞的人,韻腳都不是隨便放的。並不扎眼,但讀來就是輕柔爽口,舒展向上,這就是汪先生麻油拌薺菜的功力。

“是用韻文寫的,但是你簡直感覺不出是押了韻的”——他是這麼讚美《董西廂》的,而自己嘛……

功夫全藏起來了,於是我們只覺得好,至於怎麼做得這麼好的,“飛入蘆花都不見”。

就,昨天是汪先生逝世25週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