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的地鍋菜,跨界寵兒恰亦碗

以快時尚中餐聞名的恰亦碗為什麼要開這餅店?恰亦碗地鍋菜創始人範旭輝說,碎片化時代,餐飲的創新速度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時代,因為消費者的忠誠度如同他們的注意力一樣,在碎片化時代,被稀釋得更快。

從2015年開出第一家恰亦碗地鍋菜以來,恰亦碗就定位於“年輕人的大眾化餐廳”,年輕意味著時尚、創意,不斷變化。不一樣,才更有機會成為年輕人的選擇;大眾化,則意味著超高的價效比。

小而美的地鍋菜,跨界寵兒恰亦碗

因為長期圍繞著年輕人進行創業,並透過這兩年的大資料分析,恰亦碗創始人範旭輝看到了餐飲店的另一個維度,可以最大限度抓住年輕人的維度——創意地鍋菜。

恰亦碗想據此挑戰年輕人追求個性化的消費心理,抓住下一個消費時代。

現如今,吃這門功課,早已經脫離了味道好的低階階段,甚至食材好也不能算是高階階段了,除了味道好,食材好,還要吃得健康,吃得有創意。

健康和創意倒逼之下的餐飲業,湧現出了越來越多的融合跨界、中西合璧。

地鍋菜的廣闊市場空間是傳統品牌選擇的直接原因。相比中餐市場品種和價位水平的豐富程度,地鍋菜還有很大的空間。

種種跡象表明,地鍋菜已在內地越來越有市場。在中高階餐飲全面低迷的市場環境下,以80後和90後為主的大眾消費者擁有龐大的消費力。

地鍋菜可以跨界融合,但基因畢竟不同。地鍋菜的難點在哪裡?

範旭輝說,因為地鍋菜比中餐更容易標準化。

首先,地鍋菜的製作過程並不複雜,在依靠恰亦碗地鍋菜原有的中央廚房提供半成品配送服務的前提下,新品牌地鍋菜廳完全可以做到去廚師化和服務員化。

在地鍋菜廳試水初期,完全可以做到小店面只有一個半人。“一個半人”就是店面只有一個廚師和一個兼職鐘點工,這可以大大減少了餐廳的人力成本。

其次,店面客位控制在100個以內,做小而美的地鍋菜廳。利用地鍋菜的標準化運營,無論是單店還是擴店都容易操作,靈活性也大大提高。

運作機制上,此次的新品牌的運作也與之前恰亦碗地鍋菜的獨立運作不同。新品牌將以合作模式出現,尋找合夥人去投資和經營餐廳,恰亦碗地鍋菜則更多擔任孵化器的角色。

轉變沒有對錯,只有合適與否,網際網路也是衣食住行,融合年輕人的需求做差異化個性化品牌,不管成功還是失敗,它都會選擇用它的方式擁抱網際網路,追求創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