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巢之下也有完卵,明代寧王朱宸濠造反失敗,連累了多少本府宗室

前言:發生在明武宗正德年間的寧王朱宸濠之亂,成就了新建伯王守仁的赫赫威名,卻給寧王府的大批宗室帶來了噩夢一般的後果。在寧王之前,明代還有兩次大規模的親王叛亂,一次是發生在建文年間的燕王之亂,另一次則是發生在明宣宗宣德年間的漢王之亂。

燕王朱棣造反成功,一舉登上了九五至尊的寶座,其子孫自然也跟著雞犬升天。漢王朱高煦造反失敗,全家都被廢為庶人,關押在北京皇宮西內,隨後全都不明不白死去。

但是寧王府自朱權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受封寧王以來,立國已近130年。從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朱權自大寧遷居南昌,幾代寧王在此繁衍了一百多年,子孫繁多。雖然朱宸濠罪在不赦,但朝廷也不可能把寧藩宗室全部斬盡殺絕。那麼大明朝廷究竟會怎麼處理寧府宗室呢?今天筆者就來梳理一下。

覆巢之下也有完卵,明代寧王朱宸濠造反失敗,連累了多少本府宗室

寧府宗室支脈簡介

王守仁畫像

寧藩首封親王朱權,原本的封國在大寧(大致在今內蒙古寧城縣附近),這也是他為何被封為寧王的原因。燕王造反之後苦於兵力不足,因此特意北上大寧拉攏寧王。朱權作為大明開國之初的九大塞王之一,手下護衛軍戰鬥力極其彪悍(請勿提朵顏三衛,寧王和他們沒有一毛錢關係)。朱棣給弟弟一個“事成當中分天下”的承諾,朱權則幫著大侄子燕王世子朱高熾一起堅守北平。

朱棣登基之後,以“善謀”著稱的朱權顯然不會將四哥原來的承諾當真,他求國杭州,表示自己無心政事只求富貴。但由於杭州過於靠近南京,朱棣依然無法安心,最終寧王只能強國江西南昌。而朱權原本的寧王護衛也被朱棣留在了北方,只在南昌當地給寧王組建了一支毫無戰鬥力的新護衛。

丁卯,改南昌左衛為南昌護衛,隸寧王府。營州左護衛為隆慶左衛,右護衛為隆慶右衛,中護衛為寬河衛。—《明太宗實錄卷十七》

此後朱權雖然一心求道,卻依然擺脫不了朝廷的猜忌。到了天順年間,僅剩的寧王護衛也被明英宗朱祁鎮找了個藉口削除。而錦衣衛指揮同知逯杲誣陷弋陽王朱奠壏私通其母,朱祁鎮不問青紅皂白竟然將弋陽王賜死。而到了弘治年間,鍾陵王朱覲錐只是相應朝廷號召,自薦帶兵出征,結果就此上了黑名單,最終也被尋了一個藉口廢為庶人。

朝廷對寧藩一脈的打壓,令雄心勃勃的寧王朱宸濠難以接受。他透過行賄於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恢復了被廢除多年的寧王護衛。並且在陰謀敗露後,於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起兵謀反,可惜最終被贛南巡撫王守仁所平定。

覆巢之下也有完卵,明代寧王朱宸濠造反失敗,連累了多少本府宗室

寧王朱權與燕王朱棣劇照

正統十三年(公元1448年)朱權去世,享年71歲,賜諡曰獻。寧獻王共五子,長子寧世子朱盤烒,後以子朱奠培襲封寧王,被追封為寧惠王。次子臨川王朱盤煇,天順五年(公元1461年)以罪廢為庶人。第三子宜春安簡王朱盤烑。第四子新昌安僖王朱盤炷和第五子信豐悼惠王朱盤均無子除國。因此寧獻王諸子之中,爵位傳承下來的是宜春國,時任宜春王朱拱樤(朱宸濠堂侄)。

追封寧惠王朱盤烒共五子,長子寧靖王朱奠培,次子瑞昌恭僖王朱奠墠,第三子樂安昭定王朱奠壘,第四子石城恭靖王朱奠堵,第五子弋陽王朱奠壏。其中石城恭靖王朱奠堵後代朱宸浮在弘治年間以罪革爵。追封寧惠王諸子之中,爵位傳承下來的是瑞昌國、樂安國和弋陽國。時任瑞昌王朱拱栟(朱宸濠堂侄)、樂安王朱宸湔(朱宸濠堂弟)、弋陽王朱宸汭(朱宸濠堂弟)。

寧靖王朱奠培共三子,長子寧康王朱覲鈞,次子鍾陵王朱覲錐,第三子建安王朱覲鋉。朱覲錐在弘治年間被廢為庶人,建安王朱覲鋉(朱宸濠叔父)尚在。

寧康王朱覲鈞僅一子,即時任寧王朱宸濠。朱宸濠共四子,尚未受封。

覆巢之下也有完卵,明代寧王朱宸濠造反失敗,連累了多少本府宗室

寧府宗室下場

寧王之亂時寧府宗室圖

首惡務盡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六月,朱宸濠在封國南昌舉兵造反。七月初,寧王親率大軍沿江東下,意圖直取南京。此時的贛南巡撫王守仁聞變之後舉兵勤王,並於七月二十日攻克南昌。朱宸濠大驚之下全軍回援,結果被王守仁一戰而敗,其本人及世子、郡王等均被俘虜。說起來還是寧王妃婁氏有骨氣,她當初苦勸夫君莫要造反不成。現在大勢已去,婁妃倒不願受辱,投水而死。

時濠方晨朝其群臣及從行三司等官,讓以不致死力,而火已及副舟。其妃婁氏赴水死,從之者甚眾。濠易舟而遁,猶救宮女四人自隨。—《明武宗實錄卷一百七十六》

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十二月初五日,寧王朱宸濠、宜春王朱拱樤賜自盡並焚棄其屍。瑞昌王朱拱栟解京途中已死,亦戮如法。寧國、宜春國、瑞昌國均除國,寧王護衛革除。寧王有罪妃妾俱送鳳陽高牆安置。

覆巢之下也有完卵,明代寧王朱宸濠造反失敗,連累了多少本府宗室

南昌寧王府遺址

無辜牽連朱宸濠東出之時,留宜春王朱拱樤鎮守南昌。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在陳友諒六十萬大軍的壓力之下,堅守城池近三個月。可是七月十九日王守仁大軍只是朝城中開了幾炮,以宜昌王為首的守軍就一鬨而散。《實錄》為我們留下了官軍進城之後,整個寧王府宗室宮眷乃至南昌城的軍民百姓所受到的殘酷迫害。

守仁復搜捕諸逆黨,日戮數百人。軍士因縱掠郡王、將軍、儀賓邸第,以及富室無不被害。濠府中諸蓄積甚富,亦多失亡者。宮人聞兵入,惶懼縱火自焚,或相率盛服而縊。一室中有至數人者,臭達於外,所存惟羸病數十人而已。—《明武宗實錄卷一百七十六》

至於建安王朱覲鋉、樂安王朱宸湔和弋陽王朱宸汭,雖然沒有參與宸濠之亂,仍然被扣除了三分之二的歲祿,直到嘉靖二年才予以恢復。

覆巢之下也有完卵,明代寧王朱宸濠造反失敗,連累了多少本府宗室

寧王朱宸濠ju‘z

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武宗朱厚照駕崩,其堂弟興世子朱厚熜即位。按慣例,新帝登基要對嶽鎮海瀆、歷代帝王、祖宗陵寢及近年薨逝親王進行祭告。但是寧藩歷代先王卻因為不肖子朱宸濠的緣故,朝廷不再祭祀。

乙巳,禮部尚書毛澄言:“皇上登極改元,禮宜祭告嶽鎮海瀆。若寧獻王、靖王、康王宜祭與否,惟上裁之。”上曰:“宸濠背逆不道,屬籍已削,勿祭。”—《明世宗實錄卷七》

不但如此,連寧獻王朱權的“權”字,今後不用再行避諱。明初太祖諸子的名諱,後世都需避諱。明英宗正統年間,山西布政司在本年鄉試時出了一道詩經題,裡面有“維周之楨”四個字,未曾避太祖第六子楚昭王朱楨的諱。最後考試官學錄郭明鬱、教諭吳驥和同考試官知縣黃子嘉都被扣除一個月工資以示懲戒。

結語:寧國除封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由新任弋陽王朱拱樻兼暫理寧府事。嘉靖三十年(公元1552年)朱拱樻去世後,由時任樂安王朱拱欏兼暫理寧府事。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朱拱欏去世後不再設寧府宗理,改由建安、樂安、弋陽三國分理寧府八支封國府事。

寧王朱宸濠之亂,是明代最後一次親王造反,給當時的江南地區帶來了巨大的社會災難與混亂。而明武宗不顧寧王已經就擒,堅持御駕繼續南下的行為,直接導致了其後來在清江浦落水,並由此駕崩。可以說明世宗嘉靖帝的上臺,最應該感謝的便是這位寧王朱宸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