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女遊戲玩家真的需要第二個《戀與製作人》嗎?

“世界上要是真的有鬼,怎麼會允許我這種完美到反自然的人存在呢?”

“你現在一定是在想,這個男人真是該死的有魅力,越看越喜歡。”

這不是出現在十年前霸道總裁言情小說裡的對白,也不是出現在去年火爆的“贅婿龍王式”尬劇裡的臺詞,而是半個月前新上線的一款乙女遊戲中,熱門角色“查理蘇”的慣用句式。

6月24日,讓玩家期待近一年的《光與夜之戀》終於開啟了公測。這是騰訊自研的首款乙女遊戲,由騰訊旗下四大工作室之一的北極光工作室出品,全渠道預約人數突破了200萬,遊戲上線首日便登頂了App Store免費榜,並位列暢銷榜第14名。

熱度居高不下,但吐槽也火力不減。遊戲中多位角色的霸道總裁式發言被頻頻送上熱搜,甚至被批評為職場PUA。同時,其人物設定和核心玩法與四年前上線的國內乙女手遊開山之作《戀與製作人》也極為相似,不由得引發了玩家對於國產乙女遊戲原地踏步的質疑。

儘管劇情一言難盡,但也不得不承認其在美術和製作上堪稱精美。截至毒眸發稿前,該遊戲在TapTap上的評分為7。2分,其好評主要集中於“畫面優良”和“音效很棒”兩個標籤上。

乙女遊戲玩家真的需要第二個《戀與製作人》嗎?

在毒眸看來,“硬體強,軟體弱”是當下國產乙女遊戲的通病,在《戀與製作人》之後,這種仍欠一把火候的狀態,恰恰是集體困境的一個縮影。

入坑《光與夜之戀》,五味雜陳

“我目前已經集齊常規卡全圖鑑了。”

“常規卡全圖鑑”指的是集齊五位男主角在氪金池裡的所有卡牌。在《光與夜之戀》裡,常規卡的總數是102,阿翊集齊它們僅用了四天。在這款遊戲裡,她已經充值了上萬元。

《光與夜之戀》公測至今還不到一個月,已經有一大批玩家開始沉迷於每天做任務,氪金抽卡,儼然成為死忠粉。她們一邊細數這款遊戲的種種缺點,一邊開啟遊戲,再花費幾個小時升級。

作為騰訊出品的乙女遊戲,《光與夜之戀》的“硬體”得到很好的保障,靠硬體支撐的部分也成為大部分玩家入坑的理由:

其一:“紙片人男友”最重要的優勢就是顏值突出,因此,遊戲裡精良的卡牌設計介面和人物立繪,能夠促使玩家不斷抽卡。除此之外,《光與夜之戀》還給高星卡牌設定了“二段光影”,即另一種卡面,提供了多重新鮮感。

乙女遊戲玩家真的需要第二個《戀與製作人》嗎?

《光與夜之戀》部分卡面展示

其二:在劇情發展過程中,女主角的表情會根據對話內容作出相應的變化,這種2DLive特效增強了對話的動態效果。

其三:在聲優設定上,不僅有阿杰、吳磊這樣粉絲基礎龐大的老牌聲優,還加入了岸尾大輔、森川智之等知名的日本CV。

在乙女遊戲裡,一切都是虛擬的,而聲優則是連結虛擬和現實的交點。對很多玩家而言,聲優甚至會影響到她們對角色的喜好程度。

“聲音是唯一能和紙片人產生實質接觸的部分,所以我會很看重聲優,如果配音的是我喜歡的聲優,我就會對這個角色有先天的好感。”玩家阿翊告訴毒眸,她入坑《未定事件薄》,正是因為楊天翔參與了配音,她在《光與夜之戀》裡最喜歡的角色,則楊天翔的“師父”阿杰配音的“蕭逸”一角。

對大部分乙女遊戲玩家來說,即使並不是某位聲優的粉絲,聲音仍然在遊戲體驗裡佔到很大比例。

聲優也是造成乙女遊戲聲優“同質化”的原因之一。諸如阿杰、趙路這類知名聲優由於具有先天的粉絲基礎,因此他們也會成為乙女遊戲的首選。比如趙路就曾在四款乙女遊戲中為不同性格的角色配音。

乙女遊戲玩家真的需要第二個《戀與製作人》嗎?

眾口難調,即使有老牌聲優,仍然有多位玩家不約而同地表達了對《光與夜之戀》裡配音的不滿,對於“陸沉”一角的配音,在她們看來,聲音好聽只是基礎,更重要的是要有“對話感”,而不是簡單的臺詞朗讀。

復刻《戀與製作人》?

《光與夜之戀》爭議較大的是人設和劇情,也就是所謂“軟體”部分。

在可攻略的五位男主角里,目前最出圈的是出場順序排在第四位的“未婚夫查理蘇”。他像是從20年前的青春小說穿越而來的霸道總裁,諸如“這臉,這身材,這智慧的大腦,哪裡讓你不滿意了?”的臺詞,和早前流行的直男語錄“頭像是我,不滿意?”十分相似,再配上他突出的顏值,產生了具有反差感的喜劇效果。

乙女遊戲玩家真的需要第二個《戀與製作人》嗎?

玩家自制的“查理蘇”表情包

但除了查理蘇之外,其他四位男主角則顯得有些平庸。“人設實在是太雜揉了,所有你能想到的這幾年的流行元素都在這幾個人身上了,”玩家鶴鶴吐槽道,“比如說腹黑、毒舌、總裁、獸耳、青梅竹馬……這些都有,這就導致每個人都不夠有特色,而且很容易跟同類型的其他角色產生聯想。”

“人設撞車”的問題的確存在。比如每個乙女遊戲裡一定有一個年下小奶狗設定的“青梅竹馬”和一個不苟言笑的霸道總裁。《光與夜之戀》裡“蕭逸”的人設也被認為和《戀與製作人》裡的“白起”十分接近。鶴鶴認為,當一款乙女遊戲的男主角人設是可被替代的時候,這款遊戲也就可被替代了。

不僅僅是“撞車”,更讓玩家不爽的是人設似乎不太討喜。比如在《光與夜之戀》裡被吐槽最多的角色“齊司禮”,他作為女主角的上司,經常對女主角進行毫不留情地指責。微博上,有玩家評價“齊司禮”是“職場PUA”,這條微博的轉發超過7000次,有很多人表示,“但凡有過工作經驗的人,都不會想和這種人戀愛。”

雖然“齊司禮”仍然獲得了很多玩家的喜愛,但在鶴鶴看來,這是個“眾口難調”的工作,最重要的還是把握分寸:“遊戲策劃者應該是想塑造一個腹黑毒舌的狐狸人設,但問題是到什麼程度是毒舌,什麼程度是嘴賤甚至人身攻擊,這個度沒有把握好。尤其是上司的身份本來就很敏感。”

除了煩一個不夠收斂的男上司,玩家也嫌棄女主角的質感。根據《光與夜之戀》的設定,女主角是一位初出茅廬的設計師,雖然也擁有戀愛之外的職業成長線。但從目前更新的八章看來,女主的職業成長軌跡並不清晰,也沒有太多個人特色。

相比之下,《未定事件簿》在女主角身上花費的功夫更多。女主角在故事裡不是柔弱的、需要別人保護的“小白花”,而是自身具備一定專業技能的律師,和四位男主處於平等地位,各司其職,還會出現保護男主的橋段。這種在乙女遊戲裡較為少見的人設,是很多玩家入坑的原因。

不過,和國產劇中颳起的女性主義風潮不同的是,並非所有人都期望在乙女遊戲裡看到“獨立女性”。

如果說國產劇的女性角色給觀眾提供的是“模範”,那麼乙女遊戲裡的女性角色更像是玩家的內心投射。

基於此,需要打造出能夠最大程度適配更多女性的人設,來加強玩家的沉浸感和代入感。玩家小王就認為,《未定事件薄》的女主雖然很強,但是太有個性了,人設搭建也過於仔細,甚至精確到喜好。這會讓她覺得是“在看別人談戀愛”,“如果是這樣,我為什麼不去看甜寵劇呢?”

人設以外,劇情同樣是《光與夜之戀》被吐槽的重災區。除了故事主線不夠清晰之外,整體設定也和《戀與製作人》十分相近,都是在日常生活之外,加入了超能力的暗線。

在《光與夜之戀》裡,幾位男主分屬不同種族,根據目前的走向來看,女主角是能夠改變世界格局的關鍵人物。對此,有玩家吐槽:“我只想談戀愛,不想拯救世界。”

此外,劇情缺乏合理性,也會影響玩家的沉浸感。《光與夜之戀》裡設定了與五位男主分別約會的支線劇情,根據玩家的選項不同,會導向不同的結局。

在大部分日本乙女遊戲裡,戀愛支線的自由度偏高,玩家依據個人風格選擇即可。但在《光與夜之戀》裡,選項有“正確和錯誤”的分別,只有正確的選項才能解鎖卡牌劇情,如果“選錯了”,會導向“Normal”,結局大都比較敷衍。阿翊認為,這是遊戲製作方的偷懶行為,“比如說,如果你選擇‘生氣跑開’,男主就會真的走掉,這是非常不合理的。”

在一款日本的乙女遊戲《無法觸碰的掌心》裡,會有“請選擇最符合自己心情的答案,不能只想受男性歡迎,而說違背自己心意的話哦!”的提示,而在《光與夜之戀》裡,玩家需要跳出自我感受,站在第三方視角去評判哪個選項才能導向更好的結局。

另外,在遊戲設定上,雖然整體架構較為完整,也不乏音遊關卡等小驚喜,但整體還是缺乏亮點,且基本沿襲了《戀與製作人》的結構。

乙女遊戲裡的戰鬥環節,也被認為“沒有必要”,這不是隻存在於《光與夜之戀》的問題。小王就告訴毒眸,她解除安裝《時空中的繪旅人》,就是因為戰鬥動畫時間太長,又不能跳過。“這幾個乙女遊戲裡,只有《戀與製作人》可以直接刷關,這是它現在還停留在我手機裡的原因。”

蘇蘇的吐槽則更為直接:“《戀與製作人》裡,因為女主角是製片人,她需要透過戰鬥來獲取某些道具,完成職場晉升,還有點道理。《光與夜之戀》的戰鬥環節做得更差,我完全不知道我在為了什麼而戰。”

“戰國元年”後時代,又美又平庸?

《光與夜之戀》的熱度雖不能超越《戀與製作人》當年的火爆,卻是國產乙女遊戲成熟期的後繼之作,而後繼之後,不斷有跟隨者或踢館者接踵而至。

國產乙女遊戲2017年才正式起步,不同的是,日本乙女遊戲的歷史已經超過二十年。

業內公認乙女遊戲的鼻祖是《安琪莉可》,來自光榮株式會社(KOEI),發行於1994年9月23日。

這是該公司首次推出女性向遊戲,由創始人之一襟川惠子組建的全女性團隊製作。同時,KOEI還成立了名為“NeoRomance”的乙女遊戲品牌。

《安琪莉可》後勁十足,不僅開發了動漫、廣播劇等多種衍生形態,還在1997-1999年接連推出《安琪莉可2》《安琪莉可二重奏》《天空的鎮魂歌》三部續作,覆蓋了包括任天堂、索尼等各大遊戲平臺。

2000年,在《安琪莉可》繼續推出續作的同時,KOEI又發行了名為《遙遠時空中》的乙女遊戲,一經發行銷量就超過五萬,成為當時日本乙女遊戲的銷量冠軍。至此,KOEI形成了對日本乙女遊戲市場近乎壟斷的統治。

《遙遠時空中》的銷量紀錄在2002年被《心跳回憶女生版》打破。後者脫胎於科樂美公司1994年出品的GalGame《心跳回憶》。此後幾年內,包括QR社、OTOMATE等日本知名遊戲公司紛紛入局乙女遊戲賽道,日本乙女遊戲市場進入多元混戰的局面。

2014年前後,隨著移動遊戲市場規模的擴張,原有的知名乙女遊戲IP都需要進行從主機端到移動端的移植,另外,類似《安琪莉可》《心跳回憶》等日乙超級IP仍在不斷出臺續作,且銷量持續領先,這禁錮了日乙的發展空間,也使日乙的發展逐漸進入平緩期。

與此同時,在國內,橙光遊戲出現了。在橙光上最先走紅的是《逆襲之星途閃耀》,在這款AVG遊戲(文字冒險遊戲)裡,玩家可以對所有男性角色進行攻略,並且透過選擇導向不同的結局。這與乙女遊戲的設定十分接近。巧合的是,和1994年的《安琪莉可》一樣,《逆襲之星途閃耀》也沒有配音。

此後幾年內,國產乙女遊戲一部分是由日乙漢化而來,並由我國公司代理運營,比如2015年推出的《夢王國與沉睡的100王子》,由bilibili遊戲代運營。另一部分則是由國內規模較小的遊戲公司自主開發。如《夢迴南朝》《戀世界》等。但由於體量較小,都沒有形成大的水花。

直到2017年12月,《戀與製作人》的出現,才真正標誌著成熟的乙女遊戲在我國落地。《戀與製作人》一經發行,便迅速佔領了女性玩家市場,更一度超越《王者榮耀》登上了AppStore免費遊戲榜第二的位置。

《戀與製作人》的火熱,讓更多遊戲廠商看到了乙女遊戲的潛力。從2020年開始,隨著米哈遊、騰訊、網易等大廠的入局,乙女遊戲的市場格局在逐漸重構。這一年,也被稱之為國產乙女遊戲的“戰國元年”。

乙女遊戲之所以在2020年扎堆出現,原因不難猜測,遊戲廠商們大致是從2017年底《戀與製作人》火熱之後開始決定入局,透過大約兩年的研發和測試周期,於是在2020年迎來一波新的高潮。

根據毒眸的不完全統計,2020年上線的乙女遊戲超過7部,包括米哈遊推出的《未定事件簿》,網易推出的《時空中的繪旅人》,朝夕光年推出的《靈貓傳》等等。

其中,網易推出的《遇見逆水寒》屬於跑得比較快的“特例”,因為是《逆水寒》端遊的衍生品,該遊戲在2019年6月就先行上線。值得一提的是,《遇見逆水寒》同時集合了乙女向遊戲和Galgame兩種玩法,玩家可以自選初始性別。不過根據活動投票資料,男女玩家的比例是1:2。6,且根據官方宣傳形勢來看,整體還是向乙女向傾斜。

雖然數量開始增加,但從遊戲廠商對旗下乙女遊戲的重視程度來看,這似乎還不是一個值得投入過多的賽道。《遇見逆水寒》就發生過男主角改名事件,去年年初,由於和溫瑞安原作《逆水寒》的版權合同到期未續,男主“方應看”改名為“方承意”,導致眾多玩家棄坑。《未定事件簿》推出超過一年,劇情只更新到第七章。

另外,前述《光與夜之戀》的種種問題,在這些遊戲當中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現。比如劇情撞車、人設重複、玩法單一等等。

相比於已經蓬勃發展幾十年的日乙市場,國產乙女遊戲似乎還沒有“開啟格局”。有《戀與製作人》珠玉在前,後來者們似乎更傾向於選擇被市場驗證過的、較為安全的模式。但安全往往也意味著平庸。

入局者眾,破局者寡

靠騰訊“鈔能力”頂起來的《光與夜之戀》顯示出乙女遊戲的同質化困境,那麼,遊戲廠商們一定會問,這個賽道還有得玩嗎?

實際上,乙女遊戲只是女性向遊戲下的一大分支,偏重於戀愛情節。

據中信證券女性向遊戲研究報告顯示,女性向遊戲有七大細分品類,除了乙女戀愛之外還有擬真養寵、女尊成長、休閒換裝RPG等等型別。

報告指出,2021年預計中國女性向手遊市場規模為712億人民幣,相較於《戀與製作人》誕生的2017年,增長了126%。使用者規模預計將達到3。4億人,相較於2017年增長了56%。女性向遊戲的火熱程度可見一斑。

市場火熱的背後,是《戀與製作人》攪動的一池春水。據該報告統計,自2017年12月《戀與製作人》上線後,2018-2019年佈局女性向遊戲的廠商增長到80家,推出戀愛類新遊38款。

但井噴卻並沒能帶來精品爆款,2018-2019年女性向市場規模不斷收縮,直至2019年Q3《閃耀暖暖》和《食物語》上線,女性向遊戲市場規模才重新回升。

難出精品的原因有二。首先,女性向遊戲本身的特質決定了其難尋差異,同質化較為嚴重。一名關注女性向遊戲的分析師告訴毒眸,女性玩家對女性向遊戲的玩法訴求不高,更多是社交訴求。

這就導致了女性向遊戲難以和其他品類的遊戲一樣透過更多樣化的玩法來進行創新,而只能在劇情、設定等內容上創新。但從前文中的核心玩家給毒眸的反饋來看,目前大部分乙女遊戲能覆蓋的男生人設已然窮盡,想要在大面上與前人做出極大的差異化並不容易,更多的努力只能集中於深耕細節。

但據有飯研究報道,目前大多數遊戲公司中有技術和資本實力的開發團隊均以男性為主。在這樣的團隊主導下,想要將乙女遊戲中女性玩家敏感、柔軟的地帶照顧周全,實難達成。

其次是頭部廠商的馬太效應嚴重。女性使用者在某項遊戲產品的聚焦使得她們不會將自身的注意力過多地分散到其他遊戲上,與常常嘗試新遊的硬核玩家不同,某一款遊戲就能滿足許多女性向遊戲使用者的需求。

據多家三方資料平臺2020年資料顯示,在新品買量高峰期過後,能在當年排進下載和收入榜前30的,還是以疊紙遊戲的《戀與製作人》、《奇蹟暖暖》和友誼時光的《熹妃Q傳》、《浮生為卿歌》為主。

這兩大廠商也是藉著女性向遊戲風口一同崛起的突出代表,佔據著該賽道的頭部位置。而從IP開發的角度而言,也只有頭部廠商的頭部作品做出了更多的探索。

比如本就誕生於網路小說IP的《熹妃Q傳》,其前作為2015年上線的《熹妃傳》,屬於將同一部網路小說IP孵化成了兩款風格不一的女性向遊戲。而《戀與製作人》最早是原創IP,如今已經改編出動畫作品,影視劇作品也正在籌備當中,線上下場景也推出了沉浸式體驗展和音樂會等形式,進一步開發IP的商業潛力。

但隨著2020年米哈遊、網易、騰訊等大廠的入局,乙女遊戲賽道的格局發生了改變。幾個大廠推出的新作TapTap評分均在7。2分之上,質量上乘。而《戀與製作人》上線已近4年,熱度大不如前。據App Annie資料顯示,《戀與製作人》(後更名為《戀與製作人第二季》)7月13日在App Store的下載排名為437名,暢銷排名為79名。

儘管入局者眾,但單一的乙女遊戲賽道仍不被看好。分析師告訴毒眸(ID:DomoreDumou),乙女遊戲是一個細分品類,哪怕在它的發源地日本也不算是一個大品類,市場前景說不上廣闊。

疊紙遊戲團隊也曾在採訪中表示,“目前男性和女性都在放寬自身對於遊戲的接受程度,早已經不存在哪種性別一定偏好或者不偏好哪類遊戲的現象了。”比如最近火爆的《摩爾莊園》和去年大火的《江南百景圖》,都極受女性玩家喜愛。

在玩法與內容都難有質的突破的情況下,或許向更泛化的遊戲品類進發是更順應使用者使用習慣的選擇。畢竟,從個性到聲音到行動,來回來去都是這幾個相似的男人,連戀愛都需要新鮮感,何況“假想戀愛”。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