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影響了各地習俗,山川江河構成不同特徵,對美好的期待一致

節日習俗是一種文化,更是一個民族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石,是客觀物質的能動反應。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中秋節的習俗也隨之不斷的完善和發展。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節日風俗。“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一個地區節日民俗文化的產生,與這一地域的自然環境密不可分。

我國地域遼闊、山川巍峨,地理環境的差異,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使得生活在不同型別自然環境中的人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文中就介紹幾處:

中秋節影響了各地習俗,山川江河構成不同特徵,對美好的期待一致

在上世紀初,每逢中秋之夜,蘇州人有齋月、步月的習俗,他們把月餅做成圓形如月,贈送親友,到了中秋之夜,用線香做成鬥狀,放置在庭院之中,並擺放上瓜果,之後點燃斗香。

庭院中香菸繚繞,家中的婦女不論老少,都要像月亮祭拜,此儀式稱為“齋月”,每年中秋節都是如此,即使陰雲密佈,沒有月亮,也不例外。

在舉行齋月的禮儀之後,也會舉行步月的活動,也就是趁著月色到街上去商鋪遊玩,這倒是義正言辭地逛街。中秋時節,秋高氣爽天變天,明月高懸照亮夜空,臨街的商鋪也是張燈結綵,歡度佳節。

中秋節影響了各地習俗,山川江河構成不同特徵,對美好的期待一致

女性身著盛裝,三五成群地在大街上游玩,商鋪家家都裝飾一新,並且用一些表演之類的吸引過往的遊人。

有一些婦女還回去寺院、尼庵等場所遊玩祈福,直到雞叫三遍,遊行依然不減,因此也叫“走月亮”,有詩言道:

木樨球壓鬢間香,兩兩三三姐妹行。

行冷不嫌羅袖薄,路遙翻恨繡裙長。

在蘇州的民俗博物館裡,還有“走月亮”習俗的大型雕塑,生動形象地刻畫了吳地走月亮的動人畫面。

中秋節影響了各地習俗,山川江河構成不同特徵,對美好的期待一致

中秋節的食品是月餅,最有名氣的是廣式月餅。20世紀初,每到八月初,廣州各個餅店門前都會掛一塊木牌,上寫著“中秋月餅”四個大字,最吸引人的還是店鋪裡陳設的月餅——

有方的有圓的,有橢圓形多邊形的,有如盤大碗大的。月餅不僅樣式多樣,而且名稱也多,其中不乏詩情畫意的描述,諸如“東坡騰皓月”、“珠江同賞月”等,不勝列舉。

月餅的餡也是名目繁多,有甜肉、鹹肉、豆沙、雞蛋、火腿、燒雞、燒鴨等各種食材,令人目不暇接。

中秋節影響了各地習俗,山川江河構成不同特徵,對美好的期待一致

中秋節前夕,當地人爭先恐後的購置月餅贈送親友,稱之為“送節”,當然,這一種習慣不是廣州特有,只是沒有這個明目而已。

各戶各家將月餅、柚子及各色的瓜果放置到几案之上,並點燃香燭,每到這一天夜幕降臨,月亮東昇,千家萬戶都會放置月餅、芋頭、花生等物品祭拜。

等到月兒照亮夜空之時,全家人便在清澈的月光之下促膝長談;婦女則是嚮明月三叩六拜,還會放鞭炮慶賀,一家人其樂融融,這是月亮給他們的機會。

中秋節影響了各地習俗,山川江河構成不同特徵,對美好的期待一致

一些富甲人家還會舉辦家宴,這類似於之前的堂會,也會請一些樂曲團體助興,邊吃邊聽邊賞月,直到深夜月落,才各自散去,稱為“賞月”,也會有人在次日夜裡,邀請親朋好友一起歡聚,稱之為“追月”。

一些有閒情逸致的人,則是“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租船在江河上賞月、納涼,成為節日的一件快樂之事。

中秋節,廣州人在賞月之前,會用竹條紮成竹籠,用顏料塗成各種顏色,像是過春節、元宵節一般。中秋夜會把蠟燭放到裡面,掛到房簷之上,兒童也會提著燈籠沿街遊玩,直到深夜才會消散。

中秋節影響了各地習俗,山川江河構成不同特徵,對美好的期待一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