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奈良》:夾縫之中藏真情,內斂無聲愈哀傷

《又見奈良》:夾縫之中藏真情,內斂無聲愈哀傷

戰爭是人類的傷痛,有很多文藝作品聚焦這一主題——有的直接呈現戰爭造成的生靈塗炭和深重苦難,有的則以戰後的餘震詮釋刻骨的傷痛。電影《又見奈良》顯然屬於後者。76歲的中國老奶奶陳慧明孤身前往日本,尋找失聯的

養女

陳麗華。在遺孤二代小澤和退休警察一雄的幫助下,老奶奶逐漸還原了陳麗華回到日本後的生活,三個沒有親緣關係、文化背景各異、都生長在中日文化夾縫中的人,也因此緊緊地連結在了一起。

身份確證:被遺忘的名字

沒有人記得陳麗華的姓名。這個不在場的主角,也是個被遺忘的名字。在回到奈良的最初幾年,她頻繁地給

養母

寫信,貼心又孝順;幾年之後卻突然杳無音訊。

耄耋之年的陳奶奶漂洋過海而來,順著信封上不斷變化的地址,試圖找尋失聯的養女,卻只找到了陳麗華的前老闆、前房東、朋友……信件、照片,勾勒出養女苦澀的後半生,但沒有人記得她的日文名字。老闆記得自己誤會她偷東西並趕走她的難堪往事,但她叫“木村還是中村什麼”,“真心不記得了”。

奈良之於陳麗華,本是血緣意義上的故鄉,當年,她的親生父母就是從奈良去往東北;而多年之後,她本人返回奈良,尋親未果、四處飄零,故鄉卻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他鄉。名字,不僅是重要的身份符號,更是核心的認同標誌。直到影片後半段,終於揭曉了陳麗華的日文名字。因血緣鑑定失敗,陳麗華無名飄零多年,最終在一位好心律師的幫助下確認了國籍身份。於是她沿用了這位律師的姓氏,名字“明子”的“明”,則取自中國養母陳慧明的“明”。

“她用了您的名字。”影片在後半段重要的故事節點上揭示了姓名,有很強的情緒投射力:在生命艱難時刻走投無路的人,用名字來紀念對自己有恩義的中國養母,寄託了感恩與延續和平的願景。

《又見奈良》:夾縫之中藏真情,內斂無聲愈哀傷

文化確證:難以名狀的自我

影片不僅勾勒出陳麗華的飄零,更反映了其他戰爭遺孤及後人在日本的處境。他們在自己的國家被同胞、家人歧視和排擠,語言不通,生活在社會底層。退休老警察孤獨地思念著遠嫁的女兒,年邁的歸國者仍在為生存不辭辛苦地工作,小澤男友的父母拒絕婚事僅因小澤是中國人,陳麗華被當做小偷開除也因為被認為是中國人……戰爭已經結束了七十多年,可它帶來的傷害遠沒有消失。

他們自身也是矛盾而痛苦的。電影前半部分,小澤總在試圖割裂自己身上屬於中國的部分:在餐館初見一雄時堅定地稱自己是日本人,在通話者會講中文情況下優先使用日語;但微妙的變化也隨著尋人之旅漸漸發生,電影后半部分,當小澤更深地介入陳麗華的遭遇後,她開始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身份,並和自己和解。

影片將這種複雜深刻的文化身份問題處理得並不沉痛,而是在溫情、幽默中寓以反思。幫助陳奶奶尋人的幾位遺孤一代,雖是日本人,但一開口就是標準的東北話。開叉車的大叔聽見電話裡“摩西摩西”立馬就掛掉,抱怨“反正咱也聽不懂”,一口東北味逗人發笑。其實,這種從小在東北長大的語言文化環境早就塑造了他的身份認同,又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如今生活和工作的阻礙。民族國家、文化身份、語言溝通的矛盾在他們身上拉扯,使得文化認同失去了同一性,由此,他們成為了別人眼中特殊的異類。

《又見奈良》:夾縫之中藏真情,內斂無聲愈哀傷

敘事風格:溫情中蘊藏哀傷

導演鵬飛說,不願再用傷痛的氛圍拍傷痛的故事。全片基本處於輕快、溫情的氛圍,把尋找日本遺孤的故事放入了一個小而美的故事框架裡,在一日三餐的日常維度低空徘徊,形成一部以尋人為動力的單線敘事片。

電影中最輕鬆的段落,是陳奶奶與肉食店店員上演的“動物交響曲”。陳奶奶不懂日語,只能透過模擬動物鳴叫向店員求證,店員也以同樣方式迴應。拋卻了不同語言的隔閡,人們以最原始的方式溝通交流,意趣盎然。

影片處處充滿了精緻的日式美感:蒼山孤樹,點滴村莊,兩三身影,三言兩語——卻絕非奈良的風光宣傳,更覺異國飄零,何其哀哉。陳麗華寫給養母的一封封家書不僅講述了她的艱難處境,更展現了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們那些短暫的相互溫暖,正如那幅水彩畫所代表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影片最後,給了觀眾一個大大的留白。退休老警察電話告知“人已經死了”,但東北同鄉又打來電話說“有個嫁到隔壁縣的,聽描述特別像。”正如電影的英文名“Tracing Her Shadow”,這場意料之外又命中註定的奈良之旅,由始至終只為追尋一個虛無縹緲的影子。

最後一個長鏡頭,三人在空曠的奈良街頭各懷心事地漫步,鄧麗君的《Goodbye My Love》悠悠響起。故事也許永遠也講不完,疑問也許永遠沒有答案,但人生的況味、生活的印記已經深深烙印在熒屏內外每個人的心上——看似一片留白,心中早已感慨萬千。(作者:孫可佳,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編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