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功臣斃敵18人,關鍵時刻喊向我開炮

現在戰爭、軍旅題材的影視劇有很多,大家或多或少都看過些,其中有的作品比較認真,展現得比較好;有的則差一些,很難讓人有代入感。

一等功臣斃敵18人,關鍵時刻喊向我開炮

其實戰爭劇或軍旅劇不好拍,因為軍人不僅僅是看外在形象,演員隨便穿上一身軍裝未必就能很好地演出軍人感。吳京為了能演好軍人的角色,那可是在真正的特種部隊中“體驗生活”,跟戰士們同訓同練的。就衝這個精神和實踐,難怪很多角色吳京能演好,別人就不行呢!

再比如《士兵突擊》,主演們也都在部隊體驗生活,是按照真正的軍人標準去訓練的。導演康洪雷曾這麼說過:

我們這個劇的演員全體都被下到基層連隊體驗生活,這是藝術創作必須要經歷的途徑。當時我們的這批演員是被送到了特種部隊,比普通戰士受到的訓練還要嚴很多。

一等功臣斃敵18人,關鍵時刻喊向我開炮

體驗生活中,給了《士兵突擊》每一個演員——畢竟他們不是兵嘛——在社會上、在影視圈裡完全經歷不到的那種心理體驗、環境體驗和技能體驗。所以當他們出現在我的劇組的時候,每一個人的眼神都有兵的樣子。至少他們穿上軍裝之後像穿軍裝的人,而不會給觀眾一種他們只是脫下西裝穿上軍裝的演員。

我們常說藝術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現在很多影視工作者根本是不體驗生活的,整天高高在上地搞“空中樓閣”、“自我想象”,那肯定很難接地氣兒,就是一般的角色都演不好,更別說演好軍人角色了。

一等功臣斃敵18人,關鍵時刻喊向我開炮

以人民軍隊來說,子弟兵身上有那麼一股精氣神,這種精氣神對內是暖的,是希望。而對敵人來說,則是冷的,是令敵人絕望的殺氣、霸氣。

要讓沒有當過兵的演員完全演出這種氣質,那是比較難的;但是貼近人民子弟兵的生活,深入瞭解人民軍隊的使命和榮譽,誠心去演的話倒也能表現得可以。可你要完全忽視這些,就跟演別的劇一樣玩玩鬧鬧,那自然演出來就不太像了。

當然這些只是個人感受,因為平時寫相關的文章比較多,尤其對比一些影視劇和真實部隊、真實戰史上的一些情況,所以感受會比較多。

一等功臣斃敵18人,關鍵時刻喊向我開炮

之前在寫我軍王牌部隊時,曾用了一張1980年代兩山輪戰期間的照片,很多人都覺得照片上的戰士眼神犀利,有殺氣,但卻不知道照片中的戰士是誰,照片背後又有什麼故事,本篇文章我們就來聊聊這張照片背後的那些事。

首先說,照片中的主人公名叫楊啟良,是陸軍第1軍第1師第2團第3連第7班的班長,這張照片拍攝於一場血戰之後,儘管是戰後拍攝,但從楊啟良的眼神中我們依然能夠感受到那種有我無敵的殺氣,可想在血戰中的楊啟良又會是怎樣的一副神情。

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大家都知道,其實在反擊戰結束後邊境線上的戰事並未停息。1984年,昆明軍區陸軍第14軍、第11軍發起了老山、者陰山拔點作戰,隨後越軍集結重兵進行反撲,反撲失敗後又繼續集結兵力纏鬥。

一等功臣斃敵18人,關鍵時刻喊向我開炮

為了讓前線部隊保持較好狀態,也為了鍛鍊其他部隊,我軍隨後開啟了“輪戰”,首先以第1軍率本軍第1師、第12軍36師、軍直屬分隊、炮兵第9師等部共計26624人開赴老山前線,接替友軍的防守任務。

老山前線地形複雜,越軍在兩次大規模反撲失敗後開始轉變戰術,一方面繼續集結兵力、囤積物資,另一方面,以“塹壕延伸”戰術大搞土工作業,向我陣地前沿延伸,以期再次發動反撲。

1984年12月,越軍趁我第1軍剛剛接防陣地之際,發動了加強團級規模的進攻。第1軍雖然剛接防陣地,但表現出了極強的戰鬥力,將越軍攻擊全部打退,陣地無一失守。

1985年1月,越軍以6個步兵營、1個特工營在炮火支援下再次向我陣地發起攻擊,血戰4晝夜後,越軍不僅未能在第1軍陣地前前進一步,自己反倒還丟了一些陣地。

一等功臣斃敵18人,關鍵時刻喊向我開炮

1985年2月,第1軍主動出擊,實施“851行動計劃”,以6個加強連兵力出擊,拿下了越軍18個據點。

之後為進一步改善老山防禦態勢,第1軍決定佔領越軍的156、168、166、138、小尖山以及南嘎陣地,同時對167號陣地進行出擊拔點,作戰任務代號為“852行動計劃”。

這次出擊作戰直接參戰的步兵連有5個,計第1軍第1師第1團第6連,目標是138陣地和小尖山;第1師第3團第1連,目標是南嘎陣地;第1師第2團第1營的3個連,目標是156、168、166、167陣地。

其中第2團1營當面越軍為313師14團第7營,陣地前沿和縫隙設有雷場,地表陣地有大量塹壕、交通壕、掩蔽部,另外在石洞、石縫中也有大量屯兵點和火力點,陣地構成十分複雜,陣地之後則有炮兵配合作戰。

楊啟良是第1師第2團3連7班班長,在“852行動計劃”中,3連的任務是佔領越軍166號陣地,並向167號陣地出擊。

一等功臣斃敵18人,關鍵時刻喊向我開炮

在老山輪戰期間,我軍炮兵優勢很大,通常的出擊拔點模式是先火力準備,再步兵出擊。不過由於老山地形複雜,尤其越軍地下工事較多,炮擊並不能完全摧毀其工事。因此在“852行動計劃”中,第1軍決定周密偵察之後,步兵趁夜暗潛伏到敵陣前,拂曉時發動突然攻擊,炮兵按需投入戰鬥,另外組織無後坐力炮和高射機槍組成火力支援隊,封鎖炮火射擊死角,支援步兵連進攻。

越軍當時的訓練和戰備水平是比較高的,突然遇襲後,炮兵立即做出反應,步兵則進入戰位對我攻擊分隊猛烈射擊。我炮兵則對開火的越軍炮火進行壓制,火力支援隊則直接支援各步兵連出擊,除有部分傷亡外,總體進攻順利。

楊啟良所在的3連向166號陣地出擊過程中初期非常順利,但不久後即遭到越軍火力急襲,尤其是越軍發現3連意圖後,不顧我軍猛烈炮火壓制瘋狂向3連射擊,導致我出現部分傷亡。但越軍在我炮火打擊和步兵衝擊中堅守陣地的決心動搖,166號陣地45名守軍意圖逃跑,結果遭我60炮覆蓋,全部被炸死。

一等功臣斃敵18人,關鍵時刻喊向我開炮

166號地表陣地佔領後,即轉入打洞搜剿作戰,同時抓緊時間構築防禦工事,準備應對越軍反擊。

越軍當時對失去陣地的反應就是“有失必反”,一下子丟了這麼多核心陣地更是必然要反擊。從上午到晚上,越軍的炮擊和反擊始終在進行,但均沒有得手,陣地仍牢牢掌握在我軍手中。

第二天晚上,越軍313師14團1個營在副團長率領下,再次向156、166、168號陣地撲來,其中2個連猛攻166號高地。

越軍步兵攻擊的頑強度是非常高的,加之夜色的掩護,因此戰鬥進行得非常殘酷,其每一次進攻被打退後,立即就組織下一次進攻。

一等功臣斃敵18人,關鍵時刻喊向我開炮

楊啟良所在的166號高地西側無名高地是越軍進攻的重點,在其猛攻之下,1號哨位上的戰士先後重傷,僅剩下楊啟良還能戰鬥。連指揮所透過報話機指示,越軍炮火攔阻,預備隊一時上不去,一定要堅守住陣地。

面對蜂擁而來的越軍,楊啟良不顧飢餓和疲勞,也不顧已經受傷的左腿,以步槍和手榴彈拼死堅守陣地。然而畢竟一個人的力量難以阻止大量越軍,楊啟良向後方指揮所呼叫:敵人太多,向我開炮!快向我開炮!

在我後方炮群的打擊下,陣地周圍打成了一道火牆,越軍步兵死傷狼藉,只能不支而退。

在當天的戰鬥中,楊啟良帶傷堅守陣地4個多小時,打退了越軍4次進攻,隻身斃敵18人,因“向我開炮”的事蹟而被稱為“老山王成”,戰後榮立一等功。

上面那張照片是戰鬥結束後拍攝的,楊啟良一身殺氣,威風依然不減。

一等功臣斃敵18人,關鍵時刻喊向我開炮

在“852行動計劃”中,第1軍拿下越軍6處陣地,並挫敗了其反撲,殲敵上千人。第1軍在戰鬥中也傷亡了170餘人,其中犧牲31人。犧牲人員中,166號陣地犧牲13人、168號陣地犧牲6人、小尖山犧牲8人、156陣地犧牲2人、116陣地犧牲2人。

可以說當時的戰鬥是非常殘酷的,像楊啟良這樣的英雄在前線有很多。

輪戰任務完成後,楊啟良所在的2團3連被授予“堅守英雄連”榮譽稱號,而在“852行動計劃”拿下小尖山的硬骨頭六連又被授予“英雄硬六連”榮譽稱號。

這樣的榮譽稱號都是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一定要謹記先輩們的付出。同時對影視工作者而言,如果有機會在熒屏上出演軍人角色,也希望能去看看這些榮譽,看看先輩們的事蹟,好好體會下,一定要認真演,塑造出好的角色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