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從一粒稻米的故事談起

從一粒稻米“碳”尋糧油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ESG熱度升級,尤其是“雙碳

目標的提出,更加劇了市場對“綠色”“可持續”等關鍵詞的關注力度。各行業龍頭企業都在迅速響應,將ESG納入到自身的發展戰略中。

3月23日,益海嘉裡金龍魚釋出了第一份年度可持續發展(暨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報告。作為糧油食品行業領先企業,益海嘉裡積極推進企業構建ESG治理架構。而從這份報告中,我們既可以看到其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解讀,也可以找到與千萬家庭生活的緊密聯絡。

從“吃幹榨淨”到全鏈減少碳足跡

營養豐富的稻米是人們賴以生存的主要食糧,也是益海嘉裡金龍魚開展重要業務板塊的原料之一。隨著加快發展農業迴圈經濟提上日程,小到一粒稻米也應發揮最大的效用。

益海嘉裡金龍魚用多年的時間,專注地研究了這個問題

“如何將一粒稻米吃幹榨淨”

。而在其打造的“水稻迴圈經濟模式”中,一粒稻米的“故事”比我們想象的要精彩。

早在2006年,益海嘉裡便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建立了首個“水稻迴圈經濟模式”實驗基地,對“精深加工、變廢為寶”的創新路徑,展開了一步步探索。

在這裡,一粒稻米除了化身品牌大米外,其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米糠也搖身變成了高營養價值的稻米油。而榨油後形成的米糠粕因富含卵磷脂、谷維素等多重營養物質,還是多種食品、保健品的原輔料。

不僅如此,稻米分離出來的稻殼則作為燃料走進了發電車間,用於生物質能發電,在減少廢棄物、碳排放的同時,也幫助解決了一部分用電供能問題。益海嘉裡金龍魚《2021年可持續發展報告》顯示,

截止到2021年末,益海嘉裡金龍魚共消耗稻殼約351,296噸,這意味著,僅透過對稻殼的高效利用,已減少溫室氣體排放412,266噸CO2e。

然而,稻殼燃盡成灰並不是這粒稻米的終點,因為從裡面還可提煉出高分散型白炭黑和天然助濾劑活性炭等高附加值產品。

可見,益海嘉裡金龍魚致力於讓一粒稻米的“一生”變得豐富,但也在最大限度地減少整個過程中的“碳足跡”。

而基於對“一粒稻米吃幹榨淨” 模式的不斷打磨,益海(佳木斯)糧油工業有限公司已在最初的這塊“實驗田”上,構建起一個體系完整的產業叢集,

集“訂單種植 — 精深加工 —產品品牌化 — 副產品綜合利用 — 高科技產品研發”於一體。

2021年,益海(佳木斯)糧油工業有限公司順利透過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標準委和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覆的迴圈經濟標準化試點單位。這意味著,其創造性研發出的“水稻迴圈經濟”模式得到了國家認可,並被收納進國家標準化試點建設案例彙編。

不僅如此,益海嘉裡金龍魚還研發出“大豆精深加工”等新型產業模式,將

“綠色生產和綠色運營”推廣至全產業鏈。

除了在“精深加工”階段節能減排外,上游溯源至稻米、油料作物等原材料種植,下游追溯至產品的倉儲物流,皆有著綠色低碳的影子。

在種植端,益海嘉裡金龍魚即對中小農戶及種植商,開展了合理或不使用化肥等技術標準及規程的宣導與培訓。在產品包裝方面,減塑、減量、可回收的環保理念被一以貫之。2021年,

益海嘉裡金龍魚透過包裝減量和減塑再生行動,已減少包裝材料2,795噸,實現6,733噸塑膠迴圈再生。

在連線上下游的倉儲物流環節,益海嘉裡金龍魚則透過打造整合化、多業態產業園,透過 “智慧+綠色”管理,縮短供應鏈,減少非必要的貨物空間移動,並推動運輸路線、運輸工具等最佳化,實現全鏈條碳排放的降低。

更值得一提的是,

綠色可持續理念對益海嘉裡金龍魚來說,並不僅侷限於自身的業務領域。

自2012 年開始,益海嘉裡金龍魚每年都會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開展公益植樹造林活動。經過十個年頭的“綠色改造”,蔚縣翠屏山腳下曾經的荒石灘如今已蔚然成林,3000畝油松和丁香樹苗成活率達到了95%。據

益海嘉裡金龍魚《2021年可持續發展報告》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末,益海嘉裡金龍魚已種植樹木近60000 棵,相當於約1380 噸CO2e的消除量。

在全球氣候變化加劇的當下,應對氣候危機,減少碳排放已刻不容緩。對於依賴農產品等原材料種植和生產的糧油企業而言,綠色可持續更有著多重意義。

過去一年,益海嘉裡金龍魚在綠色生產和綠色運營、環保以及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整體環保投入達9。6億元,其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解讀,也將以糧油行業領先企業的身份,影響和代表著整個行業的態度和水平。

滿足多元化營養需求 打造世界安全餐桌

作為與人們生活緊密相關的糧油企業,益海嘉裡金龍魚深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與消費者建立可持續的情感連線。這也是為什麼益海嘉裡金龍魚一直都表現得較為“敏銳”,甚至能夠先於消費者所想,將產品研發前置。

正如1991年,益海嘉裡推出“金龍魚”小包裝食用油,推動國民從散裝油向小包裝油的消費模式轉變,“小包裝”的理念延續至今。

不得不提的還有那句熟悉的“1:1:1”,即便到現在,也依舊是很多消費者心中印象最深刻的廣告語之一。2002年,

益海嘉裡

金龍魚推出第二代調和油,以一句“1:1:1”將食用油市場的競爭引向了“健康”這一方向,也讓其所倡導的“膳食脂肪酸均衡”理念深入人心。

如今,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落地實施,人們對營養健康愈加重視,這些都促使益海嘉裡金龍魚在產品研發上不斷創新突破,以提升國民的消費體驗,為國民打造世界安全餐桌。

圍繞國民廣為關注的“三高”話題,益海嘉裡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對減鈉、減糖、減脂的“三減”產品的研發。比如,在品牌主要的油、雜糧、小麥粉產品均不新增糖、鈉的基礎上,持續推進產品更大程度的減糖、減鈉。目前,其研發的Morning cup高蛋白豆漿粉,較普通餐飲甜味豆漿粉減糖20%,低鈉掛麵(雜糧多系列)較原有傳統掛麵,減少80%鈉含量。

在食用油產品研發上,益海嘉裡金龍魚則推出了零反式脂肪高營養保留的單品油及調和油系列產品。以“雙一萬”稻米油為代表,其谷維素、植物甾醇含量均超過10,000PPM,不僅油脂更健康,營養也在加工工藝的改進中得到了強化。而該產品也榮獲了“國際稻米油品質大獎”等多項國際大獎。

不難看出,益海嘉裡金龍魚對消費者需求的洞察,和每一次的快速響應,得益於其對產品品質的高要求和背後的研發優勢。經過數十載的技術沉澱,益海嘉裡金龍魚還創新性研發出了“食用油綠色精準適度加工工藝”“六步鮮米精控技術”等前沿技術,以為國民帶來更安全的產品,更營養、多元的選擇。

益海嘉裡金龍魚《2021年可持續發展報告》裡提到,

2021年,益海嘉裡金龍魚研發投入2。6億元,共有專利621項,研發中心先後連續三次獲得“中國糧油科技創新型企業”榮譽;不僅如此,益海嘉裡金龍魚還憑藉“世界品質,健康中國”的“四全一新”管理模式榮獲第四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成為中國質量獎入圍名單中唯一一家糧油企業。

不過,對環境和產品的關注,僅是益海嘉裡金龍魚《2021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中的一部分。

在益海嘉裡金龍魚本次披露的報告中,制定並公開了包括環境政策、產品責任政策等在內的10項政策,涉及到商業道德、原材料採購、供應商行為等方方面面,不僅是對自身的約束,也在鼓勵產業鏈上的相關方共同監督,以實現共同的可持續發展。

正如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事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郭孔豐所說,“這份報告的目的,不僅是與公眾分享益海嘉裡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所做的努力,也是讓公司員工瞭解環境責任、社會責任和良好的公司治理是經營活動中必須恪守的準則。

我們還希望透過這份報告推動供應商、客戶和所有利益相關方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共同努力,以實現長久的合作共贏。”

當前,上市公司ESG資訊披露已漸成趨勢,且成為市場關注重點。但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對ESG資訊披露的態度,不應僅僅因為是“大勢”,不得不為,而應該結合長遠發展,主動為之。

對於一家糧油企業來說,無論是從響應國家“雙碳”目標,服務《“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政策的角度出發,還是從立足行業發展趨勢,積極適應消費新趨勢的角度而言,其所考慮的發展問題已變得愈加“複雜”。而對ESG理念的探索和對治理體系的構建,將有助於企業將可持續發展量化為具體指標,以找到轉型升級的突破口。

益海嘉裡金龍魚作為糧油食品行業領先企業,其釋出的《2021年可持續發展報告》,除了展現在可持續實踐方面的積極成果,更意在探討其對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思考和解決路徑。而其對自身ESG發展的披露,或許可為正對ESG處於觀望態度的企業,帶來借鑑和思考。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可持續發展從一粒稻米的故事談起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