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象山“浙江海運第一村”潮起潮落,探共同富裕秘籍!

浙江省第一家村級海運企業、第一家村級油輪公司、第一家村級投入營運的集裝箱船舶公司……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定塘鎮寧波站村擁有諸多“第一”,而這些第一也坐實了其“浙江海運第一村”“華東航運大村”的名頭。

2021年,寧波站村海運總收入15。5億元。這一組資料展現了其在共同富裕發展路上的“硬核實力”。

小村莊,也有大能量,在共富的道路上,透過資源整合和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產業鏈被拉長,特色經濟被啟用,不斷探路共同富裕新方向。

2月4日,春節期間,記者走進寧波站村,映入眼簾的首先是村口“浙江海運第一村”的氣派村標,三層別墅沿著馬路而建,家家戶戶在大門口掛上了火紅的燈籠。而在一旁的農民會所中,村民們在健身房、圖書館等區域各自悠哉享受閒暇時光。

很難想象眼前精緻的村莊曾是一個經濟薄弱的小漁村。

“我們曾經是一個小漁村。”1946年出生的王恆良連續24年擔任了該村黨支部書記,他告訴記者,彼時,作為經濟薄弱村,寧波站村村集體經濟收入沒有一分錢。

如何將這樣一個經濟薄弱村發展起來,讓小村莊走向富裕之路?

“依山靠山,依海靠海。”王恆良解釋說,象山三面環山一面臨海,自古以大海為生,“在多部門的支援下,我們確定了以發展海洋運輸業為主的鄉村振興發展方向。”

1992年,寧波站村辦起了當時中國惟一一家村級海運服務站——象山大塘運輸服務站。到了1994年,在港航部門支援下,經批准,寧波站村成立了該縣首家村級民辦船運公司——象山榮寧船務公司。當年,寧波站村運輸船噸位迅速攀升至4500噸。

此後的時間裡,從灘塗到糧倉、從趕海到航海、從落後到富裕,寧波站村藉助改革東風,把握髮展契機,將共同富裕的海運夢照進了現實。

雖是濱海小村,但從該村走出了多家“先富起來”的海運業龍頭企業。

象山興寧航運有限公司董事長鬍餘富就是其中“先富”起來的一批人。

胡餘富直言,藉助該村抱團發展的理念,從“拼船”起家的他如今已擁有14艘船,“其中1艘為集裝箱船,其餘均為散貨船,現在專注做散貨船業務。”

誠然,在擺脫經濟薄弱村標籤後,如何真正實現從“各自富裕”向“共同富裕”這一更高形態發展的轉變?發揮致富帶頭人的作用不可或缺。

“現在有300多位員工,村裡人佔了很大一部分,有一些是普通船員,也有一些是高階船員。”在實現“富裕”目標後,胡餘富為村裡人提供了學習平臺和就業崗位,“希望村裡的發展可以越來越好。”

而在這個春節,散落在各地的寧波站村海運人如同候鳥歸巢,紛紛回到了寧波站村。

“趁著春節大家都在,我們開個茶話會,建言獻策,一起推動行業發展。”同為深耕海運業的寧波站村人,鮑先明坦言,如今的運輸業發展很快,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更好融入時代發展。

而王恆良的家則成為他們最愛聚的地方。

農村建設優秀幹部、象山縣第二批農村惠民好書記……在王恆良的家中,記者看到了一櫃子的榮譽證書,這些證書也記錄了寧波站村的蝶變。

“我們的海運業務也走向了多樣化,開闢了國際、國內、臺灣直航等航線,村集體經濟收入超百萬元,全村80%的家庭在投資海運中受益。”王恆良表示,隨著海運業的發展,村裡建起了裝置先進的村級養老院、2000平方米的公園等硬體設施,並提供多樣化的服務,“讓每個人共享發展機遇。”

如今,對寧波站村的海運企業而言,在沉浮之間,攻守之際,依靠傳統運輸模式已經悄然過去,他們開始自覺學習運輸業務、安全生產等知識,不斷融入時代發展,加碼科技力量,以精益求精的海運人精神,續寫著“小村莊大能量”的發展傳奇。

【來源:象山縣農業農村局】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