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企直呼超預期 下游企業直呼用不起 煤價還能“燒”多久?

煤企直呼超預期 下游企業直呼用不起 煤價還能“燒”多久?

需求提振下,煤炭市場再度上演瘋漲行情。

今日,煤炭期貨“三兄弟”焦煤、動力煤、焦炭期貨齊創新高。其中,焦煤、焦炭漲逾7%,動力煤漲超6%。

煤企直呼超預期 下游企業直呼用不起 煤價還能“燒”多久?

與此相應,今日煤炭板塊大漲。截至今日收盤,

雲煤能源

山西焦化

平煤股份

山西焦煤

等漲停,

山煤國際

開灤股份

等跟漲。

煤企直呼超預期 下游企業直呼用不起 煤價還能“燒”多久?

需求超預期

“煤超瘋”行情再現

據上證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焦煤、焦炭價格頻重新整理高。其中,焦炭

主力

價格在今年8月突破3000元關口後,於今日盤中創下3657。5元/噸的新高,已較年內低點上漲了70%。焦煤主力價格年內漲幅已高達78%。

截至今日收盤,焦炭主力合約為3655。5元/噸,收漲7。28%;焦煤主力合約收報2907。5元/噸,收漲7。37%;動力煤主力合約收報985。6元/噸,收漲6。23%。

此外,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近日釋出《2021年上半年煤炭經濟執行情況通報》顯示,上半年煤炭價格一直在高位執行。

6月末,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交易價格819元/噸,同比上漲274元/噸;CCTD山西焦肥精煤綜合價2125元/噸,同比上漲890元/噸。

什麼原因導致煤價一漲再漲?

中國煤炭資源網分析表示,從供應端看,受安全、環保及雙控等因素影響,國內各主產地產量整體依舊偏低,且近期主產地煤礦開啟大排查整治活動,煤炭市場供應或進一步收緊。需求端看,下游焦鋼企業對原料煤採購積極性不減,部分供應緊張的煤種,焦企補庫仍顯困難。

談到今年的煤炭市場行情,山西某煤炭上市企業負責人也直呼:“需求超預期。”該負責人介紹,雖然距離採暖季還有些時日,但在今年煤炭供需緊平衡、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下,公司在遵循控產政策基礎上積極生產,加快煤炭產能釋放。

記者注意到,在煤價的帶動下,上半年相關煤企

業績

明顯改善。資料顯示,煤炭行業35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共實現

淨利潤

687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62%。

“用煤大戶”受衝擊

相比於煤炭生產企業的“一片紅火”,下游“用煤大戶”卻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衝擊。

湖北能源

近期在投資平臺坦言:“煤炭價格價格上漲對公司負面影響較大。”其在半年報中表示,公司火電企業發電量較去年同期增幅明顯,但燃料成本上漲使得火電企業增收不增利,毛

利率

大幅降低,在

營業收入

增長的情況下利潤同比明顯下降。

煤企直呼超預期 下游企業直呼用不起 煤價還能“燒”多久?

據悉,成本壓力下,不少燃煤發電企業開始呼籲要求上調電價。中部地區某發電企業負責人介紹,今年高煤價對公司業績損害較大,公司曾跟向主管部門溝透過提基準電價的訴求,主管部門也回覆要做進一步研究。

華能國際

證券部工作人員也表示,目前各地用電緊張、煤炭成本高,電價直接影響公司收入。

中國電力

企業聯合會資料顯示,上半年煤電企業虧損面明顯擴大,部分發電集團6月煤電企業虧損面超過70%、煤電板塊整體虧損。

此外,

海螺水泥

近日也公開承認煤炭上漲對其企業發展的影響。其表示,受煤炭價格大幅上漲、生產成本同比上升影響,利潤下降。半年報顯示,

海螺水泥

上半年實現營收804。33億元,同比增長8。68%;歸母淨利潤149。51億元,同比下降6。96%。

長青集團

9月2日在互動平臺表示,為應對近期煤炭價格不斷上漲,公司已開始在專案上試點,如透過技改提高專案的裝置效率、降低煤耗等的方式,盡力控制因此而增加的成本。

監管部門已多次出手調控

面對節節攀升的煤炭價格,相關部門已多次出手調控。

8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執行局組織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有關部門和有關中央企業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東北地區今冬明春採暖季煤炭保供工作。會議要求加快落實保供煤礦產能釋放措施,力爭在開栓供暖前將重點電廠存煤提升至合理水平。

8月30日,國家能源局

調研

組還到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調研指導煤炭穩產保供工作,要求保供地區和相關企業落實好能源低碳轉型新戰略,穩住煤炭供應基本盤。

據悉,政策密集調控下,近期內蒙地區多家國企大礦和集團煤礦已經開始陸續降價,動力煤期貨也出現小幅回撥。

對於後市,

興業證券

分析認為,電煤方面,目前夏季用電高峰現象逐漸消退,但終端煤炭庫存仍處在絕對低位。因此,預計煤炭將再遇淡季不淡。隨著10月起,供暖季即將來臨,冬儲補庫需求逐漸開啟,屆時強需求還可能帶來煤價上漲壓力。

  行業聚焦

煤炭“三兄弟”再次齊創新高 動力煤逼近1000元整數關口

煤炭行業2021中報綜述:H1業績同比大增 繼續看多下半年行情

八大券商主題策略:煤炭變“黑金”!價值重估已開始 2條主線成投資重點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