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的外部原因是失業,內部的原因是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深深厭惡

導語:

《狂野生活》導演保羅·達諾是演而優則導的80後美國人,該片作為處女作,獲得了第71屆戛納電影節金攝影機獎提名。電影揭示了20世紀60年代在現代性和後現代性分水嶺的美國偏遠社會的家庭危機。危機的外部原因是失業,而內部的原因是劇中主人公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深深厭惡,以及男性和女性在對待社會機制時的不同生活態度。這是隨著資本主義程序必然會出現的家庭危機。它植根於最原始的男性和女性的精神/思維差異。與另一部美國電影《不留痕跡》描繪了之前很少正面描繪的對一種貌似叢林中的無政府生活方式嚮往的生活一樣。

電影《狂野生活》

表現了移居美國蒙大拿州偏遠小鎮的一家生活危機,透過家庭分裂,表達了這樣一種敘事邏輯:正是正直的丈夫傑裡·布林森被資本主義有錢人欺凌的男子,他才不願意再繼續為這樣的人打工,等於也拒絕了再在由這群人發明的所謂文明社會的生活,而自願——甘為邊緣人——去與與世隔絕的深山叢林裡工作。斷了生活來源的妻子珍妮特只能在殘酷的金錢社會里學會遊戲規則,用自己三十幾歲尚存的身體魅力去誘惑和征服有錢男人。家已經在丈夫拒絕正常工作(做一名資本主義社會的正常人)的時候停止。但問題是,資本主義社會產生不出一種可以超越世俗生活的烏托邦。在捍衛尊嚴之後,生活要繼續,出走之後的丈夫也終會有一天回來。悲劇的含義在於,一個拒絕文明社會的野性人,在面對社會程式(比如婚姻)之時,其行為卻並不與之行為匹配,而是荒謬地延續了社會的程式(在一個敘事模組裡被他自己反對的符號)。

危機的外部原因是失業,內部的原因是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深深厭惡

人的悲劇性就這樣被刻畫

在電影《狂野生活》中結尾部分非常打動人——只要對現代都市的人情冷暖和家庭分裂有經驗,就會對人們言不由衷和結尾強顏歡笑產生同情。分裂(但尚未離婚的)父母多日分居後重逢,在孩子的帶領下拍了一張家庭集體照。這是一種遲來的集體照,是在結尾處的一次溫情補白,其敘事信碼的意圖是追憶。最令人痛心的是,我們看到有點神經質女主人公珍妮特,但是她依然對家有著某種敬畏感,顯示了對婚姻契約的重視。這是一種文明的姿勢,正是文明的姿態讓我們洞見她實在的痛苦和虛無的(家庭)紐帶之間的混沌地帶。

這部電影可作為成為一種詮釋現代婚姻制度滯後性的現象級的電影

因為期間次要情節的敘事信碼,它揭示了人心是清澈的、文明的、優雅的、混沌的、奢侈的、罪惡的、原始的、現代的、淳樸的和暴力的多元合成物。在這個混雜體之前,所有缺乏發現和創意的社會程式包括婚姻制度成了落後甚至帶有貶義的代名詞。在電影中我們看到,婚姻——它培育的美學如此粗糙、二元對立,與人類在文明之途上的運動背離,而且總是帶來二次傷害。

危機的外部原因是失業,內部的原因是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深深厭惡

家庭本身就是社會的一個細胞

自願結成家庭關係,就意味著進入家庭倫理——這個帶有植物性的二元模式。兩部電影中都有一個核心情節,就是在困難和挑戰面前,家庭停止了發展。其成員——要麼是妻子,要麼是丈夫,都醞釀出了對家庭的背叛,從肉體到精神。兩部電影都有一個核心的轉折點,就是在困難面前去尋找另外的人做愛的背叛時刻。前者是男人主導的,後兩者是女人主導的。

結語:

這兩部電影,在整體敘事韻味的信碼上,還有一個共同點,由於巴黎的失去,或者中心感的失去,人類發明的——象徵性的修辭,終於成為奴役人類的利器。在象徵界,家庭最後變成了一株停止生長的植物,但人心是活的走獸,要麼在沒有名字的荒原上流浪,要麼因為不得不運動(資本主義社會的原罪之一)而生產出了更為可怕的悲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