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資料:超級IDC出海

#FormatImgID_1#

海外征戰,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而是核心能力出海的過程和結果。

近期,隨著在美股上市的國內主要網際網路和科技類公司陸續披露三季報,投資者開始顯露失望情緒——阿里本季度營收扣除合併高鑫零售帶來的增長後為1804。38 億元,遠低於預期。

京東第三季度歸母淨利潤虧損28。07億元,同比下降137。12%,再次由盈轉虧;市場預期拼多多2021第三季度淨利潤為-5。18億元,同比盈轉虧。

但是,一些此前外界關注不多的中概股公司,卻端出了亮眼的三季報,吸引了不少投資人的注意力。

11月24日,秦淮資料(CD。US)披露了未經審計的2021年三季度財務報告。

報告顯示,三季度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4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9%;實現調整後的淨利潤達7800萬元,利潤率達10。6%;調整後的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達3。68億元,同比增長61。57%。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經營性現金流為60。69億元,整體負債率約35。4%,保持行業低位水平。

2021年三季度,秦淮資料已運營IT容量達370MW(兆瓦);在建IT容量218MW。兩者較錢一季度都保持繼續穩定增長的態勢。

總體來看,各方面業績、財務資料均超出市場預期。

秦淮資料:超級IDC出海

圖片來源:公開資料

秦淮資料:超級IDC出海

圖片來源:公開資料

熟悉國際市場的投資者,從秦淮資料的三季報中,注意到了這樣的字眼——今年第三季度,境內方面,秦淮資料集團與新的頭部雲計算客戶達成了27 ITMW(IT容量合計約27兆瓦)的訂單確認。

境外方面,秦淮資料集團在馬來西亞,與錨定客戶將就大於80MWMOU意向,正透過國內集裝箱預製的形式推進該專案。

簡言之,公司在境內外,尤其是海外市場,斬獲頗豐。

01 早佈局、早收穫

2020年4月,國內決策層開始強調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然而,有投資者發現:早在“雙迴圈”還未啟動的時候,秦淮資料就跑在了前面。

公司很早就深度佈局海外市場,尤其深耕新興市場。當國內其他IDC友商公司剛開始考察踩點時,秦淮已完成叢集化佈局,在海外市場已形成初具規模的運營算力及在建算力。

秦淮資料還是唯一在中國境外有節點的中國IDC 廠商:目前在馬來西亞有2個運營中的超大型資料中心和1個在建中超大型資料中心,在印度有1個在建資料中心。

此外,秦淮已進軍泰國,這是國內中立第三方IDC企業首次在泰國實現佈局。

根據最新財報,公司即將完成在曼谷的一樁收購交易。該交易的標的在完成技術升級後,可支援5MW的容量支撐關鍵客戶在東南亞區域的業務發展。

另外,即使是在群狼湧入的馬來西亞,秦淮資料也打出了漂亮的一擊——剛和網際網路行業極具實力的錨定客戶確認了80MW+MOU意向,2022年開始交付。

縱覽全球,中國的中立IDC公司們雖然起步不如美國等發達國家,但依靠中國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基數,在短短的幾年內,包括秦淮資料在內的部分玩家已成為全球IDC市場不可忽略的力量。

但未來除了國內市場,中國的中立IDC公司們向哪裡發展,成了一個重要的命題。

秦淮資料的管理層很早就深入研究並且持續關注亞太新興市場。

秦淮資料:超級IDC出海

圖片來源:國金證券研報

秦淮資料:超級IDC出海

圖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對於他們來說,亞太新興市場是一片充滿機會的土地,不僅是因為發展的持續性和高速,更重要的是東南亞、南亞正處於移動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一波浪潮。

根據 Frost&Sullivan 資料,亞太新興市場的網際網路使用者在 2019 年達到 18 億人,滲透率僅為 53%,接近一半的人口尚未接入網際網路,預計 2024 年網際網路使用者數將增長至 23 億人,滲透率提升至 64。5%。

也正是如此,許多在中國移動網際網路下誕生的模式,有望在東南亞孵化成型。秦淮資料正是想借此東風,開拓新興市場,打造出一個強大的國際化IDC公司。

秦淮資料,靠什麼能在海外獲得超預期的業績?

02 超大型資料中心專注者

成立於2015年的秦淮資料,作為國內年輕的IDC 廠商,基於其在IDC專案建設、運營、綠能方面的優勢,僅用六年時間便成長為國內乃至亞太地區領先的超大型中心(hyperscale)廠商。

秦淮資料專注超大型資料中心,根據其招股說明書,去年 IPO的募集資金70%用於新的超大型資料中心的開發和建設。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基於在能耗、運營等層面突出優勢,以及下游雲計算產業的崛起、網際網路巨頭的業務需求等,超大型資料中心將成為未來資料中心的主流發展方向。

秦淮資料:超級IDC出海

圖片來源:國金證券研報

秦淮資料對於超大型資料中心的專注,體現在從開發、市政、能源到裝置,所有環節均為公司自主專利和產品設計。

這種專注促進了公司業務的提升,畢竟來自海外新興市場的客戶更希望和一家專業的、專注的並且在該領域具有全面實力的IDC公司合作。

根據 Frost&Sullivan 資料,從全球範圍看,亞太新興市場的超大型資料中心市場規模僅次於北美地區:2019 年總負載達到 1120MW,且成長性突出,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地區。

2019-2024 年的年複合增速達到 28。6%,遠超該地區批發和零售型別資料中心增速;預計到 2024 年,超大型資料中心市場規模將超越零售型資料中心,達到 3937MW。

海外客戶對超大型資料中心的需求,以及秦淮資料的細分定位,幫助公司業務從中國延伸至海外的馬來西亞、印度和泰國市場,並逐漸與全球雲廠商建立合作關係。

03 海外複製“秦淮模式”

由於國情的不同,每一個出征海外的中國企業都需要進行一定的探索。其探索的結果,直接決定出海的命運。

在長期的實踐中,秦淮資料發現“專注超大規模資料中心 + 精品客戶戰略 + 前店後廠分佈 + 強化全棧建設與服務優勢突出的三大能力”四位一體的經營模式,既可以滿足國內客戶的需求,也非常適合“走出去”。

例如,秦淮資料在北京-張家口已經將“前店後廠”做得輕車熟路,於是在新加坡-柔佛-賽城進行了複製,確保產銷一體,並獲成功。

秦淮資料:超級IDC出海

圖片來源:公開資料

對希望拓展海外市場的中國IDC廠商來說,一開始就面向眾多的海外中小客戶顯然並不合適,集中力量突破重點大客戶才是王道。這方面,秦淮資料有著先天的優勢。

因為公司現有客戶群就幾乎囊括了全球TOP級網際網路企業,而且多數都是大規模或超大規模訂單。

仔細分析秦淮資料的客戶,可以發現兩個共同點:第一,都是體量驚人的大客戶;第二,要麼是國際客戶,要麼是有國際化經驗的國內客戶。

這也使得秦淮資料的訂單規模、生命週期、後續業務的穩定性明顯佔優,加強了公司業績的確定性和能見度——截至2021年9月30日,秦淮資料在馬來西亞、印度、泰國等國家共有56MW的資料中心總體容量,再加上新的確認合作,業務持續上升。

此外,從開始尋求合作的時候,秦淮資料管理層就在認真挑選能幫助自己海外擴張或者至少能供提供相關寶貴經驗的有持續性的客戶,畢竟有人引路,前進更順。

04 核心能力定盤星

海外征戰,不是敲鑼打鼓,而是核心能力出海的過程和結果。

秦淮資料海外市場優異的經營表現與多年來持續鍛造的三大能力——綠地開發與全棧服務能力、綜合能源能力、裝備智造能力密不可分。

2021年1月,公司圍繞三大核心能力,成立了秦工營造(綠地開發與全棧服務)、秦風綠能(綜合能源)、秦數智造(裝備智造)三個業務子集團。如今,三大能力的實體化落地成為了秦淮資料海外擴張的實力後盾。

綠地開發與全棧服務能力是指從荒地到裝置與建築交付的能力,過程中涉及資料中心的徵地、市政配套、建築建設,拉上水和電,機電裝置安裝,製冷裝置安裝,然後交付給客戶。這是秦淮模式的基礎也是核心獲客能力。

此外,這種重資產的產業落地方式,加上能夠為地方貢獻的產業就業人數和稅收收入,也助推地方經濟轉型,成為地方政府鼓勵發展的產業模式。

依靠秦工營造預裝式資料中心研發生產以及產業鏈整合出口取得的重大突破,使超大規模基礎設施低成本的整體解決方案跨境交付成為可能。

同時,區別於其它對手,秦淮資料全棧式的IDC解決方案可以帶來更強的建設和運維能力。

秦淮資料:超級IDC出海

圖片來源:公開資料

在此基礎上,秦淮資料在綠地開發形成了多方面的優勢。具體來看,開發與交付方面,最快交付週期僅6個月,方便公司回款並提高運轉效率。

體量與成本方面,2021年三季度,秦淮資料在運營中心15個,已運營IT容量達370MW,環比增加9MW,上架容量268MW,利用率較高;在建IT容量218MW;總設計容量279MW。

但公司的總包成本長期維持行業較低,其中一些環節成本甚至是行業最低:因為全棧式建設拉低了CAPEX成本(在營專案每MW建設成本低於300萬美元)和OPEX成本(尤其是重點降低了電力成本在整個運營生命週期中成本的比重)。

高效交付 + 量大本低,鑄就了公司綠地開發與全棧服務能力的優勢,也是獲客核心競爭力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

綜合能源能力是秦淮資料持續推動綠色能源建設並可以實際落地新能源發電、使用專案的能力,包括不斷儲備自身的可再生能源開發資源;謀劃投建光伏電站;提出用資料中心自身的冷源、熱源和儲能去賦能智慧城市。

秦風綠能產業新場景的快速落地,大力支援了關鍵客戶可持續發展和綠色能源的大規模消納。

今年3月,中國宣佈“碳中和”目標,其它大國也陸續進入碳中和時代,國內外不少涉新能源股票應聲走高。

對於熱衷於新能源概念的投資者來說,持續推動綠色能源建設並有實際專案落地的秦淮資料或成為可選項。

近四年來,秦淮資料集團因其在交付的超大規模算力園區內引入綠能,先後獲得“資料中心綠色分級(執行類)”最高等級AAAAA認證等多項綠色權威獎項肯定。

最新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可供開發的可再生能源儲備達400MW,其中公司2個光伏專案已獲得政府備案批覆,共計容量為250MW;150MW本地消納光伏專案在建,2022年實現併網發電。

以上專案全部併網後將形成6億千瓦時的年發電量,直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約56。4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此外,裝備智造能力是秦淮資料最終進行設施建設的能力,即研發、設計、製造涵蓋超大規模資料中心園區的數百項模組化“零部件”或細分產品。

依託秦數智造核心技術自主研發能力,算力基礎設施白盒化取得重大進展。

有投資者分析認為,公司在預製模組、柔性智造、資料中心模組、裝置模組和專業模組等多個大類產品的研、設、造體現出了高度水準;另外,秦淮資料的供應鏈、生產和研發都已經趨於完善。

秦淮資料:超級IDC出海

圖片來源:公開資料

以近期公司馬來西亞專案為例,國內研發,生產部分由國內的集裝箱預製化工廠預製,到馬來西亞裝配,相比部分對手的東南亞戰略要超前落地。

根據三季報,秦淮資料資料中心關鍵裝備出海技術自研率達到90%,關鍵核心專利數第三季度增加12項,總專利數達268項。

未來,隨著泰國、馬來西亞等地專案逐步交付,公司相關能力也將獲得逐步驗證,呈現在投資者面前。

05 估值有優勢

今年,不斷有券商預測,國內 IDC 行業受益於雲計算產業鏈,未來三年仍能保持30%左右複合增速,行業重要玩家自身也可獲得發展。

僅以秦淮資料2020和2021年業績為例,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分別為0。58億元、0。65億元、0。78億元,好於去年同期。這樣的翻身仗,無疑給公司的價值預期增色不少。

秦淮資料:超級IDC出海

圖片來源:公開資料

另外,對比近年海外資料中心的收購案例,國內IDC產業客觀上存在一定的價值低估。

如麥格理21億澳元收購Airtruck,Airtruck初期規模僅60MW,而DigitalBridge收購PCCW7。5億美元的收購案中,馬來西亞的賽城資料中心僅2。23MW。

兩起海外著名投資機構近期收購的IDC公司都是規模小、估值高。

相比之下,秦淮資料不僅在中國市場擁有大量業務,同時其海外業務已經形成第二增長極,對標兩起收購,理應獲得更高估值。

國金證券認為:超大型資料中心需求確定性強,且秦淮資料具備超行業總體的交付進度、超大型資料中心全棧解決方案、綠色能源使用先發優勢,預計未來三年仍能以超行業平均水平速度增長,因此給予30倍(2021E)估值。

中信證券則從財務角度給出類似的判斷,認為公司區別於國內其他對手,利潤率水平較高。

調整後EBITDA marigin(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達到49%或以上,較高的利潤率將從現金獲取、盈利水平等多個方面為秦淮資料提供正向估值支撐,因此給出35倍的EV/EBITDA估值(2021E)。

隨著海外市場的在可見預期內進展,秦淮資料有將近一倍甚至更多的上升空間。惠譽在Q3期間持續維持秦淮資料的BBB-投資級評級,對公司的投資基本面給出了積極的背書和正面的支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