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135只基金遭清盤 優勝劣汰是基金業發展的必然結果

皮海洲:135只基金遭清盤 優勝劣汰是基金業發展的必然結果

皮海洲 | 立方大家談專欄作者

雖然最近數年的股市行情總體上低迷,可謂磕磕碰碰、跌跌撞撞,不過,基金業的發展似乎並未受到太大的影響。基金業的發展總體上是形勢大好,基金規模穩步攀升。截至2022年4月末,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8家,其中,外商投資基金管理公司45家,內資基金管理公司93家;同時,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12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2家。這些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25。52萬億元。

基金規模一再創出新高,展現出了基金業的發展活力。不過,在基金業發展蒸蒸日上的背後,也掩蓋不了基金業發展兩極分化的局面。其中一個明顯的標誌就是優勝劣汰,一隻只基金被淘汰出基金市場。據初步統計,截至6月19日,以基金終止日期為統計口徑,今年共有135只基金清盤,共計1452只基金規模低於5000萬元。這些基金規模低於5000萬元的1452只基金,無疑是在“生死線”上掙扎。

一方面是公募基金的規模在穩步地攀升,基金業的發展顯示出充分的活力,但另一方面卻又有相當一部分基金面臨著清盤的命運,或者是在基金髮展的“生死線”上掙扎。這種局面看起來似乎並不協調,但實際上,卻是基金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甚至是大自然發展的規律,即優勝劣汰,這其實是基金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

目前公募基金的發展早已告別了初級階段。僅公募基金數量就達到了近萬隻。面對如此眾多的投資基金,投資者自然是應接不暇。所以,必然會有投資基金會被邊緣化,會被投資者所淘汰,特別是新基金髮行的步伐始終都沒有停頓下來,這就進一步加劇老基金的邊緣化程序。如此一來,那些缺少品牌效應的,尤其是理財能力較差的基金就會被市場所淘汰。

特別是一些新發行的基金,為了基金能夠設立,在基金髮行時,往往會動員一些機構投資者“友情贊助”,但當新基金開啟贖回後,這些友情贊助的機構就會贖回基金份額。如果這種“友情贊助”的基金份額較大的話,就很有可能在這些機構的贖回情況下導致基金份額大幅縮水,一些新成立的基金,基金規模也會縮減到5000萬以下,從而面臨著生存危機。

當然,遭遇清盤更多的還是老基金,這其實也是一種必然。因為這些老基金都是被新基金髮行給打敗了。這也是基金公司對利益追求的必然結果。因為基金管理費是按基金規模來收取的。因此,為了獲得更多的管理費收入,基金公司都是把新基金的發行放在首位。發行新基金成了基金公司最重要的使命。

也正是基於新基金髮行的需要,在銷售環節,不論是券商銷售點還是銀行銷售點,銷售經理都會動員自己的客戶贖回老基金而申購新基金。畢竟對於銷售網點與銷售經理來說,讓客戶贖回老基金申購新基金,這可以讓銷售網點獲得更多的銷售費用,作為銷售經理也會因此得到更多的個人利益。

從基金公司本身來說,為了確保新基金髮行的成功,基金公司也會把自身的資源向新基金傾斜,比如將一些優秀的基金經理,或者將投資能力強的基金經理安排到新基金這一邊來。如果新基金沒有“叫得響”的基金經理,那麼在發行的過程中就很難得到投資者的青睞,新基金的發行就很難獲得成功。如此一來,老基金首先就成了基金公司的“棄兒”,一些新人就拿老基金來練手,老基金因此成了基金公司培養新基金經理的地方。如此一來,老基金的業績就會大受影響,投資者也會因此而贖回老基金,老基金規模也會因此而逐步萎縮,並最終被清盤。

也正因如此,基金的清盤這是市場優勝劣汰的必然結果,這也是基金業發展的一種必然。當然,從基金的清盤來說,也損害到基金持有人的利益,畢竟清盤的基金通常也是投資虧損的基金。如果基金能夠盈利,投資者又怎麼會贖回呢?

所以,儘管優勝劣汰是基金業發展的必然,但投資者還是希望基金清盤的腳步能夠緩慢一些。尤其是要避免由於制度原因造成的基金加速清盤。比如,基金公司一味追求新基金髮行而造成的老基金加速淘汰,這是人為造成的,也是基金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如果基金管理費的收取不是與基金規模掛鉤而是與基金業績掛鉤,那麼基金公司就不會盲目追求新基金髮行了,這樣老基金被淘汰的腳步就會放緩許多。

責編:楊志瑩 | 稽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