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重磅!"新一輪"答辯終於來了

萬眾矚目

基金

投顧業務又有新進展。據中國基金報記者瞭解,繼前期25家左右機構收到新一輪基金投顧業務答卷之後,不少

基金公司

近期接到正式答辯通知,正在積極準備之中。

據悉,在2019年10月份以來,先後有18家機構拿到基金投顧業務牌照,因看好這一業務的前景,目前估計有80餘家機構都在積極投身於投顧資格申請及準備之中。此次新一輪投顧答辯開啟,這或許意味著,投顧大軍即將“擴容”。

從業內反饋來看,投顧業務是未來公募基金髮展的突破口之一,大中型基金公司都不會放過這個風口,因此積極投身其中。同時,投顧業務模式將銷售機構利益與投資者利益繫結,有利於行業長期健康發展,基金投顧大軍擴容將更這一業務帶來新氣象。

投顧業務答辯開啟

自2019年底公募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正式啟動,先後有18家機構獲得這一資格,這一試點工作經過了一年多實踐已經初具雛形,一大批機構對基金投顧業務躍躍欲試。近日一大批相關機構收到正式參與答辯的通知。

“我們公司近日確實收到了投顧業務答辯的通知,公司上下都非常重視,正在積極準備。”據一家基金公司相關人士表示,該公司投顧業務答辯將在本週進行。

而另一家大中型基金公司相關人士也表示,該公司將在本週下半周進行投顧業務答辯,目前互金部等相關部門都在積極準備。

據業內瞭解,多家基金公司將在本週四及本週五參與投顧業務答辯,部分

券商

將在下週一、週二參與答辯。

據記者瞭解,在今年3月份,大約25家左右機構參與了證監會關於投顧資格的問卷考題,此次問卷中包含了100道題目,題目涵蓋了投顧業務的各個環節。而此次獲得答辯通知的主要是參與過問卷考題機構。而此次拿到問卷的機構主要是基金公司和證券公司。

實際上,基金投顧試點一年多以來,獲得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的18家機構,紛紛積極投資其中,不少機構的業務進展較快。行業對基金投資業務的積極性較大,不僅擁有資格的基金公司在開展業務,尚未取得資格的公司也在積極籌備。據記者瞭解,目前申請投顧業務資格的公司或達到80多家。

“基金投顧業務試點已有一年多時間,還有多家機構希望參與其中,大家對答辯都非常重視,做了很多準備。且之前的答題情況基本已經確定,待正式答辯之後,預計基金投顧業務在不久的將來將迎來擴容。”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分析。

此外,3月中旬,基金業協會曾就《基金投顧業務資料交換技術介面(徵求意見稿)》向投顧試點機構徵求意見,在投顧業務試點要求的基礎上,對投顧業務系統框架、交易模式、規範要求等全維度進行“統一規範”。統一資料介面可以降低各基金投顧機構的系統開發和運維成本,推動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規範、長遠發展,這也利好新加入的“小夥伴”。

“基金投顧業務資料交換技術介面相關指引已經在3月底完成徵求意見,業內反饋了很多意見,但不存在大的分歧,預計很快將出臺正式檔案。”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投顧業務發展前景廣闊

從目前來看,獲得基金投顧資格的機構主要集中於基金公司、商業

銀行

、證券公司、第三方機構。不少人士認為,這些機構格局優勢,基金投顧業務呈現多元化發展,更利好投資者。

盈米基金副總裁、且慢負責人林傑才曾表示,今年大機率會有第二批的機構獲取基金投顧資格,並加入到這個行業,會給這個行業帶來更多的新鮮血液和嘗試;經過過去一年多的試點,根據積累下來的經驗和遇到的問題,從業者會最佳化自己的業務模式,政策方面預計也會不斷最佳化,引導這個行業往更加良性的方向發展。

“基金投顧試點的推進,將開啟我國財富管理的大時代。而今年有更多的金融機構正在申請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由於申請的機構背景各不相同,因此基金投顧服務也將會呈現出更多樣化的形式,這對投資人來說是非常好的。”據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據瞭解,目前易方達投顧和10家國有大行和股份制

銀行

的上線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之中,其中,與建行的合作已經基本完成灰度測試,

招商銀行

方面的系統開發也接近尾聲,預計再過半年左右的時間,這10家

銀行

全面上線後,投資者就會有更多的途徑接觸到易方達投顧提供的基金投顧業務。此外,還有20家左右券商機構主動與易方達投顧聯絡,希望儘快上線投顧業務。

易方達基金

副總裁陳彤此前曾表示,從根本上看基金投顧這個業務的推出,是迴歸公募基金行業的初心,是為廣大投資者謀福利。各方機構本身面對的客戶群體有所側重,不同型別機構都參與到試點中來,有利於更廣泛的客戶群體享受到基金投顧服務。所以不同型別機構具有的資源稟賦不同,在基金投顧業務上各方更多的不是競爭關係,而是一起思考如何利用和結合各方優勢,一起努力協作,最終建立新型買方代理的投顧生態,讓投資者分享到公募基金的成果。

實際上,為了更好地備戰基金投顧業務試點工作,多家機構均在招聘網站上掛出相關人才的招聘資訊,打響人才“爭奪戰”。業內人士紛紛表示,伴隨著新的機構加入,給這一業務帶來新的活力,促進業務更快速發展。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