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蓄電池是一個騙局

愛迪生:蓄電池是一個騙局

撰文

/ 馬曉蕾

編輯

/ 吳 靜

設計

/ 師玉超

/ 彭博社,作者:Paul Tullis

1883年,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在一次演講中說道:“蓄電池是一個騙局,在充電次數達到一定值時,它的效率和容量都會降低。”

與那個遙遠的時代相比,電池技術已經實現了飛躍,有了新的結構和化學成分,續航里程從愛迪生講話時的4英里,躍升到20世紀90年代通用汽車公司137馬力EV1的70英里,再飆升至今天特斯拉825馬力Model S的375英里。

科學家和製造商承諾,下一代電池還會有類似的突破,為車輛提供更遠續航,充電速度更快,壽命更長,並且需要的稀有或有毒材料更少,如鈷、鋰和鎳。而且,它們的價格將更加實惠,可以用於經濟車型。

儘管難度很大,行業領導者依舊相信可以透過矽或鋰金屬陽極和固體電解質等新材料超越今天的鋰離子電池技術。但是,希望對其進行投資的投資者和汽車製造商面臨著一個重大的障礙:沒有公認的效能標準,很難證明哪個更好。

愛迪生:蓄電池是一個騙局

馬薩諸塞州沃本市(Woburn)一家專門從事鋰金屬技術的電池公司SES AI的執行長胡啟超(音譯)說:“電池行業的最大問題是假新聞太多了,我們需要一個公認的、統一的標準工具。”

某項效能的突破往往以犧牲另一效能為代價。續航更長通常意味著充電時間變長,而充電更快往往會影響續航水平。

而且,有望提高能量密度的矽陽極的耐久性不如今天的石墨陽極,目前沒有人知道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科羅拉多州Solid Power公司的執行長道格·坎貝爾(Doug Campbell)說:“電池與其他科學領域沒有什麼不同,沒有什麼東西是免費的。”該公司與寶馬和福特合作建造固體電池。

一些企業尚停留在用手工製作測試電池的階段,因為它們還沒有能力建立一個試驗設施,這意味著他們對結果有更大的控制權。就像一件量身定做的衣服會比現成的衣服更合身一樣,將手工製作的電池與工廠生產的原型相比較,手工製作的版本更有優勢。

但是,在流水線上生產時,它的效能是否還會與之一致,誰也說不準。同時,測試可能發生在截然不同的條件下,一個在45攝氏度(113華氏度)下表現出色的電池在正常溫度下可能表現不佳。

以色列電池創業公司Addionics的執行長莫西爾·比頓(Moshiel Biton)說:“對於經驗豐富的科學家或科研人員來說,都很難進行比較,這是一個大的問題。”

愛迪生:蓄電池是一個騙局

雖然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等團體表示沒有計劃制定具體標準,但評估電池原型的想法正在醞釀中。

雖然美國能源部的車輛技術辦公室要求各公司上報技術成就和進展,但並不是每家企業都會參與進來,而且它們使用的格式各不相同,難以進行比較。

去年,聯邦先進電池聯盟(Federal Consortium for Advanced Batteries)釋出了一套企業應該進行的測試協議,但只針對電芯,而不是整個電池。一些學術期刊,如《自然能源》和美國化學學會的《ACS能源通訊》規定了檢查清單,研究論文的作者必須在發表前進行填寫。

位於加州利弗莫爾(Livermore)的桑迪亞國家實驗室(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的頂級材料科學家阿萊克·塔林(Alec Talin)說:“這樣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小範圍內劃定了統一的比較標準”

愛迪生:蓄電池是一個騙局

一般指標是能量密度(在給定的重量和體積中所容納的動力量)。對製造商而言,更重要的是顯示在數百次充電後密度的保持情況,以及這些充電屬於快充還是慢充。

另一個指標是在極端溫度下的表現,電池通常在低溫下效能會減弱,而某些電池的化學結構,如Solid Power的電池在高溫下表現更好。第三是基本安全性,即在什麼情況下電池會斷電失效,而當它失效時,是否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可製造性也很重要,因為如果能直接在生產鋰離子電池的設施中組裝產品,要比建立專門工廠省一大筆錢

最後,檢驗一種電池是否有潛力取代鋰離子電池的一個簡單標準是是否有人在使用它。瑞典Northvolt AB公司2021年收購的灣區鋰金屬專家Cuberg公司的執行長理查德。王(Richard Wang)說:“如果你能生產出幾百或幾千個電池,這就是一個市場訊號,表明你的東西有價值。”

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Energy Department’s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的工程師史蒂夫·哈里斯(Steve Harris)曾為福特和通用汽車開發過電池技術,他回憶起2010年代初對鋰硫電池的追捧,號稱這種電池“平均每克的能量密度極高”。

“卻沒有人問一句,每克什麼的能量密度?”哈里斯說。

然後在2015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教授布萊恩·麥克洛斯基(Brian McCloskey)發表了一篇論文,表明具有如此神奇能量密度的鋰硫陽極電池,實際上需要大量的電解質才能提供報告中的容量,這基本上註定了它們無法用於汽車。

“企業有的是辦法誤導人們。”哈里斯說,“它們選擇性地提供對它們有利的資料,而掩蓋關鍵資訊。或者在非常理想條件下測試效能。換句話說,正如愛迪生所言,‘你這個騙子’。”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絡說明

違規轉載必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