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價從30w漲到50w,產品經理只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有些時候,同樣兩個人,工作年數一樣、職業一樣,薪資可能差十萬八千里。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呢?又要如何讓自己突破薪資界限,成為同級別人群中的top呢?本文作者從三個因素進行了分析,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身價從30w漲到50w,產品經理只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

同樣兩個人,工作年數一樣、職業一樣,薪資可能差的十萬八千里。

小A,工作7年,待過2家公司,高階網際網路產品經理,月薪25K;

小B,也是工作7年,待過4家公司,高階網際網路產品經理,月薪40K;

兩者的薪資,算上年終獎,每年將近差了20萬左右,也算一筆不少的錢了!

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你肯定會說因為小B跳槽跳的多啊,每跳一次就漲一次,自然而然薪資高了。

對,但是又不全對!

確實,跳槽的加薪速度,相比一直待在一家公司自然要快得多。

但是真正能夠突破天花板,拿到界限之外更高的薪資,光靠跳槽是達不到的。

就好比跳槽只能更快的讓你達到25k,但並不能本質上幫你突破25k,達到40k。因為拿到40k、50k、甚至100K的根本原因並不在於此。

我見過很多人,工作將近10年,也就能達到30k左右的水平,基本再難上去了。歸根結底是因為沒有找到提高自己身價的辦法。

職業生涯到了天花板,不進則退,開始了35歲的焦慮期,我想這是大部分網際網路人的痛點。

那麼是否可以透過一種可複製的方法,讓自己突破薪資界限,成為同領域同級別人群中的top?

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

積累好自己的履歷、迭代好自己的認知、建立好自己的自信,這三大主要因素

01 積累好自己的履歷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一蹴而就,羅馬帝國不是一日建成,阿里騰訊也不是一日就成為中國網際網路的領頭羊。

任何事物都有積累的過程,只不過找準方法,提高效率,就能夠大幅縮短積累的週期。

打工人,你的打工歷史都寫在你的履歷中,每一段履歷都代表【積累】的階段性成果。

所以第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積累好自己的履歷。但是不少人並不重視簡歷中每一段履歷的成就,每段工作都做的平平無奇,沒有任何突出亮點!

如果這份履歷毫無亮點、沒有與工作經驗相匹配的能力顯現、沒有參與過重要核心專案,那顯然你的積累是不夠的,是失敗的。

比如別人參與過日活1000w dau的平臺建設,而你只參與過日活1w dau的平臺建設;

比如別人主導過雙11的公司級重大專案,而你啥活動都沒主導過;

比如別人抓準痛點做了一個產品功能模組後,直接導致銷量翻倍,而你迭代了1年的產品並沒有帶來任何市場波瀾。

兩份一樣的履歷,誰贏誰輸已經一目瞭然,換做你是招聘方,選擇也變得很簡單了。

你看那些上臺講座的大佬,都是XXX上市公司CEO,融資千萬美金,推出的產品覆蓋了眾多人群,年產值多少多少。這個無非就是他的履歷。

所以履歷有多麼重要,它的價值體現在未來,當大家還不認識不熟悉的時候,履歷就是了解別人最快的方式,說白了就是一種信用背書,是標籤、是門面。

優質的履歷,是靠

【積累】

獲得的;

萬一挑一的履歷,是靠

【指數級的積累】

鑄造的。

什麼是指數級的積累?

你必須要保證每一段經歷的積累都能帶來之前沒有過的價值,每一件事都能圍繞你的目標。

下一段經歷相比上一段更有縱向的深度挖掘,或是橫向的多元擴充套件。

從參與過日活1w dau 到 參與100w,再到1000w,難度的指數級增加,也代表著你的能力要求在指數級增加。

這樣漸進式的方式,能快速縮短積累週期。

也就是說越到後面,你所積累的速度可能能抵得上前期好幾年的積累,甚至能在短期內實現爆發。

相反,那些每年都寫著相似的產品方案,參與著相似規模的專案,拿著相似的平平無奇結果的人,註定積累不出太有價值的東西。

02 迭代好自己的認知

這兩年聽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認知。

現在是個抖音知識博主都在講認知,雖然大部分都是牛頭不對馬嘴,趕個潮流罷了。

真正的認知到底是什麼?對於產品經理來說,又需要具備哪些認知?

我認為

核心就是:市場(行業)認知、使用者認知、商業認知。

市場認知就是,你怎麼看待你關注的這個市場,它裡面的執行機制,並且精準的找到機會。

比如以前,我們買菜都是去菜場買的,那菜場的菜又是從哪來的呢?從當地的農貿市場進貨的。那麼當地的農場市場的菜又是從哪裡來的?是從省級的農貿市場批發來的。省級的農貿市場又是從原產地的大型批發市場運過來的。而原產地的大型批發市場的菜,又是從原產地收來的。

這樣一套物流傳送,其實就是一個產業鏈路,經過了4、5道關卡,最後消費者買到了這顆菜。

於是不少公司看到了這樣的機會,發現將中間環節去掉,就可以省去了中間各種倉儲、物流、耗損的費用,從而可以以更低的價格將菜給到了使用者。

這就是一個基礎的市場認知的分析框架。

使用者認知,則是你對使用者的畫像、使用者的需求、使用者在什麼場景下會需要你的產品的瞭解程度。

繼續上面的例子,什麼樣的使用者更需要這樣低價格的農產品?

是剛進入社會的20多歲的年輕人?還是30-40的中年人?還是5、60的老年人?

剛進入社會20多歲的年輕人他們平時會去菜場麼?他們更喜歡自己做菜還是點外賣?他們在什麼情況下會自己做飯?他們更注重價格還是便捷性?

透過具體的調研分析,你需要了解你的目標使用者是哪波人,從而更好的針對性的給他們提供契合的服務和產品。

這就是一個基礎的使用者認知的分析框架。

商業認知,則是你給使用者提供產品服務這一商業行為的認知,你需要去評估每一筆資金、一個資源投入後可能給自己、給使用者帶來的價值,以及相應可能產生的風險。

比如你要省去中間環節,做統一的倉儲和長途配送,那麼到底是自己在偏遠的地方租個倉庫A,還是在離使用者相對較近的市中心租個倉庫B?

A便宜,但是離使用者遠,最後一公里的配送就比較慢;

B離使用者近,基本都能在20min送達,但是價格貴很多。

是你,怎麼選?這就是一個基礎的商業性問題。

如果短期資金緊張,就選A;短期資金壓力不大,且更注重使用者體驗,就選B。

當然真正複雜的商業問題遠遠沒那麼簡單,融合了商業、使用者、市場認知,往往都要面對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甚至都不可得得痛苦。

我記得我以前第一次面試網際網路公司的時候,面試官問了我一個問題,你看好阿里的模式,還是騰訊的模式?

雖然這種大而全的問題沒有正確答案,但是這個問題的本身並不是要你給出答案,而是站在市場認知、使用者認知、商業認知的基礎上,給出你的分析思路。

你的認知越深刻,層次越高,你的身價就會更高。

03 建立好自己的自信

大學那會,有一次課堂上,老師講了一個知識點,我那會覺得他講錯了,然後反覆確認了之後,我想舉手表達一下自己的質疑。

但是吧這個手好像有自己的想法,怎麼都不敢舉,腦子另一個小人在拼命的阻擾:萬一是你錯了呢?那麼多人看著多丟臉啊?可能是你沒聽懂呢?全班就你一個人不懂多尷尬啊?

結果做了5分鐘思想工作,還是弱弱地低下了頭。我想這樣相似的場景可能好多人都遇到過。

歸根結底是自己不自信,覺得可能講得太low,可能懂得太少,不敢在公眾場合大膽的去發表自己的看法。

不自信讓我後面吃了不少虧。畢業那會找工作,根本不敢主動要高薪,覺得自己不太行,找個工作比拿個高薪更重要,於是填了個4500,可想而知後來被壓到了多少。

直到後來,我才知道,

在職場上,你值多少錢,直接取決於你認為自己值多少。

假如你的社會價值在20-30k,但是你給自己開5k,那麼公司肯定給得比5k低。

但是你有足夠的實力,充滿自信,給自己開40k,那麼公司很可能給到你略低於40k的薪資。

你擁有的自信,一是建立在履歷的積累上,二是建立在你的認知上。

而用人單位願意給你高薪,則是建立在你向他傳遞充足自信、紮實的履歷、深刻的認知的基礎上。

自信,是一種力量,它能讓別人更信任你。相反不自信,做任何事,別人都會低看你一眼。

你去見投資人,戰戰兢兢,你覺得拿得到投資人的錢嗎?

你去談專案,唯唯諾諾,甲方憑什麼覺得你能做好這個專案?

你去向老闆提升職加薪,半天憋不出一句話,老闆直接把你打發了。

自信,但不盲目自信,是提升個人身價非常重要的隱性因素。

積累好自己的履歷、迭代好自己的認知、建立好自己的自信

是普通人提升個人職場身價的最好方法。

本文由 @華叔產品私塾 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資訊儲存空間服務。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