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瀚:羽絨服消費日益紅火,為何越來越貴?

中新經緯10月17日電 題:羽絨服消費日益紅火,為何越來越貴?

作者 江瀚 盤古智庫高階研究員

隨著天氣變冷,羽絨服消費開始慢慢升溫。伴隨消費市場的紅火,近年來羽絨服價格越來越高的現象再度引起大家關注。

根據媒體報道,從氣溫大幅下降以來,羽絨服市場迅速啟動。數千元的高階羽絨服銷量上升。據中華全國商業資訊中心統計,2014年至2020年,中國羽絨服平均單價由452元漲到656元。大型的防寒服企業成交均價突破千元,其中2000元以上的佔比已經接近了70%。

十年前的服裝市場,羽絨服在消費者心中還只不過是一件過冬的大棉衣,而如今需求多樣化正在賦予羽絨服除了保暖之外的更多意義。從產品設計、科技、功能,到生產工藝,再到營銷手法,羽絨服品牌一改過往低價促銷的慣用營銷策略,部分羽絨服成了“奢侈品”。

之前以禦寒為主要功能的羽絨服,價格還相對便宜,如今為何價格越來越貴?

首先,羽絨服漲價有一定成本因素。羽絨的價格從2016年開始就已經有了持續上漲的趨勢,背後是整個市場的供給相對不足。羽絨服的成本主要涵蓋原材料、運營和人工三大方面,其中原材料的佔比最高。2020年之後,鵝鴨屠宰量的下降,進一步帶動了整個市場供需的失衡。製作羽絨服最核心的原材料白鴨絨價格一路走高。

其次,隨著服裝市場發展,部分羽絨服也有高階化、奢侈品化的趨勢。隨著Moncler(盟可睞)、加拿大鵝等國際羽絨服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走紅,消費者認識和接受程度也在提高。原來被認為最多幾百元一件的羽絨服,在不少消費者的認知中,已經變成了幾千元甚至上萬元一件,越來越多的國產羽絨服品牌開始走高階化的道路,部分羽絨服銷售高階化策略也帶動了羽絨服整體市場價格的上漲。

雖然消費者對於設計感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羽絨服對於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其核心需求還是保暖。如果羽絨服企業能夠在兼顧價效比的同時,有一些特別的設計感,或許會在羽絨服市場之上,有更多的市場優勢,不過,企業應當注意的是,對消費者而言物美價廉的羽絨服將更具有吸引力。(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