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融資60億,接連裁員

突發:融資60億,接連裁員

作者丨鉛筆道編輯部

近期,多家科技獨角獸再爆裁員訊息。比如明略科技,累計融資額超過60億元,也被爆出“裁員/收縮”訊息。

當然,鉛筆道並不認為以上是“壞訊息”。相反,它們都是“正常訊息”,屬於業務下滑後的正常調整。只是對創業者而言,大家能從中能獲得什麼啟發?

明略科技成立於2006年,歷經16年發展,業務可總結為一句話:利用“大資料+智慧”,幫助企業數字化。比如營銷方向,它幫助客戶監測廣告,最佳化投放;比如獲客方向,它幫助客戶做私域流量運營,促進轉化。

此次的裁員訊息,信源多來自匿名社群,尚未得到官方證實。多位自稱為“明略員工”的使用者透露,此次公司裁員廣泛,有幾個重要表現:

一,裁員人數多。二,涉及業務廣。

據自稱為員工的使用者透露,公司貌似已經裁去公安、數字城市、金融業務線,還剩下“秒針”業務(2006-2014年的核心業務)。但即便是“秒針”,也是按照部門薪水裁員50%。

結合多方信源,此次裁員並非“新計劃”,有幾個關鍵節點:

第一個節點是2021年11月,這是裁員的開始。據匿名員工透露,去年年初,公司完成數億美元融資,但於11月份開始陸續裁員。

第二個節點是今年4月。據業內人士透露,明略推出“節流計劃”,2021的年終獎勵將推遲至2022年Q3發放——此時公司已經經歷兩波裁員。

第三個節點是今年6月。據網際網路分析師于斌透露,明略已經從3000人裁至2000人。

第四個就是今年10月:公司已裁至1000多人。

從綜合表現看,鉛筆道認為:明略此次裁員,志不在發展,而是自保生存,屬於斷臂求生。

本次砍掉的業務包含“公安線”:比如,用大資料+智慧輔助公安系統破案——要知道這是明略2014年轉型後開闢的第一條重要業務線,但此次裁員也未能倖免於難。

明略的發展歷程可以很清晰地分為兩段:2006年-2014年,公司以“秒針業務”為核心,但2014年業務見頂;2014年,創始人吳明輝帶隊二次創業,次年石家莊公安局找上門來——這給了吳明輝進入公安資訊化的重大機遇。

此次砍掉的業務還包括數字城市。據明略官網資訊顯示,在2014-2018年,公司的核心突破就是拓展政府業務,比如參與長沙城市超級大腦專案,打造智慧長沙。此次調整中,政府業務也未能倖免於難。

即便是支撐吳明輝創業前8年的“秒針業務”,裁員幅度也高達50%。

但鉛筆道認為,明略此次調整屬於明智做法。據瞭解,此次裁員的核心原因是公司自我造血能力不夠(收入能力)——營收能力養不活如此規模的團隊。

但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可能與資本市場的融資不暢有關。據鉛筆道觀察,因為營收導致的裁員往往溫和,因為融資不順的裁員往往劇烈。

而後者發生的核心原因,與風向的突變息息相關:比如計劃中的融資無法兌現,比如積極的資本市場突然消極。由此帶來的突變,讓企業不得不跟著劇烈突變。

據鉛筆道Data資料,明略的最近一輪融資發生在2021年,此後再無融資。

在這種情況下,鉛筆道認為:明略的裁員做法屬於明智之舉。裁員面前,企業必須殺伐果斷。

據鉛筆道調研,非實體企業(科技/網際網路公司)多無固定資產,除去可控的外部支出外,大部分費用集中在員工薪酬上——只要減員策略得當,企業多半能生存下來。

在這其中,相對危險的是員工規模>1000人的企業。一旦市場突變,企業劇烈裁員的現金成本最容易突破臨界點。

據鉛筆道統計,90%以上的企業家財富在千萬級別及以下。一旦千人規模的企業劇烈裁員,出現資金窟窿後,老闆很難短期籌措資金,往往更容易的選擇是企業破產。而百人規模的公司,即便遭遇市場突變,創始團隊往往有能力堵住資金窟窿。

一位創業者曾向鉛筆道透露,市場突變時公司賬戶還有800多萬元現金,但經調整後,企業員工還有200-300人,此時如果立刻裁員現金不夠,但不裁員只能一起等死。最後結局非常遺憾,煎熬2-3個月後,該公司最終倒閉:200-300員工跟著熬到最後。

因此裁員一定要在現金充沛時進行,否則立又立不住,躺又躺不平——就像身體斜在空氣中,上面有把刀,下面有根針。

今年,99%的企業裁員都是“正常訊息”。對於創業者而言,不必諱莫如深,更不必懼怕負面,要理性地決策:一旦認為裁員有必要時,請立刻動手。

鉛筆道編輯部成員不持有所述企業股份,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