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萬小股民何去何從?海陸重工實控人瘋狂質押後又因違規被查

5萬小股民何去何從?海陸重工實控人瘋狂質押後又因違規被查

作者:墨鳴,編輯:小市妹

從實控人質押全部持股套現,到一筆折價90%的關聯交易,5萬散戶只能沉默旁觀?

近日,A股上市公司海陸重工(002255。SH)公告收到證監會立案告知,因信披違規,將對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徐元生立案調查。

隨著A股註冊制的不斷深入,強監管也逐漸成為了市場的新常態。就在海陸重工被立案當天,A股連爆5雷,揚子新材、ST安控、ST花王、ST遠端均遭監管“點名”。

回到公司層面,由於實控人被違規立案,海陸重工也引發了多方關注。實控人徐元生高比例質押套現、關聯交易“倒賣”光伏資產引發重大虧損等問題一一浮出水面。

據悉,徐元生已經於2022年12月9日辭去海陸重工總經理職務,隨後由其子徐冉接替。雖然徐氏父子仍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但還是有不少跡象反映了海陸重工當前在股權結構和財務方面的隱憂。

資料顯示,徐氏父子分別持有海陸重工11。42%及3。5%已發行股本。但兩人均將手中持股進行了高比例的質押,其中徐元生更是將手中持股100%全部質押,其子徐冉的股權質押比例也高達87。44%。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進行高頻率、高比例股權質押時,可能表明其面臨資金流動性的短缺。更重要的是,股權質押本身在眾多融資手段中,屬於較為激進的方式。從A股以往的經驗看,高比例質押融資的企業,大多已經窮盡其他資金獲取方法,這更加凸顯了相關企業和人員的流動性風險。

而對於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來說,大股東質押一旦遇到下跌,也將面臨強平和信用風險,對公司股價也是一種潛在的壓力。

從業績層面看,海陸重工近幾年的經營可謂波折不斷。

公司原本主營工業鍋爐,並且透過併購等形式,拓展了環保及光伏領域的新業務增長點,形成了三輪驅動的戰略佈局。

同時,海陸重工是國內餘熱鍋爐設計製造重要企業。公司鍋爐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一直保持前列,廣泛運用於鋼鐵、有色、焦化、建材、石化、化工、造紙、電力等行業,產品種類居餘熱鍋爐行業第一,常年在手訂單充足。

5萬小股民何去何從?海陸重工實控人瘋狂質押後又因違規被查

▲海陸中國近5年主要財務指標

如果只看主營業務,海陸重工完全可以稱得上是行業龍頭。但反應到財務層面,公司自2017年以來,多虧少賺,2020年還一度面臨被ST的風險。雖然2020-2021年公司業績有所回暖,但公司自2017年以來,已經連續5年未有派息分紅,從中也能看出海陸重工在經營層面的捉襟見肘。

而這一切都可能源自一場值得商榷的跨界併購。

2017年12月,海陸重工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寧夏江南整合83。6%的股權,對價總額為17。55億元。江南整合的主營業務為光伏電站EPC業務。

但收購之後江南整合並沒有成為海陸重工新的業績增長點。於2017年-2019年三年累計對海陸重工貢獻則是近14億的虧損。

要知道,2021年海陸重工全年營收也才將超過25億元。

2020年4月28日,海陸重工公告擬億1。9億元低價甩賣三年前收購的江南整合股權,短短三年一筆近20億的投資便縮水了近9成。在光伏業務上的投資失敗,也讓公司元氣大傷。

有意思的是,作為這筆交易的接盤方的張家港信科誠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其實際控制人徐鴻武,正是海陸重工董事長徐元生的哥哥。從懸殊的交易差價,到關聯血親的交易對手,這筆資產轉讓也不免有利益輸送的嫌疑。

站在市場的角度,海陸中國雖然屬於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但由於主營產品應用範圍過窄,市場規模過小等原因,公司始終無法獲得進一步的增長,市值始終在50億以下徘徊。或許跨界進入光伏領域,也是海陸重工尋求增長點的戰略選擇,只可惜最終的結果並不盡如人意。

截至2022年三季度,公司機構股東只剩下兩家,總持股數不足2000萬股,且已多年未有券商研究覆蓋。在實控人遭遇監管立案調查之後,只剩下5萬多名散戶股東還在其中堅守,不知何去何從。

免責宣告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資訊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採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