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狂買煤炭,不遺餘力擺脫對俄能源依賴,俄羅斯恐失去殺手鐧

歐洲狂買煤炭,不遺餘力擺脫對俄能源依賴,俄羅斯恐失去殺手鐧

統計資料顯示,2022年歐盟海運煤炭的進口量高達1.165億噸,同比暴增了超過三分之一。

歐盟一直都是節能減排和新能源的大力倡導者,之前還最起勁地推動碳排放交易,要對碳排放不達標的國家徵收碳關稅,

現在為什麼要去買這麼多的煤炭呢?

要知道煤炭可是最髒的一種能源,在應對氣候變化當中應該最先被淘汰掉的能源。想必聽到這裡您已經找到答案了,因為歐盟現在要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不能進口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了,自然要去印尼、去澳大利亞進口更多的煤炭,來解燃眉之急。

俄烏衝突爆發之後,歐盟國家普遍都陷入了能源危機,飆漲的能源價格和用電價格讓企業和老百姓苦不堪言,歐盟必須想辦法去優先解決能源的缺口,再熱愛環保也必須先確保有電用別凍著對吧?

所以可以預見,在2023年以及未來的若干年,歐洲國家可能暫時要先把注意力從碳排放、從環保轉移到解決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所帶來的能源短缺這個問題上。

我看到很多人講,歐洲不使用俄羅斯的能源了,歐洲的經濟將會走向崩潰。又是常見的別人崩潰論,這種自嗨的看法非常經不起思考,也完全不符合人類未來的能源發展趨勢。前一段時間的確歐洲國家的能源價格暴漲,甚至出現了能源短缺的問題。因此在網路上盛行的言論是歐洲的製造業不是關門了就搬家了,這樣下去歐洲國家的經濟就完蛋了。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過去的一年裡的確有大量的歐洲企業加大了對海外的投資,特別是高能耗的企業在轉移生產。不可否認,俄烏衝突所帶來的能源危機加速了這些國家向海外投資建廠的步伐,特別是那些高度依賴能源的企業,像化工企業,電解鋁企業,既然未來的能源供應和電力價格存在不確定性,這些企業自然要擴大向海外的轉移。

但如果您再去了解一下就會發現,這些歐洲企業的海外佈局是近年來一直在做的事情,並不是俄烏衝突爆發之後才出現的,只是俄烏衝突加快了這一程序。雙碳目標下,歐洲高能耗企業在本地的生存成本在不斷提高,這些企業早已經開始了海外佈局,這個程序並不是俄烏衝突開啟的。

這種高能耗企業的外遷本身就是產業升級的一種表現,不知道為什麼會被貼上歐洲製造業崩潰的標籤。

當然,能源危機帶來的能源短缺,電價上漲肯定讓歐洲製造業企業的日子不好過,歐洲企業的PMI採購經理人指數跌到了榮枯線下說明歐洲製造業在萎縮,可這跟製造業大規模外逃,歐洲製造業完了實在是太牽強了。

現在歐洲的能源價格、電力價格已經在直線下跌,天然氣期貨價格甚至已經掉到了俄烏衝突爆發之前,隨著歐洲能源結構的轉型,擺脫對俄依賴陣痛的結束,歐洲製造業還會迎來反彈,這屬於正常的市場反映,不必給人家上綱上線。再說了,

歐洲製造業外遷,受益最大的並不是我們,而是美國,甚至東南亞國家,

具體因為什麼,咱們在見智財經的節目中早就講過了,國際大環境的變化讓正常的市場行為受到了太多的政治干擾,跟中國脫鉤的浪潮正在席捲西方國家,歐洲製造業企業也無法擺脫,必然受到影響。

歐洲國家會暫時把碳排放這根弦放鬆一下,先解決眼前的能源危機再說,

可是從長遠來看,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恰恰會成為加速歐洲國家佈局新能源,實現能源結構轉換的動力。

之前很多歐洲國家出於安全因素的考慮,在減少對核能的使用,甚至要放棄核能,可現在歐洲國家開始重新恢復核電站的建設,未來要更加重視核能的使用,核能的使用會替代掉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要知道法國的核電比例是世界第一,核電技術也是世界領先的,歐盟國家如果放棄了政策的限制,大規模建設核電,那麼未來用核電替代天然氣發電並不是不可能。

況且,雙碳目標下俄羅斯那些化石能源,除了天然氣是重要的過渡能源,石油和煤炭都是將會被逐漸淘汰的。別看現在歐洲從印尼買了更多的煤炭,這只是個權宜之計,未來會用更多的清潔能源來替代,包括核電站、光伏電站一旦建成,對於傳統化石能源的替代將是難以逆轉的。從這個角度講,

這場能源危機,反而是讓火力發電企業暫時起死回生。俄烏衝突讓歐洲的能源結構在加速轉型,讓歐洲的製造業加快升級,更讓歐洲的地緣政治發生了難以逆轉的改變,

就像咱們之前講的,一旦歐洲國家真的擺脫了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俄羅斯可能就永遠喪失了對歐洲能源供應這個殺手鐧。

歐洲狂買煤炭,不遺餘力擺脫對俄能源依賴,俄羅斯恐失去殺手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