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投降後,他的兒子們都怎麼樣了?他們的後代們都是怎麼樣的呢?

劉邦投降後,他的兒子們都怎麼樣了?他們的後代們都是怎麼樣的呢?

?第一,投降“草根”劉邦跟沒面子。

章邯,出身貴族,從小受到良好的軍事教育,也在大將軍王翦手下幹過,是一位通曉兵法又具備實戰經驗的年輕將領。章邯,所以能在秦末各地起義蜂蛹的情況下,力挽狂瀾成為秦朝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和從小的教育不可分割。但是,貴族教育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教會了他恃才傲物,尤其深信貴族制度的優越性。

劉邦投降後,他的兒子們都怎麼樣了?他們的後代們都是怎麼樣的呢?

?所以,鉅鹿之戰後,項羽並沒有懲治章邯,而是封他為雍王,章邯也欣然接受這樣的冊封,正是貴族青年才俊間的心心相惜。相反,劉邦雖說是秦朝亭長,但身份遠不如項氏、章氏這樣的軍事貴族顯赫。章邯自然不願意屈居“草民”劉邦之下,這對他來說是一種羞辱,比死更難受。考察門第出身的思維,從炎黃開始直到清朝滅亡一直貫穿始終,科舉制度的實行,只是給了寒門學子更多希望,並沒有完全取代這種隱形的“勳戚”觀念。

劉邦投降後,他的兒子們都怎麼樣了?他們的後代們都是怎麼樣的呢?

?第二,投降“草民”韓信很沒面子。

韓信,淮陰人,沒落貴族之後,自學成才,曾多次投身項羽門下,但最終因為沒有被重用而離去。韓信追隨劉邦入蜀中,在蕭何的極力引薦下,成為了漢軍的大將軍,過程也是歷經艱險。可以看出,韓信雖是貴族之後,但與章邯、項羽不同,他屬於“落難的鳳凰不如雞”,也就是並沒有任何名望。這即是項羽不肯用他的原因,也是章邯不願意投降他的原因。

劉邦投降後,他的兒子們都怎麼樣了?他們的後代們都是怎麼樣的呢?

?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將與一個初出茅廬的三歲頑童競賽,結果卻輸了,不管是各種原因,他又如何能拉下臉去認輸呢,倒不如“以頭戧地而”,也算是以悲壯挽回了面子。同樣,韓信投奔項羽時,也沒有任何作戰經驗,就對項羽指指點點,他能從項羽手下活著都是一種奇蹟。

劉邦投降後,他的兒子們都怎麼樣了?他們的後代們都是怎麼樣的呢?

?第三,章邯懼怕項羽報復。

項羽,是個報復心極強,卻又不懂得剋制的人,簡單說就是暴烈無度。鉅鹿之戰,各國諸侯並沒有援助楚軍,項羽在勝利後,就命令他們伏地進諫,說白了就是磕頭歡迎自己凱旋;項羽進入關中後,擔心秦軍造反,又想起秦國破楚的國恨家仇,就坑殺了秦國二十萬降兵,一把火將阿房宮化為灰燼;大家說好先入關中者稱王,卻因為劉邦把守關隘阻止自己進去,項羽感覺跟沒面子,就興兵討伐盟友,幸好劉邦及時鴻門宴道歉,才消除了這隻猛虎的怒火。所以,項羽之怒,正如韓信所言,“說話時出氣都會讓你感到害怕”,章邯所以不投降劉邦而寧可自刎,也是害怕項羽事後報復,不如自己一死了之,免得連累家人、秦人。

劉邦投降後,他的兒子們都怎麼樣了?他們的後代們都是怎麼樣的呢?

?總得來說,章邯也算是秦漢交際的翹楚,只可惜為項羽、韓信這樣的名將當了背景,如不是這樣,項羽、韓信的威名或許不如歷史上那麼傳神。章邯只是生錯了時代,如果是始皇時期,他或許功業會比如今更顯赫耀眼些吧。章邯雖然失敗了,但他的身上有值得思考的因素,也有值得學習的品質,因為他也是時代的英雄,是項羽、韓信曾經攀登的高峰。

(圖片來源於網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