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亡語於萬曆, 清亡於康熙, 一個太鬆一個太緊!

談到明朝的滅亡,清朝有一個判斷很有意思,即:明朝亡於萬曆!明史有云,“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在清朝的評價中,明亡於萬曆最大的論據有兩個,(1)怠政,萬曆29年不上朝,所謂“綱紀廢弛”,(2)由於萬曆年間的立儲問題,導致君臣對立,臣臣互相攻訐(jié),這就是“黨爭”,明史上說“門戶紛然角立”。關於黨爭,最典型的就是東林黨,為了反對而反對,根本不顧國家利益!

顯然,從《明史》中指出的兩個問題,可以看到一點,即:萬曆管的太鬆!

試想一下,如果萬曆能有康熙的權威,說一不二,成為“道統”和“治統”的雙重領袖身份,大臣根本沒有機會和萬曆討價還價,明朝還可能出現“黨爭”之類事情發生嗎?然而,漢家王朝的特點和魅力,就在分權,讀書人掌握“道統”,皇帝掌握“治統”,只要大臣認為對的,可以反駁或大罵皇帝!

明亡語於萬曆, 清亡於康熙, 一個太鬆一個太緊!

如果說明朝亡於萬曆,那麼清朝亡於誰呢?其實,翻開清朝歷史就能看到一點,清朝亡於康熙!

大家都知道,康熙都備受清朝尊重,被一反慣例的尊為“聖祖”,成為清朝後世的表率,他的言行舉止成了金科玉律!

康熙在科技上葉公好龍,後人也學的有模有樣。康熙講騎射國本,拒絕火器,甚至到了近代,清軍依然不予重視。更為重要的是,康熙臨死之前,對雍正說了九個字成了關鍵,即:“天下大權,惟一人操之,不可旁落”!中國古代皇帝,有幾個敢這麼說?一般都是“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

康熙將“道統”、“治統”一把抓,這才是真正的封建專制高峰!帶來的後果很嚴重,中國社會的活力沒有了。原因很簡單,管的越嚴,活力越少!所以,龔自珍才大喊,“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到了晚清,整個社會幾乎死氣沉沉,包括讀書人在內,都愚昧不堪,面對西方工業革命和入侵,都絲毫不知道改革!

明亡語於萬曆, 清亡於康熙, 一個太鬆一個太緊!

坦率的說,無論是“明亡於萬曆”,還是“清亡於康熙”的論調,都有些勉強!只是,《明史》中非要這麼回溯,那麼就不妨回溯讓清朝滅亡的皇帝了!

事實上,萬曆之後的明朝,還有很多翻本的機會,只是天災人禍夾雜在一起,所以才導致明朝滅亡。換一個簡單的思路看,如果沒有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或明朝狠心殺光而非招安起義軍,明朝還會滅亡嗎?

對於清朝也一樣,在面對西方之時,如果清朝雍正乾隆抓住機會,積極融入世界,進行工業革命,或社會改革,那麼清朝或許也不容易滅亡!有人說清朝亡於1912年,實際上清朝亡於太平天國!原因很簡單,讓太平天國失敗,主要有兩種人:(1)曾國藩等漢人武裝,而非滿人軍隊,(2)洋人干涉!

明亡語於萬曆, 清亡於康熙, 一個太鬆一個太緊!

言而總之,如果說明亡於萬曆,那麼就可以說清亡於康熙!詭異的是,(1)論軍事、論改革、論才華等,萬曆一點都不比康熙差,(2)皇帝該放手的,萬曆絕對不碰任由發展,但康熙幾乎樣樣都干涉,但最終兩個人的名聲卻彷彿天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