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樹雲課堂」成語故事之旅|多行不義必自斃!

這一路上,會遇到哪些有趣的成語故事呢?每天一站,即刻出發!

前方到站:多行不義必自斃。

典故

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闢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左傳·隱公元年》

鄭武公曾娶過一個妻子姜氏,生下兩個兒子。其中一個,在武公死後繼位成為莊公,另一個後來被稱為共叔段。姜氏一直偏愛共叔段,在武公生前就不斷要求立共叔段為世子,可武公沒有同意。等莊公繼位後,姜氏又要求把共叔段封到京邑,莊公無奈之下同意了。

這時,大臣祭仲上諫:“封地的城牆超過三百丈,必然會成為國家的禍患。先王定下的制度,大城市城牆長度不能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市是五分之一,小城市只能九分之一。現在京邑的大小不合法度,會對您不利。”

鄭莊公回答:“可這是姜氏的要求,怎麼能避免這種禍患呢?”祭仲說:“姜氏哪會有滿足的時候?不如早做準備,找個地方安置您弟弟,不要讓他們的勢力滋長蔓延。蔓延開的野草尚且難以除乾淨,何況您那尊貴的弟弟?”鄭莊公說:“多做不義的事情,必定害了自己,你姑且等著瞧吧。”

後來,共叔段不斷招兵買馬,擴大地盤,為達目的不惜加重壓迫封地的百姓,準備進攻鄭國的都城。可是,京邑的百姓最終站在了鄭莊公一邊,幫助鄭莊公平定了這場叛亂。

釋義

壞事幹多了,一定會自取滅亡。

「百樹雲課堂」成語故事之旅|多行不義必自斃!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