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去下館子是啥體驗?顧客得看服務員“臉色”

水為鄉,篷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李珣

前言

“人是鐵,飯是鋼”,祖祖輩輩都流傳著這句話,從這句話也能看得出來,我們中國人對飲食還是比較重視的。最初人類一直都是吃生食,後來隨著人類的進化演變,逐漸人類學會了使用火,這樣一來人們便學會了自己烹飪食物。

70年代去下館子是啥體驗?顧客得看服務員“臉色”

中國人對吃的重視

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對飲食的追求也是越來越來越高,吃飯不僅僅只是解決溫飽的問題,更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追求,吃飯的場所更是決定了當時時代的發展情況。

70年代去下館子是啥體驗?顧客得看服務員“臉色”

▲70年下館子的人

中國人也是世界上最重視吃的一個國家,從一開始群居生活的原始社會開始,到現在自己可以提供一日三餐的社會,從一開始為了解決糧食不易儲存的問題,一點點出現了客棧的封建社會,到現在遍地都是快餐的發展社會,中國人對飲食的追求在不斷的變化。

70年代去下館子是啥體驗?顧客得看服務員“臉色”

▲70年代集體包餃子

恰巧中國人的待客之道就是“吃”,中國人十分重視吃,一般如有重要的客人來家裡會客,肯定是要留下來吃飯的,因為這種特殊的待客之道,也就有了飯館的誕生。飯館的來臨也讓人類在飲食文化上有了很大的改革,飯館免去了那些富貴人家的很多麻煩,不用擔心自己做飯,也不用擔心客人眾口難調,更不用擔心吃飯的場所問題,飯館可以說是滿足了各種人的需求。

70年代去下館子是啥體驗?顧客得看服務員“臉色”

▲吃肉的場景

飯館的誕生

古時候生產力低,人們最看不上的也就是那些商人,作為商業典型的飯館,地位卻不高,所以也就有了“下館子”這一說法。後來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的提高,人們對飲食也逐漸從居家吃飯,轉變成了堂食。

人們的需求不斷的提高,飯館子的生意也就越來越好,社會地位也隨之越來越高,經常出入飯館也成為了身份的象徵。

70年代去下館子是啥體驗?顧客得看服務員“臉色”

▲飯館子

光有錢也是不能下館子的

上個世紀70年代,物資匱乏經濟基礎差,一切都用“糧票”交易的時候,下館子在當時也是一種十分奢侈的事情,因為下館子不僅僅費用比較大,而且還需要交糧票,如果沒有糧票,口袋裡有多少錢也是沒有下館子的資格的。

70年代去下館子是啥體驗?顧客得看服務員“臉色”

▲北京市糧票

在當時那個年代,人們都經歷了糧食緊缺的日子,每個月的糧食也都是定額髮放,只有城裡人才有資格分到糧票,而那些農村戶口的根本沒有辦法自由進城打工,當然也就沒有辦法分到糧票。

70年代去下館子是啥體驗?顧客得看服務員“臉色”

▲70年代

在70年代初期的時候,飯館也沒有普及,很多都是貴國營或者是集體所有的,很大程度上是對下館子的人有著嚴格的要求的,只有那些非富即貴的人才可以下館子,一般的百姓是沒有機會下館子的。

70年代去下館子是啥體驗?顧客得看服務員“臉色”

▲專用糧票

下館子的費用也是非常的昂貴

當然下館子的費用也是非常的高,吃一次飯至少也要花掉20-30元錢,可能對於現在的人覺得20,30不算什麼,但是在當時那個時候20,30也就相當於現在的2000-3000左右,可想而知那些三線四線的城市下一次管子都要花費將近一個月的工資了。

70年代去下館子是啥體驗?顧客得看服務員“臉色”

▲70年代的中國餐館

那時候“顧客不是上帝”,在70年代的時候,到飯館子都是透過繁瑣的兌換糧票,付高額的費用才能吃上飯,所以在房管的地位也沒有那麼的高,但是服務員的身份都很體面,如果點餐稍微慢一點,或者要求多一些,就會遭到服務員的訓斥。

70年代去下館子是啥體驗?顧客得看服務員“臉色”

▲70年代的中國餐館

綜述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在當時70年代,儘管是糧食緊缺但是商品供應也不齊全,菜品也很單一,就連服務員的態度也都是差的,但是也沒有出現缺斤少兩,或者以次充好來欺騙顧客,食物雖然昂貴,但是每一分錢都是花在刀刃上。

【參考資料】:

安東尼奧尼紀錄片《中國》

【圖片來源於網路】

【文案編輯】:夏之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