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帝共治制”真的是羅馬帝國分裂的罪魁禍首

普遍的觀點認為,公元395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臨死前,把帝國一分為二分別交由自己的兩個兒子統治,標誌著羅馬帝國正式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然而,還有不少人認為,羅馬帝國分裂實際上是肇始於皇帝戴克裡先創設的“四帝共治制”。那麼,“四帝共治制”真的是羅馬帝國分裂的罪魁禍首嗎?

“四帝共治制”真的是羅馬帝國分裂的罪魁禍首

公元284年,初登皇位的戴克裡先面臨著兩個重大的難題:一是經歷“三世紀危機”近百年的內亂後,羅馬帝國的防禦體系已經破敗不堪,北方的日耳曼蠻族和東方的波斯人蠢蠢欲動;二是如何改造帝國內部結構和體系,以改變“三世紀危機”以來皇帝朝不保夕,帝國內戰頻發的狀態。

在戴克裡先之前曾經有一位名為“奧勒良”的皇帝,他在短短數年間奔赴帝國各地平定叛亂、抵禦蠻族,重新統一了羅馬帝國,被稱為“世界光復者”。然而在他被近衛軍刺殺以後,帝國瞬間重新進入內亂之中。在戴克裡先看來,他沒有奧勒良的軍事才能,不可能做到奧勒良的豐功偉績,想要拯救帝國,必須進行結構層面的改革。

羅馬帝國疆域遼闊,如果東西兩部分別發生叛亂或蠻族入侵,坐鎮首都的皇帝很難兼顧兩邊的戰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戴克裡先在即位當年就任命自己的好友馬克西米安為“凱撒”,開啟了“二帝共治”時代。

“四帝共治制”真的是羅馬帝國分裂的罪魁禍首

“二帝共治”對羅馬來說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在過去,皇帝會繼承“奧古斯都”的稱號,並會把“凱撒”的稱號授予皇位繼承人。被稱為“凱撒”的皇位繼承人會有權幫助“奧古斯都”處理一部分帝國事務。

然而對戴克裡先來說,他任命年齡與自己相差不大的馬克西米安為“凱撒”,並不是想讓他成為自己的繼承人,而是希望他能幫助自己管理國家。戴克裡先自己專注於帝國東方的治理,因為在那個時代,羅馬的經濟中心在東方,最大的敵人波斯也在東方。馬克西米安則被委任處理帝國西方的各種問題,東西方的分界線大致在埃及和義大利之間,這與後來東、西羅馬的分界線也是差不多的。

公元286年,戴克裡先再次作出一個顛覆性的決定,他任命馬克西米安為“奧古斯都”,成為與自己一樣的皇帝,這在羅馬帝國曆史上還是第一次。不過兩個“奧古斯都”還是有所區別,戴克裡先在自己的稱謂前加上了“約維烏斯”,意為最高神朱庇特,而馬克西米安稱謂前加的卻是“赫拉克勒斯”,是希臘神話中半人半神的英雄。最高神朱庇特在地位上顯然是要高於赫拉克勒斯的。

“四帝共治制”真的是羅馬帝國分裂的罪魁禍首

在接下來的7年時間內,兩個皇帝分赴帝國各地鎮壓叛亂,抵禦蠻族入侵,還成功的解決了波斯問題,戴克裡先的“兩帝共治制”大獲成功。嚐到甜頭的戴克裡先決定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體系,那就是“四帝共治制”。

公元293年,戴克裡先和馬克西米安分別在駐地尼科米底亞和米蘭同時發表宣告,宣佈在兩位“奧古斯都”之下各自任命一名“凱撒”,“四帝共治”時代正式拉開帷幕。西方皇帝馬克西米安任命的“凱撒”是與他同齡的君士坦提烏斯·克羅魯斯,東方皇帝戴克裡先任命的“凱撒”是比他小15歲的伽列裡烏斯。

兩名“凱撒”都是戴克裡先挑選出來的,他們四個皇帝都是出身於巴爾幹地區的同鄉,又有類似的軍隊經歷。戴克裡先劃分了四名皇帝的治理區域,他仍然坐鎮尼科米底亞(今土耳其境內)治理包括小亞細亞半島、中東和埃及等帝國東部區域,多瑙河以南、亞得里亞海以東則交給“副帝”伽列裡烏斯管理。馬克西米安的管轄區域縮小為義大利、西班牙和北非,不列顛和高盧交給了君士坦提烏斯·克羅魯斯管理。

“四帝共治制”真的是羅馬帝國分裂的罪魁禍首

四位皇帝在權力上不分大小,但是地位上卻有高低。戴克裡先被稱為“大奧古斯都”,在四名皇帝中具有最高的地位,其次是被稱為“小奧古斯都”的西方“正帝”馬克西米安。兩名“副帝”的地位則差不多,不過由於羅馬更加重視東方,東方“副帝”伽列裡烏斯的地位要稍高於西方“副帝”君士坦提烏斯·克羅魯斯。

在戴克裡先的觀念裡,“四帝共治制”是基於軍事上的需求,目的是重建帝國的防禦系統。與此同時,戴克裡先也著手進行政治和經濟上的改革,加強君主集權,以解決“三世紀危機”以來近衛軍隨意廢立皇帝的問題。

羅馬帝國第一代皇帝奧古斯都確立的帝制,實際上是“元首制”,皇帝是帝國的“第一公民”,權力來自於元老院和羅馬公民。“元首制”的皇帝,在權力上較之東方的皇帝要小得多,受到的監督和制約也更多。自戴克裡先以後,羅馬帝國正式進入君主專制時代,皇帝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

“四帝共治制”真的是羅馬帝國分裂的罪魁禍首

戴克裡先為自己帶上的東方式的皇冠,穿上的華貴的衣服,日常居住在深宮中以保持自己的高高在上和神秘感。他加強官僚集團,實行官僚化的統治;進行經濟改革,增加了國家的稅收;遠離元老院和羅馬公民勢力強大的羅馬城,常駐尼科米底亞,致使羅馬城逐漸被邊緣化。這一傳統被保留,在羅馬帝國後期,很少有皇帝常駐羅馬。

經過近20年的“四帝共治”,羅馬帝國逐漸恢復了生機,重新獲得了和平和發展。對於這些成就,戴克裡先堅持認為是他創設的“四帝共治制”帶來的,並準備讓這套制度一直傳承下去。公元305年,戴克裡先主動退休,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看到新一輪的“四帝共治”。馬克西米安也在他的勸說之下退位,兩名“副帝”升任正帝,然後再任命兩名新的“凱撒”為副帝。

完成這一切的戴克裡先回到家鄉過著退休生活,但是僅僅過了幾年,他便眼睜睜的看著自己一生的努力成果化為烏有。皇帝之間的權力分配、皇位的繼承權等諸多問題無法解決,皇帝們只能訴諸武力,最終導致羅馬帝國再次回到了內亂的老路上。直到君士坦丁橫空出世,消滅了各路皇帝,重新統一羅馬並建立了個人君主專制統治。

“四帝共治制”真的是羅馬帝國分裂的罪魁禍首

綜上可見,存在時間並不長的“四帝共治制”實質上是一直軍事防衛體系,除了戴克裡先之外,其他三名皇帝更像是加強版的地方總督,羅馬帝國的內政、外交大權仍然把持在戴克裡先手中,他才是真正的皇帝。而狄奧多西臨死前把帝國一分為二的行為,卻是真正的把帝國分成了兩個獨立的國家,東、西兩位皇帝對自己治下的土地和子民分別擁有絕對的軍事、內政和外交等權力且不受他人制約。由此可見,戴克裡先創立的“四帝共治制”並不是羅馬帝國分裂的根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