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僅次於華為的第二大民企一年進賬6000億,卻堅持不上市

中國僅次於華為的第二大民企一年進賬6000億,卻堅持不上市

眾所周知,自我國開放以來的四十年間,誕生了不少實力強勁的企業。除了華為、阿里巴巴、騰訊這些大眾耳熟能詳的公司,國內還有不少低調的巨頭,比如恆力集團、正威集團等。其中,正威集團跟華為一樣,至今仍未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正威集團始創於上世紀

90年代,歷經二十餘年的風雨,現已成長為我國新一代電子資訊和新材料完整產業為主導的高科技產業集團。其中,在金屬新材料領域位居世界前列。根據2019年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榜單顯示,集團位居第二名,僅次於華為。截至目前,旗下擁有18000餘名員工,年營收逾6000億元。

中國僅次於華為的第二大民企一年進賬6000億,卻堅持不上市

現年

52歲的王文銀在安徽安慶的一戶農民家庭出生,困苦的童年生活使他想到,在農村發展是沒有前途的,必須依靠讀書闖出一條路來。後來,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南京大學就讀。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上海的一家企業工作,拿著數百元的月薪,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

這種條件在當時來說已經相當優厚,但跟很多商業大佬一樣,王文銀也不甘於平凡,受到當時全國上下火熱的下海潮影響,決定南下深圳打拼事業。他憑藉自身出色的個人努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在一家企業做到物料控制總經理的位置。

手裡積累了一筆可觀的資金之後,王文銀便辭職出來創業,主要從事生產銷售電源插頭的生意。有著豐富從業經驗的他,很快就帶領公司在業界站穩了腳跟,業務也從單一的電源插頭逐步延伸至電線電纜等領域。

中國僅次於華為的第二大民企一年進賬6000億,卻堅持不上市

九十年代末,王文銀將旗下幾家工廠整合組建正威集團。為了縮減成本,以及進一步發展,公司產業鏈向上遊領域拓展延伸,先後創辦了塑膠廠、銅材加工廠等。透過這種覆蓋產業鏈上下游的打發,公司業務規模不斷擴大,產品也走出了國門行銷全球各地。大概在

17年前,其一舉成為我國產業鏈最完善,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電源線製造商之一。

也正在這一年,國際銅礦價格狂跌,引發了整個行業的恐慌性的拋售。而在佈局全產業鏈的戰略下,王文銀卻反其道行之,趁這個機會低價在世界各地拿下了不少銅礦。截至目前,王文銀手中擁有

20座銅礦,儲備量是全球的5%。也就是說,正威集團已經在產業的源頭有了很大話語權。

中國僅次於華為的第二大民企一年進賬6000億,卻堅持不上市

近年來,隨著全球產業升級轉型,正威集團開始進軍電子資訊新材料與高階製造領域。

2020年2月最新訊息,集團投入60億元的電子資訊新材料科技城專案已經在福建奠基。有分析指出,正威集團新專案的落成,將在當地打通與鋰電產業、汽車產業和電機產業的協作通道。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正威集團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其全產業鏈佈局的戰略。這種完全聚焦主業的多元化擴張之路,不僅縮減了成本,還使得企業更具市場競爭力,這也是這麼多年來其維持高速增長的主因之一。而隨著企業的發展,王文銀的財富也水漲船高,根據

2019年胡潤百富榜顯示,他以1000億的身家名列第15位,被外界譽為“中國低調的富豪”。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