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巨頭又有新動向!負極材料加速邁入"矽"時代

《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鄭遠方)訊,能量密度、續航里程始終是電池廠商的追逐焦點。除了鋰、高鎳、鈉等正極材料之外,負極也逐漸得到業界重視。隨著人造天然石墨這一主流負極材料逐漸接近理論比容量極限,廠商更是開始將目光投向了技術創新。

據TheElec今日報道,三星SDI正緊鑼密鼓地推進矽基負極研發。今年,公司將推出第二代含矽量7%的電池矽基負極;預計2024年釋出第三代,矽含量為10%。此前,公司曾釋出第一代矽含量為2%的負極材料SiO(氧化矽),並於2018年首次應用於電池。

另外,據訊息人士稱,之前三星SDI的矽負極材料一直是由貝特瑞獨家供貨,如今,前者開始考慮增加供應商,從韓國兩家公司採購SiC(碳化矽)。

負極行業未來趨勢明朗 絕對龍頭尚未決出

今年以來,矽基負極參與玩家顯著增加,技術發展步伐也明顯加快。蔚來、廣汽、國軒高科相繼投身其中。

鋰電巨頭又有新動向!負極材料加速邁入"矽"時代

350Whkg能量密度、1000km續航里程等吸睛詞彙密集出現,矽基負極到底是什麼?

目前市場主流負極材料依舊是石墨,但其理論容量上限為372mAhg,目前高階產品已達360-365mAhg,接近上限,急需更高能量密度的新材料來滿足技術進步的要求。因此,理論容量4200mAhg的矽成為了市場公認的下一代負極材料。

不過,由於導電性差、體積膨化嚴重,其產業化時一般和碳材料複合使用,根據矽來源的不同,矽基負極路線主要分為矽碳(SiC)和矽氧(SiOC)。從下游應用來看,後者商業化領先於矽碳,在消費及動力領域均有應用。

矽基負極仍處於發展初期,國內滲透率較低。天風證券7月25日報告顯示,2020年,國內負極出貨量36。5萬噸,其中矽基負極出貨0。9萬噸,滲透率僅為2%,發展空間較大。

鋰電巨頭又有新動向!負極材料加速邁入"矽"時代

從市佔率來看,天風證券上述研報指出,電池負極格局較為分散,全球CR3佔比38%,國內CR3佔比56%,明顯低於隔膜(74%)、略低於電解液(62%)。此外,負極環節未走出絕對龍頭,TOP3企業(貝特瑞、璞泰來、杉杉)未拉開絕對差距。

鋰電巨頭又有新動向!負極材料加速邁入"矽"時代

展望未來,行業絕對龍頭需具備全方位優勢:高階市場更看技術競爭,負極廠需保持領先的技術迭代能力;中低端市場更看重成本競爭,成本競爭依賴一體化+工藝know-how降本。

技術迭代方面,向矽基負極發展的趨勢愈發明朗。國內產業鏈公司中:

貝特瑞佈局最早(2006年),產品已批次供應三星、松下,現有產能3000噸,與華為合作開發矽基負極材料相關專案並對相關技術申請專利進行保護。此外,中國寶安是貝特瑞第一大股東,持股68。36%;

璞泰來從2014年開始佈局,與國內矽碳技術最為領先的中科院物理所合作,現已具備中試線;

孚能科技招股書顯示,具備高容量矽碳負極技術、複合矽負極材料粘結劑技術儲備;

中科電氣在矽碳負極產品有研發投入,具備技術及產品儲備;

矽寶科技已建成產能50噸年的矽碳負極材料中試生產線,送樣多家電池廠商,將根據與廠商的合作進度放量生產;

石大勝華擬投建1000噸年矽碳負極材料專案,包含生產裝置及配套的儲運設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