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的參與國,比較成本的優勢或劣勢是從何產生的呢?

引言

國際貿易的參與國,比較成本的優勢或劣勢是從何產生的呢?——當一國同別國相比,在追加生產單位的某種商品時,必須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相對較少,它即佔有比較成本優勢。如果每個國家都專門生產各自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世界的總產量會提高。這時,各國透過國際貿易,把自己生產的具有比較成本優勢的商品同本國不具有比較成本優勢的別國商品相交換,可以支配更多的消費品。

生產的專門化和貿易的結果是使國際貿易參與國的福利狀況普遍提高。下面,我們用具體例子解釋這一抽象的原理。像李嘉圖一樣,我們從一個模型出發:有兩個國家各生產兩種商品。假設這兩個國家(美國和聯邦德國)在一定時期各有100勞動單位可以支配,用這100勞動單位各生產如下數量的兩種商品:美國在生產這兩種商品時都有絕對成本優勢,因為它用相同的勞動投入生產的這兩種商品都多於聯邦德國。但是生產小麥的優勢要大於生產汽車(24:10>18:16)。

國際貿易的參與國,比較成本的優勢或劣勢是從何產生的呢?

相應地,德國在汽車生產中劣勢較小,即在汽車生產中有比較成本優勢。按照李嘉圖的理論,如果每個國家都專門生產各自有比較成本優勢的商品,並用其交換別國生產的其它商品,那麼兩國都可以從中獲益。據此,美國應專門生產小麥,聯邦德國則應專門生產汽車。在這個模型中,假設的交易形式是自然交換,沒有貨幣作中介,也抽象掉了運輸成本。

如果國際勞動分工遵照比較成本優勢的原則,那麼國際貿易參與國的福利狀況要高於不參加分工和貿易的國家。從這個例子可以得出結論,國際貿易的參與國應該專門從事它們具有比較成本優勢的商品生產。那麼,比較成本的優勢或劣勢又是從何產生的呢?對這一問題也曾經進行過詳細的討論,我們不作深入介紹,僅提出以下幾個主要原因:(一)各個國家所擁有的生產要素勞動、土地和資本有數量差別。

國際貿易的參與國,比較成本的優勢或劣勢是從何產生的呢?

在競爭條件下,一個國家用它所擁有最多的生產要素生產的商品,其成本和價格最低。這類商品將會出口。而那些在生產中所需要的生產要素較為稀缺或昂貴的商品則要進口。如果放棄勞動同質的假說,那麼勞動力素質較低的國家也要進口那些在生產中需要投入更多的高質量勞動力的商品。(二)各國擁有的生產要素的生產力有相對差別。就是在擁有生產要素的數量相同時,各個國家的生產力不同,其相對成本和價格也會出現偏差。

這方面的原因在於自然條件、技術發明、創新力和人的不同能力等。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對於說明一部分國際貿易,特別是工業化國家之間的貿易是適用的,但是它卻不能說明工業化國家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因而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受到了批評,這種批評導致了傳統理論的發展。在這方面又出現了“支配性模型”。根據這一理論,如果一國因缺少資源,或由於技術水平不能滿足國內對一定商品的需求,也會出現一種國際間的商品交換。

國際貿易的參與國,比較成本的優勢或劣勢是從何產生的呢?

從時間來看,可以分為持續性的、長期的和短期的不可支配性。持續的不可支配性主要是原料等自然資源,比如石油。長期的,但卻可以克服的不可支配性,原因在於經濟的相對不發展。由此可以解釋發展中國家的一部分進口。發展中國家為其發展過程必須進口一些自己不能生產的投資品。這種不可支配性的另一原因是技術進步在各國的進展程度不同,因而一些國家在一定時期內不能支配一些新的產品和新的生產工藝。

“模仿競爭”發生作用往往需要經過一些時間。短期的不可支配性原因在於歉收,罷工、戰爭、以及國家之間經濟週期的差別,因為在一國達到充分就業時,就不再能為追加的需求提供產品。用價格差別和不可支配性,肯定可以解釋絕大部分國際貿易。但是在現實上還可以看到,人們常常購買一些本國生產的產品,(比如汽車)這些商品價格高於外國生產的,同樣可以支配的同類商品。

國際貿易的參與國,比較成本的優勢或劣勢是從何產生的呢?

這種需求行為可以從購買者的不同偏好,以及國內外產品之間實際的或想象的質量差別來解釋。在供給方面,企業出於市場戰略,為了減少銷售風險,也會向較多的國家提供商品。到這裡,我們對國際貿易理論中最主要的決定因素作了簡短介紹。這些因素當然只有在不存在對外貿的限制時(如關稅、條約性貿易限制)才能解釋對外貿易。此外,在國際貿易領域也有理論同現實的偏離,還有一些影響外貿的因素是建立在不太符合實際的假設上。後面,我們還將部分地回到這類問題上。

工業化國家同發展中國家間經濟聯絡的實際發展

在不同的地區和時期,決定對外貿易的一系列因素在國際貿易中的意義是不同的,也是變化的。在這一部分,我們要進一步弄清,哪些因素可以解釋工業化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貿易。首先要描述幾個同工業化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貿易有關的實際問題。

國際貿易的參與國,比較成本的優勢或劣勢是從何產生的呢?

(一)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

按國家分類,提供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和結構的初步情況。由於石油的特殊意義,把發展中國家分為石油輸出國(OPEC)和石油進口國。按照一般理解還列出了國家管制貿易的國家。在國際貿易中,工業化國家佔有絕大部分比重。用出口衡量,它們的比重在60年代增加以後,在70年代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這種下降是對兩次石油漲價的最初反應。因為在這一時期只是石油輸出國有力地提高了它們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

1983年,由於石油價格回落和工業化國家,特別是美國的經濟繁榮,又引起了工業化國家出口比重上升。經過一段時期的下降以後,石油進口的發展中國家的出口比重又回到1963年的水平,國管貿易國家的比重下降了。工業化國家之間的貿易在其出口中所佔比重最大。自70年代初,主要受兩次石油漲價和第二次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這一比重有明顯下降,自80年代初又重新上升。

國際貿易的參與國,比較成本的優勢或劣勢是從何產生的呢?

結語?

工業化國家對OPEC國家的出口大幅度上升,而對非OPEC國家的出口相對下降。OPEC國家對工業化國家的出口在80年代初下降了,而OPEC國家之間的出口自70年代中期開始上升。OPEC國家對工業化國家和非OPEC國家的出口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到80年代初有較大增長,爾後又明顯下降。由此可見,把發展中國家分為石油輸出國和非石油輸出國是很有意義的,否則不可能描畫出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的總圖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