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的"致富密碼"銀魚,曾造福21個省,如今為何跌下神壇?

在上世紀80年代,人們第一次嘗試將銀魚向外地擴種時,年產量高達3000噸, 銀魚的名號響徹大江南北,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養殖銀魚絕對是每個水產品養殖戶心目中的“致富經”,也是人們茶餘飯後所討論的“財富密碼”。由於銀魚具有,肉質鮮美產量高,易於存活耐儲存等特點,因此銀魚迅速在我國多達21個省份中大力推廣,也一度讓無數漁民發家致富!

太湖的"致富密碼"銀魚,曾造福21個省,如今為何跌下神壇?

可是在近年來,銀魚卻開始被人們“嫌棄”,我們也很少再聽到關於銀魚的“傳奇故事”了,相反更多的則是關於銀魚的負面新聞,那麼太湖銀魚在這短短的幾年間到底經歷了什麼,又為何會迅速跌落神壇呢?

銀魚是一種雜食性小型魚類,體長約12釐米左右,頭部較扁,身體細長呈現圓筒狀,全身無鱗身體呈現透明色,當它們死後身體會變為白色,因此也被人們稱為“麵條魚、白條魚”。銀魚的營養價值極高,它們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鈣質,並且脂肪含量極少,全身無刺且口感爽滑,因此銀魚一直以來都深受人們追捧。

太湖的"致富密碼"銀魚,曾造福21個省,如今為何跌下神壇?

這也使得銀魚的身價非常之高,根據品質不同,銀魚的售價也在五十至百元不等,因此銀魚具有非常好的經濟價值。此後國內也在對銀魚頻繁引種,想要將其擴種到更多的地方。而銀魚也確實沒有讓大家失望,由於銀魚具有適應性強,繁殖速度快等特點,因此在1979年時,太湖銀魚第一次向外地擴種時,昆明湖漁民成了第一批依靠銀魚發家致富的人,當年捕獲的銀魚產量達到了3500多噸,為當地帶來了近億元的收入。

太湖的"致富密碼"銀魚,曾造福21個省,如今為何跌下神壇?

此後在1985年時,國內首次大銀魚移植試驗專案取得成功,據悉,本次太湖大銀魚引種專案是將大銀魚引種到內蒙古地區的岱海中。而岱海作為一個PH值高達9。3的高鹼性湖泊,在正常情況下是不能飼養魚類的,而本次專案的多名專家,在反覆實驗多次培育選種後,竟成功使得大銀魚可以在岱海中自由生長,這一研究成功為國內鹼性湖泊的漁業帶來巨大的商機,當年投放的900萬枚受精卵,最終捕獲近300多噸大銀魚,獲得了近千萬元的收入,至此銀魚致富的傳奇故事便開始響徹大江南北!

此後便有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引進銀魚,最終為我國多達21個省都帶來了不小的收入。但是隨著越來越多人開始飼養銀魚,這背後的問題也逐漸顯露了出來。

太湖的"致富密碼"銀魚,曾造福21個省,如今為何跌下神壇?

銀魚雖然生命力非常頑強,但是銀魚受精卵的移植成活率卻很低。據悉在大規模飼養銀魚時,一次所投放的銀魚受精卵成本在10~20萬元左右,而且銀魚卵屬於沉性卵,需要吸附在低泥上孵化,可是一旦底層氧氣含量變少或者具有有毒等汙染物,銀魚受精卵將不能順利孵化,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絕收。此外銀魚屬鮭形目,因此和大馬哈魚相同,一生只繁衍一次,繁衍結束後親魚便會在短期內死亡,因此銀魚一旦受到外界干擾使得雌雄魚性成熟期不同時,次年同樣會有絕收風險。如1995年內蒙古岱海和2016年黑龍江小龍虎泡等地區的銀魚都出現了絕收情況,對銀魚業都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此外,早些年雖然大銀魚為許多地區帶來了不菲的經濟效益,但是由於銀魚屬於雜食偏肉食性動物,對本土魚蝦具有很大的威脅。據悉,大銀魚具有冬季繁衍的特點,每年12月生活在北方地區的大銀魚便迎來了繁殖期,至次年一月份達到鼎盛時期。

太湖的"致富密碼"銀魚,曾造福21個省,如今為何跌下神壇?

此時由於水溫較低,其它魚類的活性會大大降低,這也為銀魚卵的存活帶來了機會,而等到春季水溫漸漸升高時,大銀魚卵早已經孵化成了小魚苗,而其它魚種才開始進入繁殖期,當小銀魚生長到5公分左右時,便會展現出它們貪婪的食性。此時的銀魚對其小魚、小蝦具有很大的威脅性,瘋狂捕食其它種類魚蝦,甚至當食物不足時,同類之間也會互相吞食。如:興凱湖大銀魚擴種案例中,當地區特色魚種興凱湖鮊,由於銀魚的出現使得它們幾近滅絕。

也正是由於銀魚屬於一年生魚類,種群資源波動較大,需要不斷補充魚卵,而孵化後的銀魚控制不當,又會對本土魚的生存產生很大威脅,因此銀魚也從最初的盲目飼養,到現在的嚴加管控,因此銀魚便開始慢慢跌落神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