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商人扎啤中混入工業二氧化碳

作為大眾暢銷飲品的扎啤,是在啤酒原漿中充入食品級二氧化碳製作出來的。近期,在市場監管總區域性署的2021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中,浙江省市場監管部門查辦了一批扎啤非法新增案件。不法分子為節省製作成本,竟然用工業二氧化碳替代食品級二氧化碳製作扎啤,苯含量超過國家標準15倍。

苯含量嚴重超標

近期,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率先針對扎啤非法新增工業二氧化碳問題開展專項執法檢查。101個市縣(區)出動執法人員7055人次,檢查餐飲店、扎啤經銷商及二氧化碳充裝企業5630家。

浙江省溫州市的一名扎啤經銷商林某說,一個裝有8升二氧化碳的氣罐,可以配置出360升扎啤。起初,他從正規的食品新增劑生產企業購進二氧化碳氣罐,後來聽說充裝工業二氧化碳價格便宜,於是開始用工業二氧化碳混入扎啤原漿。執法人員檢查發現,從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林某賣出了這種扎啤6萬多升。

在口感風味上,使用工業二氧化碳製作的扎啤與食品級二氧化碳製作的扎啤差別並不大。但是,對照食品級二氧化碳國家標準,工業二氧化碳純度低、雜質多,對於苯、總揮發烴等有毒有害物質沒有限量要求。

執法人員將查獲的工業二氧化碳樣品送專業機構檢驗檢測,結果顯示:苯含量超過國家標準15倍、二氧化硫含量超過國家標準15倍、一氧化碳含量超過國家標準8倍、總揮發烴含量超過國家標準4。5倍。

浙江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食品檢驗研究所副所長劉柱介紹,苯是一種常用的有機溶劑,通常作為工業上的基礎原料。由於對人體有害,在食品級原料、包裝等方面被嚴格限制使用。使用工業二氧化碳製作扎啤,屬於非法新增的違法行為,其所含超量的苯、總揮發烴等有毒有害物質殘留在啤酒中,會造成食品安全潛在風險。

執法人員對查獲的餐飲店追根溯源,倒查上游經銷商、相關配送企業以及氣體分裝企業,瞭解企業是否具備相關生產經營資質。同時,追查二氧化碳採購、配送及充裝記錄,對涉案相關當事人予以立案查處。

每百杯可多獲利約20元

明知新增工業二氧化碳屬於違法行為,為何不法商家敢於鋌而走險?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某經營戶周某說:“從經銷商處採購扎啤,製作扎啤的機器、二氧化碳氣體都由經銷商免費提供,每次氣罐用完後由經銷商回收。”檢查發現,今年以來,他賣出了660升扎啤,非法獲利2706元。

執法人員介紹,通常經銷商為餐飲經營者免費提供扎啤機、二氧化碳氣體,氣瓶瓶體在使用完畢後回收。然後,經銷商將空氣瓶送至工業二氧化碳氣體生產企業,重新充裝後投入使用。這些氣瓶的瓶體普遍沒有食品級標籤標識。

浙江省金華市市場監管局綜合行政執法隊副隊長馬丁丁介紹,工業二氧化碳價格為每升2。5元至3元,約是食品級二氧化碳的一半。餐飲經營者非法使用工業二氧化碳製作扎啤,每百杯可多獲利約20元。一戶小餐飲店每月至少可多獲利500元,酒吧或較大餐飲店的獲利空間則更大。

至此,違法產業鏈浮出水面:上游是二氧化碳生產企業;中游是二氧化碳氣體分裝配送企業、扎啤經銷商;終端是餐飲經營主體。

需重視產業配套缺失

“非法使用工業二氧化碳製作扎啤,除了牟利驅動,還存在產業配套缺失等原因。”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執法稽查處處長陸立權介紹,有資質的食品級二氧化碳生產企業少,運輸成本高。

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本案屬於在食品中新增食品新增劑以外的化學物質。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新增食品新增劑以外的化學物質,以及在食品中添加藥品,統稱為食品非法新增。

市場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斬斷食品非法新增的違法鏈條。凡是故意非法新增的一律依法從嚴從重查處;能夠吊銷許可證的一律吊證;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機關;能夠處罰到人的一律處罰到人。務必讓食品安全違法者付出沉重代價。

新華社記者 趙文君

(據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