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城 兩集中 供地拉開大幕房企 棄地

一場集中供地的大幕正在拉開。

自2月下旬傳出將施行“集中供地”政策後,目前已有14個被納入新政中的重點城市陸續釋出了首批供地計劃。

3月15日,長春率先公佈首批集中供地計劃,成為第一個落地執行新政的城市。隨後,多地陸續公佈了“兩集中”供地政策。

據中房網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13日,在22個重點城市中,已有14個城市公佈了2021年首批集中供地的面積,合計4064。03萬平方米。與此同時,武漢、鄭州、合肥等城市近日也公佈了2021全年土地供應計劃,並宣佈將實行“兩集中”土地出讓政策。

多數城市首批供地量“給力”

2021年2月23日,網傳22個重點城市將推行“兩集中”土地出讓政策,涵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一線城市,以及包括天津、重慶、南京、杭州、廈門、合肥、濟南、武漢、成都、福州、鄭州、無錫、蘇州、瀋陽、長春、寧波、青島、長沙在內的18個熱點城市。

所謂“兩集中”供地,即上述城市將集中釋出土地出讓公告、集中組織出讓活動,全年分3批次集中統一發布住宅用地的招拍掛公告,並實施招拍掛出讓活動。

該訊息傳出後,多地陸續發文表示將執行這一政策,但當時並沒有具體的明細公佈。

隨著3月15日,長春率先公佈首批集中供地計劃,成為第一個落地執行新政的城市後,各地也陸續拉開了落實“兩集中”供地政策的大幕。

14城 兩集中 供地拉開大幕房企 棄地

縱觀上述城市公佈的首批集中供地情況可以看出,供應量充足是多個城市首批供地計劃的共同點。不少城市首批出讓地塊面積在全年中佔比較高,14城首批供地面積佔2021年全年計劃比重為35%,其中10城首批供地佔比超過30%。其中,瀋陽首批土拍的“出地量”已經接近今年全年土地供應量的一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廣州,其首次集中供地佔全年計劃比重高達62%。

從後續公佈的供地計劃來看,各城市供地時間有所差別。南京、蘇州、濟南、長沙、瀋陽計劃將在7月、10月供應土地,而其他城市的時間相對錯開,如天津為6月、9月,長春為5月、8月,杭州為6月、12月,廣州則定在6-7月、9-10月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些不在22城名單之中的城市也自動加入到集中供地的隊伍。4月9日,江蘇省徐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釋出的通知顯示,徐州市加入“兩集中”供地城市陣營,一年供地不超過4次;而3月底,西安也曾出臺相關檔案,稱未來將按季度集中釋出住宅用地出讓公告,集中組織土地出讓。

審慎拿地將成大多數房企拿地策略

從各地首批集中供地計劃可以看出,4-5月份,將出現井噴賣地的情況,單次大批次的土地供應,無疑對企業的資金鍊將是巨大的考驗。

一位房企人士感嘆:“資金無疑是一道重要的門檻。北京首批集中出讓的30宗地塊,其競買保證金逾200億元,企業的腰包要被掏空了。”北京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志對中房網表示,新政一方面保證土地供給的數量,實現土地供應目標。另一方面,透過土地供應方式的更新,把房價管理機制引入到供地端,使開發商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品質上。

相關業內人士也指出,像杭州一口氣推出57塊地,並在5月7日、8日兩天內集中出讓,儘管杭州設有5000萬元的保證金繳納上限,但未來的土地款會形成很大的資金需求,“對於頭部企業、在杭州重倉的企業來說,競爭壓力可能會很大。”

不過,多數房企管理層的普遍反應較為積極,他們認為新政有利於平抑土地市場熱度,穩定土地市場預期,但在供地節奏趨同背景下,房企需對不同區域及城市的潛力、競爭環境進行精準研判。

業內人士預計,在當前形勢下,冷靜客觀、審慎拿地已成為大多數房企2021年的策略。從一些上市房企業的年報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融創中國在2020年報中表示,將密切關注集中供地政策的推行和帶來的影響,審慎把握公開市場的機會。未來將繼續堅持以地產開發為核心主業,保持地產主業的均衡高質量發展,加速提升“地產 ”業務的競爭優勢。

克而瑞研究中心總監馬千里表示,今年初房企拿地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謹慎態度,尤以銷售10強房企投資態度最為謹慎。展望未來,在調控愈發嚴厲的背景下,房企投資態度仍將保持謹慎。“兩集中“新政落地後,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土地市場將逐漸分化為兩個賽道,企業在不同型別的城市投資策略、投資方式也將有所區別。

某TOP20房企投資總監稱,集中供地會讓房企拿地更加謹慎,前期做好準備工作,有針對性地去爭取自己最擅長的地塊,畢竟在某一時段可以用於投資的資金量有限。

美的置業執行董事兼總裁郝恆樂表示,2021年公司將透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拿地,包括招拍掛、合作收併購和城市更新,但公司將秉持不冒進的基本原則,不拿沒利潤或低利潤土地。基於公司有足夠的土地儲備支撐,2021年會按照去化量來合理地補充土地儲備。

招商蛇口董事總經理蔣鐵峰近日也表示,2021年招商蛇口將按照國家政策要求,理性參與土地交易,追求有利潤、有回款的銷售,追求有質量的增長。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