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卻5次賣身!最沒骨氣的民族企業,為何把自己推向火坑

中國第一,卻5次賣身!最沒骨氣的民族企業,為何把自己推向火坑

中國第一,卻5次賣身!最沒骨氣的民族企業,為何把自己推向火坑

文/ 金錯刀頻道

中國第一,卻5次賣身!最沒骨氣的民族企業,為何把自己推向火坑

一個蟬聯國內第一28年的民族企業,卻有十幾年時間被外國企業宰割。

它在最強大時候,落入了外資手裡,被賣了賺錢;它發明的專利被外企拿去註冊,自己要用還得花錢。

更慘的是,它不僅不被允許發展海外市場,還要把國內渠道讓給競爭對手使用,扶持對手壯大。

它就是南孚電池。

中國第一,卻5次賣身!最沒骨氣的民族企業,為何把自己推向火坑

在經歷10多年的不公正待遇後,南孚終於重新回到中國人手中,最近還有訊息傳出:南孚或將登陸上交所,實現其多年以來的上市夢想。

然而,此時的它,早已沒有了當年的氣勢。

很多人認為,它是被外國企業耽誤了。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1

白送都沒人要的小廠,自救成國內霸主

南孚公司的前身,是一個偏僻山溝裡的小電池廠(南平電池廠),生產條件落後,靠著給北京、上海電池廠做代加工混口飯吃。

當北京、上海兩個聯營廠把它甩了之後,南平電池廠立刻撐不住了。

為了生存,電池廠想委身給某大廠的一個車間,得到的迴應是:“一個山溝溝裡的小廠能幹出什麼名堂?”

走投無路之際,時任廠長的陳來茂決定來個破釜沉舟。

中國第一,卻5次賣身!最沒骨氣的民族企業,為何把自己推向火坑

陳來茂(左)

那時的中國,鹼錳電池市場剛剛興起,國內企業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外企壟斷市場,價格死貴。

陳來茂看準這個機會,毅然投了進去。“要幹就幹大的,上世界一流的產品,一步到位!”

1988年,在沒錢沒裝置的情況下 ,南平電池廠聯合百孚、基地、興業銀行,建陽外貿等數家企業,籌資購買裝置。

錢一到位,陳來茂就要從日本引進LR6鹼錳電池生產線裝置。但一條價格5000多萬元的生產線,讓上級部門和下級員工都不願接受。

“上海電池廠這樣的大廠引進LR6鹼錳電池都搞得焦頭爛額,至今不能正常生產,難道我們還會比上海人精明?”

為了能讓專案透過,陳來茂和妻子陳永心分工,一個去挨個說服縣、市、省、部各部門,蓋了八十個印章,一個去做通員工思想工作。

中國第一,卻5次賣身!最沒骨氣的民族企業,為何把自己推向火坑

陳來茂和妻子陳永心

最終,南孚成功引進第一條日本富士LR6鹼性鋅錳電池生產線,一個生產落後的小廠走在國內同行的前列。

但是光靠一條先進生產線,還不足以讓南孚起死回生。

第一條生產線引入不久,全國BP機開始流行,七號、五號鹼錳電池需求猛增。南孚又迅速決定:引進全國第一條七號鹼錳電池生產線關鍵裝置。

中國第一,卻5次賣身!最沒骨氣的民族企業,為何把自己推向火坑

BP機

這一決定,讓南孚電池一躍成為國內的佼佼者。

事後陳來茂評價這次機遇絕對是一局險棋

。南孚本來就在借債生產,如果這次判斷失誤,那將徹底完蛋。

然而,“如果當時南孚沒有及時大抓第二期技改,第一期技改的債務也沒有辦法還清,南孚也完了。”

靠著這種自強和創新精神,僅用10多年時間,南孚就從一個白送都沒人要的小廠,發展到總銷量超過7億隻,產值7。6億元的中國第一、世界第五大鹼性電池生產商。

一時間,南孚成為了民族品牌中的勵志典範。

2

國內霸主,卻被外資當了墊腳石

當時的南孚萬萬想不到,自己將來會被賣到美國,甚至屈身於曾經的手下敗將手下長達11年。

這一切的隱患,要從引入外資說起。

90年代,各地政府都在考慮如何引入外資。風頭正勁的南孚電池成了外資巨頭眼中的香餑餑。

那時的南孚,固定資產高達4億,各地的總代理商手攥大把現金住在南孚公司等貨,各家銀行爭著給南孚貸款,風光無限。

按理說南孚不缺錢,沒必要引入外資。但在當地政府的強烈要求下,不缺錢的南孚被迫承擔起吸引外資的重任。南孚數家股東與摩根士丹利等多家外資公司合資組建“中國電池有限公司”。中方持股51%,外方持股49%。

本該是強強聯合,南孚卻迎來了身不由己、顛沛流離的悲慘命運。

1、被隊友出賣,民族品牌變美國品牌

摩根士丹利,一個習慣入股中國傳統產業,包裝到海外上市,然後退出的投資公司。靠著買賣公司,從中大賺一筆。

當聽說摩根士丹利要入股時,蒙牛創始人牛根生警告時任南孚總經理的丁曦明說:“最大的危險,就是你會失去對企業命運的掌控。”

沒想到牛根生一語成讖,曾經和南孚一起拼天下的百孚公司,在香港炒金虧了幾千萬美元,老總被捕。為了償債,百孚將其持有的中國電池股份中的8。25%的股份出讓給摩根士丹利。

這意味著,中方失去對中國電池的控股權。

緊接著,摩根士丹利先後從兩家中方股東手中大量增持中國電池股份,轉手以一億美元價格全部賣給美國吉列公司,淨賺5000萬美元。

南孚這個國民品牌徹底姓了“美”,逼得陳來茂黯然離場。

2、再次被賣身,為昔日手下敗將輸血

賣給吉利的南孚還不是最慘的,沒過兩年它就落入寶潔的手中。而寶潔手裡還捏有另一家強大的電池廠——金霸王,南孚曾經的對手。

中國第一,卻5次賣身!最沒骨氣的民族企業,為何把自己推向火坑

因為南孚的存在,金霸王進軍中國市場10年都打不開局面,銷量不及南孚電池的十分之一。

如今,南孚成了“自家人”,事情自然都“好辦了”。

2006年,南孚在美國有337專利,進軍美國市場恰逢其時,但為了金霸王的市場地位和避免“同室操戈”,南孚被迫縮回國內市場。

而在中國,金霸王卻用南孚工廠和渠道加工、代銷,僅一年時間,電池銷量超過1億多隻。

中國第一,卻5次賣身!最沒骨氣的民族企業,為何把自己推向火坑

為了跟上時代發展,南孚執行一個名為“雅典娜”的鋰電池計劃,專案取得技術專利,結果被寶潔拿去以美國公司名義註冊,南孚使用專利得向美方交錢。

更絕的是,以開發鋰電池專案為名,寶潔要求南孚向金霸王採購裝置,採購價比公開報價高三四成,採購多支付成本1722萬元。

在寶潔手裡,南孚不斷為金霸王輸血,隨時可以榨取能量為它所用。

2014年,事情出現轉機。寶潔戰略調整,想將南孚電池甩賣。中國鼎暉資本抓住機會,以5。8億美元的高價將南孚電池78。77%股權收入囊中。至此,共經歷五次易主的民族品牌終得迴歸。

中國第一,卻5次賣身!最沒骨氣的民族企業,為何把自己推向火坑

鼎暉總裁焦震(左)與寶潔CFO喬恩(右)

但重新迴歸中國人手中的南孚,早已不再是過去風光無限的它。

3

南孚的衰落,不能全怪外企

2014年底,中國銀行與鼎暉投資在澳門舉行了歡迎南孚回家的慶祝活動。南孚總經理丁曦明很興奮。經歷11年飄泊後,南孚終於重歸故土。

但如今的南孚,雖然仍是國內鹼性電池市場霸主,卻已經品牌老化,銷量見頂,前路迷茫。

中國第一,卻5次賣身!最沒骨氣的民族企業,為何把自己推向火坑

落到外資手中的十幾年裡,南孚變成了資本的玩物,失去搶奪市場、技術研發的先機,如今在更有前景的新型電池市場,幾乎沒有它的立足之地,南孚只剩下羨慕寧德時代、比亞迪這些後輩的份兒。

究竟是什麼導致了南孚的悲劇?

在刀哥看來,

有很大程度都是一部分人的急功近利和自卑心理在作祟。

格力曾經有過和南孚類似的經歷,至今被董明珠稱作是格力“一次最大的挑戰”。

2004年,當時地方政府想把格力賣給美國的空調巨頭“開利”。當年的格力銷售額有138億,但是賣的話,只能按淨資產9億賤賣。

地方政府給出的理由是,迫切希望當地有世界500強的企業。對此,董明珠等人強烈反對:

公司都不是中國的,世界五百強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中國第一,卻5次賣身!最沒骨氣的民族企業,為何把自己推向火坑

開利承諾給董明珠8000萬的年薪,董明珠還是沒同意。

不僅沒同意,她還跑到省裡向書記彙報,告訴他:我們格力電器有未來。

最終,格力保住了民族品牌的身份,也成為了世界500強企業。

相比之下,很多民族品牌就沒法像格力那樣堅持自我。

在中國的啤酒產業中,大眾耳熟能詳的哈啤、青島啤酒、華潤雪花等,基本都有過被外資控制的經歷。

最嚴重的時候,中國的啤酒產業,唯一純正100%中國血統的啤酒公司只剩下燕京啤酒一家。

中國第一,卻5次賣身!最沒骨氣的民族企業,為何把自己推向火坑

在中國的日化產業中,這樣的現象更加普遍。中華牙膏、小護士,羽西,大寶等許多知名國產品牌,都在外資併購中損失嚴重,泯然於眾人。

在十幾年或二十幾年前,這些品牌幾乎都不相信它們能與外國品牌抗衡。反之,它們相信只有與外資合作,企業才能快速發展。

所以就算是格力、南孚等一些極其優質的企業,都有人迫不及待地要賤賣給外資。

這樣急功近利和自卑的心態,當然更多是環境造成的。

20年前,中國企業的確難以抗衡外企,中國的世界500強企業只有寥寥數家。沒有多少人會想到,中國的發展會這麼猛,如今中國的世界500強企業已經有上百家,全球第一。

中國第一,卻5次賣身!最沒骨氣的民族企業,為何把自己推向火坑

20多年來,還能以民族品牌身份活下來、做大做強的企業,無不是對企業實力、對中國市場、對中國充滿信心的企業。

2004年面對開利的收購,董明珠向書記彙報時說,格力電器有自己的管理模式,我們有我們自己的研發能力,說老實話,我們的研發技術還是遠遠不夠的,但是我們堅守十幾年,我們改變了。我們相信自己的責任,所以我們成功了。

企業經營中,狂妄自大和妄自菲薄,都不可取。但是相比之下,妄自菲薄更是嚴重。

連自己都不信任,只能任人宰割。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