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產品越來越貴,你還會為應急買單嗎?

現代快報訊(記者 徐夢雲 呂潔 文 / 攝)近日,景區共享充電寶十元一小時,衝上微博熱搜。不少消費者吐槽這種漲價現象,有網友稱這個價格還不如買一個新的充電寶。充電寶價格的悄悄上漲,也讓大眾關注的目光投向整個共享經濟市場,不少網友表示共享雨傘、共享單車也都漲價了。4 月 12 日,現代快報記者走訪了南京新街口附近的幾個商場,親測共享產品“漲價”現狀。

共享產品越來越貴,你還會為應急買單嗎?

△共享充電寶計費規則

探訪

多類產品價格悄悄上漲,共享經濟不“香”了?

“前幾天在電影院門口借了個充電寶,就看了場電影的時間,歸還的時候發現竟然要付 10 元。這要是多充幾次,還不如買一個新充電寶。”周女士一邊向現代快報記者吐槽,一邊翻開消費記錄。

“ 2 元 /0。5 小時,每 24 小時 40 元封頂,總封頂 99 元。”這是在借用充電寶的時候租借頁面會出現的提示資訊。記者隨機掃了街電、怪獸等不同品牌的共享充電寶,發現不同品牌的共享充電寶都漲價了。從最初的每小時 1 元,半小時免費的親民價格,到現在平均每小時需花費 3 至 4 元,而 24 小時封頂價也從 20 元漲至 40 元。讓不少消費者直呼“太貴”。

共享產品越來越貴,你還會為應急買單嗎?

△共享單車消費記錄

除了共享充電寶,共享單車也被吐槽。市民王女士說:“現在共享單車也沒有那麼便宜,半小時內都是 1。5 元了,最早的時候半小時內還是免費的。”王女士告訴記者,現在短途路程的,她就選擇步行,遠一點的就坐公交了,公交也只要 1 塊錢,共享單車比公交還貴了。

在新街口附近的多個商場門口,都配置有某品牌的共享雨傘,一旁還標示著借傘、還傘的流程。不少放置共享雨傘的架子已經空了大半。一名商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最近多陰雨天,很多人來租傘,架子上常常是空的。”

記者按照指示,用微信掃碼租了一把傘,先支付了 39。8 元的押金後,點選租傘,介面彈出提示:“前 24 小時內 3 元,之後每 12 小時 1 元,前 10 分鐘免費,39。8 元押金。 累計 20 天未還,系統預設扣除押金。”按照這個收費標準來算,如果消費者因為沒有及時去固定地點歸還,租用一週大概需要 15 元錢。

記者探訪期間,正是陰天,偶爾市民經過,在共享雨傘處駐足。隨機採訪了幾名市民,大家普遍反映,共享雨傘的價格不夠“吸引人”。市民孫先生告訴記者,共享雨傘沒有之前那麼便宜了,“我印象中,以前押金沒這麼貴,一天的費用也沒這麼高。”有兩名女孩掃碼後,瞭解了下租金就有些猶豫:“租走後就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還了,要是拖了好幾天的話,還不如直接在商場買一把傘划算。”

共享產品越來越貴,你還會為應急買單嗎?

△共享充電寶

迴應

為何“用不起”和“不划算”,成了共享經濟的新標籤

共享經濟最初出現在市場上掀起一頓熱捧,消費者覺得這滿足了大家的日常應急需求,價格也很親民,一時間萬物皆可共享,共享充電寶、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雨傘、共享自習室等。但是僅幾年時間,共享經濟的標籤就從方便親民變成了“用不起”“不划算”,到底商家漲價的原因是什麼呢?

在探訪時,記者撥打了共享傘架上留的客服電話,諮詢價格的變化。一名工作人員解釋稱,之前為了推廣產品,共享雨傘的租用價格是一天一元錢,“但這個產品本身就是應急的,平日人工維護成本比較高,所以我們推廣了一段時間,後期只能選擇漲價。”

那麼共享充電寶價格又是如何定價的呢?記者諮詢了幾家充電寶公司,其中一家迴應稱“定價是公司和商戶共同商討後逐一制定的,並不存在行業或區域統一定價,同一區域價格有差別是正常現象。”他表示,根據不同場景的消費水平價格也會有所變化,“酒吧這類的娛樂場所,通常是 10 元 / 小時;旅遊景區這樣的地方普遍價格是 8 元 / 小時;在一些普通的商圈、街邊小店,每小時 2 — 5 元不等。”

記者查詢天眼查發現,輸入“共享充電寶”共有 654 家相關的公司。其中“怪獸充電”於今年 4 月 1 日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據此前媒體報道“怪獸充電”公開資料顯示,怪獸充電 2020 年營業收入為 28。094 億元,擁有充電點位 66。4 萬個,可用移動電源達到 536。08 萬個。2020 年公司的佣金費率達到 44。1%,入場費率達到 14%,兩者合計達到 58。1%。也就是說,怪獸充電漲價帶來的利潤,很大一部分進了合作伙伴和線下商戶的腰包。

共享產品越來越貴,你還會為應急買單嗎?

△共享單車

專家:調價是盈利所需,但要加強規範來"保護消費者"

“現在,一些比較成熟的‘共享經濟’專案,已經過了讓消費者‘薅羊毛’的階段了。”東南大學經管院副教授浦正寧分析,商家前期低價推出這些共享類產品和服務,本身就被企業算作獲得客源的成本。這種“共享經濟”,就是利用資本的進入,價格的補貼,來培養使用者的消費習慣,等達到了一定的節點,企業還是要進行提價,實現盈利的。

“所以,當有了大量使用者去使用後,企業就會考慮調整價格,讓經營進入一個可持續、可盈利的狀態。共享充電寶也好、共享雨傘也好,這些企業普遍是花了幾年的時間,培養了消費者的使用習慣,然後透過調價,進入到可持續的經營範疇之中。”

浦正寧認為,價格的調整總會有一個邊界,這個邊界是由市場調整出來的。比如價格過度上調,就會導致消費量明顯下降,達到某種程度後,企業會根據經營狀況,將價格再次進行調整,最終達到一種平衡。“但需要注意的是,因為這類企業蒐集到了足夠多的使用者資料,甚至還會形成某種市場支配地位,所以他們在分析使用者行為,從而制定有利於企業的價格時,是佔有優勢的。所以,如何防範這些企業去利用收集到的消費者資料,過度獲得市場優勢,規制他們審慎使用大資料,避免做出不利於消費者的定價,這也是後期監管部門應該關注的一件事情。”

南京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志國告訴記者,當下這類共享經濟的競爭對手變少,市場份額基本固定,已經進入到盈利階段了,這種情況下,企業會進行一定的調價,“他們也不會過度漲價,會進行權衡,在保持市場需求穩定的情況下,進行調整。”

劉志國預測,一方面,價格調高後,消費者會有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畢竟大家難免會碰到一些急需狀況,還是會租用相對便捷的充電寶、單車、雨傘等。一旦適應後,這類產品和服務的價格重新降低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另一方面,利潤空間大了,也會產生新的競爭對手。“利潤空間大,而經營模式又沒有什麼技術上的壟斷,比較容易複製的,相信後期會有其他企業作為新的競爭對手加入,再次利用低價優勢,將消費者爭取過來。而共享類企業之間也還是需要競爭,來確保市場的健康發展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