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孝信: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基本保證

​“‘雙碳’目標下的兩大重要舉措,就是要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能源系統”。在10月11日舉行的全球新能源與智慧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周孝信對雙碳目標下我國能源電力系統發展前景和儲能需求做了相關報告。

周孝信: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基本保證

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周孝信

周孝信表示,“雙碳”目標和能源轉型的戰略目標高度一致,兩個構建是實現能源轉型的根本措施,。在報告中,周孝信圍繞新型電力系統的主要特徵及核心指標、2030年電力發展的儲能需求等方面進行了分享。

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新型電力系統即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周孝信將其歸結為五個主要特徵和五項核心指標。

五個主要特徵分別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高比例電力電子裝備電力系統、多能互補的綜合能源電力系統、數字化智慧化智慧能源電力系統、清潔高效低碳零碳電力系統。

五個核心指標則包括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在總髮電量中的比重、電能在終端消費中的比重、系統總體能源利用效率、化石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

周孝信提到,根據“雙碳”目標要求,經濟社會發展對能源電力安全的要求和能源電力技術的要求主要主要體現在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下降、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提升等方面。

根據預測,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將在2030年達到峰值後穩步下降。而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變化情況的規劃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21年到2030年,這10年間增長較為緩慢;第二階段2030年到2050年是關鍵時期,非化石能源佔比要以較高的速度增長,2030年以後,要求非化石能源佔比已經具備相應的技術條件和電力系統的基礎,平均每年要增加2。5個百分點;第三階段,2050年以後,非化石能源佔比將以平緩的變化趨勢配合碳中和目標實現。

關於未來40年新型電力系統發展前景的分析,周孝信從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兩個方面進行了呈現。

周孝信說到,裝機容量方面,2025年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佔比將超過50%,“十四五”結束之後,2035年風光裝機容量超過總裝機容量50%,這是兩個很重要的點,而且2025年到2030年期間,風電光伏裝機容量也超過煤電。

發電量方面,生產目標下的情景分析表明,2035年風電光伏裝機容量超過總裝機容量50%,2045年到2050年風光發電量超過總髮電量50%。

非化石能源代替化石能源是未來電力系統的發展趨勢,但風能、太陽能發電也帶來波動性、間歇性、隨機性等問題,在此背景下,儲能成為了未來能源體系的重要課題。

綠色儲能代替化石能源儲能

當電動汽車成為汽車市場主力,在社會生活中發揮重要角色的同時,電動汽車也被期望能夠起到儲能作用,為電力系統提供儲能安排。

針對儲能領域,周孝信表示:“長期儲能過去是儲煤、儲天然氣、儲石油,將來作為非化石能源,在完全綠色的情況下,儲氫以及利用氫和二氧化碳合成做的一些能源的產品和化工原料,我覺得這一點非常重要。”

周孝信認為,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的生產過程,作為電力系統可快速調節負荷,可成為應對風電、光伏發電波動性、間歇性的有效措施,部分替代燃料電池的調節作用。綠色能源產品,甲烷、甲醇、氨等,以其便於運輸易於儲存的特性,既可作為化工原料,也可作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應對中長期能源電力供需不平衡的一種儲能介質。

周孝信用資料的形式呈現了電力系統如何為實現碳中和目標作出貢獻:“能源系統和電力系統二氧化碳排放均可實現2030年前達峰,能源系統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在2050年和2060年分別降低為峰值的28%、10。5%,而電力系統分別降低為峰值的25。4%和1。6%,這就為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做出了電力系統的貢獻。”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