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善"陳游標為什麼消失了竇文濤被搞後沒人敢學他做慈善了

中國人的“慈善”理念也可以說是歷史悠久。儒家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一種要善及身邊人的宣傳。但與此同時,中國人又講究做事要低調含蓄,即使幫助了很多人也應該保持謙遜甚至隱藏不露,這樣才符合社會風俗,“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首善"陳游標為什麼消失了竇文濤被搞後沒人敢學他做慈善了

而曾經名氣極大的“中國首善”陳游標可以說反其道而行之,低調這兩個字和他沒有任何關係,他堪稱慈善界頭號明星,時刻緊跟熱點潮流,尤其熱衷上電視製造噱頭,因此引起不少爭議,爭議焦點,就在於他究竟是“首善”還是“首騙”,他高調做慈善是對還是錯,值不值得提倡。

這位高調的慈善富豪如今相比過去已低調不少,不僅被拍到甘願回老家種地,“當農民的兒子”,在網際網路上也比較少出新花樣,如同“消失”一般,不免讓人感到很疑惑。對此著名主持人竇文濤有一番看法:陳游標被搞之後,沒人敢輕易學他做慈善了。為什麼一個人能同時收到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呢?

不管“首善”還是“首騙”,都和陳游標本人的經歷與性格有關。現在有個流行詞叫“富二代”,陳游標不屬此列,出生於1968年的他,靠自己打拼出了億萬身家,這一切,源於他本就是窮山溝裡走出來的孩子,他的老家在江蘇泗洪縣,父母都是種地的農民,根本沒法給他提供好的生活條件。

"首善"陳游標為什麼消失了竇文濤被搞後沒人敢學他做慈善了

很多窮人家的孩子都比常人多一分忍耐力和進取心,少年時的陳游標就是典型,雖然父母沒教過他做生意,陳游標還是“自學成才”,小小年紀就具備了商業思維。那時候集鎮上很缺水,陳游標就利用課餘時間從鄉下井裡挑清涼甘甜的井水,徒步走2裡多路去鎮上賣,為了吸引更多人照顧生意,還打出了“1分隨便喝”的宣傳。

這成了陳游標攢下的第一筆金,別看1分錢不多,月月積累起來在那個年代也能幹成不少事情,陳游標就用這些錢給自己和鄰居家孩子交了書本費,那時候的書本費就1。8元,現在看著不多,但拿自己辛苦賺的錢無償幫助別人,在經濟並不寬裕的情況下也算是非常難得了。

"首善"陳游標為什麼消失了竇文濤被搞後沒人敢學他做慈善了

常言道“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陳游標28歲開公司之前,挑過水,賣過糧,當過賣冰棒的小販,還沒成年就能賺到2萬多塊錢,這無疑激發了他想賺更多錢的心理,因為人都是要嚐到甜頭動力才會足,就像有人自稱不向往富豪生活很可能是沒體驗過,才說得很輕鬆。

早些時候陳游標雖然賺了錢,做慈善還是不算很高調。他1996年創業之初其實也窮過,連單人間都租不起,但那年他還是拿出了公司收入的7分之一給某個白血病患兒,這成了他慈善史上經常被提及的一筆,很明顯,做慈善對陳游標而言確實算一種維持名氣的手段,他不認為慈善就得低調做,捐了多少,什麼時候捐的,就是要講給公眾聽。

"首善"陳游標為什麼消失了竇文濤被搞後沒人敢學他做慈善了

而他的高調巔峰期,是擺出了截至2012年共捐款20億的數目,包括08年大地震時,他組織救援隊搜救,親自去災區救人幫忙安置,捐錢捐物累計超過1億;第二年又捐款1億成立專門的減災培訓中心免費向大眾開放;這些都為他和他的公司增加了熱度,他也絲毫不掩自己做慈善的高調,每做一件必定要宣傳出來。

他的思路方法也很“網際網路”化,換句話說就是夠吸睛。2010年,人們便在電視上看到陳游標站在由3300萬元堆起來的“人民幣牆”前,為一場愛心捐贈活動宣傳,那時他已經收穫“中國首善”的名頭了。但與此同時,有關他的爭議也越來越多了,不少媒體披露,他的確為慈善拿出了真錢,但也存在虛假宣傳的情況。

"首善"陳游標為什麼消失了竇文濤被搞後沒人敢學他做慈善了

比如說陳游標的公司曾被搜出不少假公章,在2014年引起熱議的“冰桶挑戰”上,他稱誰能超越他,也在“冰桶”裡被人往身上澆冰塊都紋絲不動的話,他願意為此捐款100萬,但隨著質疑聲不斷出現,陳游標也只得承認自己造了假,他身體素質沒那麼好,冰桶裡其實早早裝了熱水。因為一系列的爭議,陳游標終於吃到了高調的苦頭,所以也只能收斂了。

這也是為什麼竇文濤會說“沒人敢學陳游標做慈善”,做慈善高調或者低調本身都是沒有問題的,但造假或者宣傳過度,把事實誇大講就有些引人不適。當然,拿真金白銀投入慈善總歸是值得提倡的,只要足夠真誠透明。

現在的陳游標其實也沒有徹底消失,還能看到他已經獲得南京、張家口、涿鹿等地“招商大使”頭銜的訊息,只是在慈善這條路上陳游標算是栽了跟頭,很難恢復以前的名氣聲望了。

"首善"陳游標為什麼消失了竇文濤被搞後沒人敢學他做慈善了

如果拋開慈善的爭議,陳游標確實算個奇人,從小就很有商業頭腦,在網際網路時代又跟緊潮流,宣傳方式相當創新(從他那些年高調改名“陳低碳”、“陳光碟”,甚至宣佈要在死後捐出50億資產就能看出來),他總能走出別人意想不到的道路,這可能就是他成為億萬富豪的關鍵……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