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百年老字號退市?曾是包子界招牌,今北京最後一家店也關了

作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包子界招牌,狗不理包子雖然不一定有很多人吃過,但大部分顯然都聽過。但在如今的經濟大環境下,國內很多餐飲業企業更新迭代速度都變得尤其快,這一百年老字號恐怕也要面臨退市風險,畢竟就連北京最後一家店也關了,再怎麼掙扎最多可能也就在地區範圍內維持存在感。

又一百年老字號退市?曾是包子界招牌,今北京最後一家店也關了

狗不理包子的成名經歷

早在10年前,我國公佈的第三批非遺名錄中就有“天津狗不理包子”,它雖然只是以麵粉和豬肉等製作的小吃,與國內其他地方的包子看起來沒什麼區別,但卻長期因精湛的工藝和美觀的外形而深受人們喜歡,至今已經傳承百年。

說起它的成名經歷,其實相比其他一些老字號企業,天津狗不理並沒有多傳奇,只是一個老師傅勤勤懇懇做包子,原本的“德聚號”逐漸做大做強,因為老闆做包子認真,別人喊了都不理,因此也就被戲稱為“狗不理包子”,在幾代人的傳承下最終成為了當前的包子界招牌,堪稱勤勞致富的典範。

又一百年老字號退市?曾是包子界招牌,今北京最後一家店也關了

北京最後一家店也關了

然而這樣的一個原本可以成為全國甚至是全球性的文化品牌的店鋪卻在近年來連遭打擊,北京的最後一家店也關了,現在大部分的經營場所就集中在天津這一個地方,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除了餐飲業的激烈競爭外,狗不理自己的一系列操作或許才是“罪魁禍首”,不僅風評一落千丈,“又貴又難吃”的稱號怕也是摘不下來了。從長期看,這個曾經以認真出名的“狗不理”很可能要因為不認真而“狗不理”了。

又一百年老字號退市?曾是包子界招牌,今北京最後一家店也關了

狗不理包子的風評

值得一提的是,狗不理包子的問題實際上還是從去年開始爆發的,當時有食客在狗不理包子用餐並拍下影片稱,狗不理包子確實不好吃,但價格實在是過於昂貴,引發了一場巨大的輿論風波。儘管事後狗不理迅速出面公關,然而不滿的聲音卻越來越大,很顯然,這個“狗不理”店面的問題早就不是一天兩天了。

又一百年老字號退市?曾是包子界招牌,今北京最後一家店也關了

在北京的店面關閉後,影片拍攝者還出面表示,百年老店之所以被人尊崇,往往就是因為傳承的品質一直不變,哪怕是家庭運營都能幾代人堅持,然而狗不理這麼大一個招牌卻作出如此低劣的產品,這就令人十分不滿了。儘管狗不理方面的人稱關店只是“臨時性”調整,但不少網友卻大呼“過癮”,由此可見,這家曾經的包子界頭牌,如今的風評已經是“不堪入目”了。

後期有什麼打算

如果說僅僅是關閉一家門店,這或許並不意味著什麼,然而當前狗不理集團的董事長卻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卻明確表示,未來狗不理的發展方向是食品工業和電商業務上,這也就預示著“狗不理”這個專門的餐飲品牌可能要在不久的將來與人們徹底告別,一方面是要收縮餐飲業務,另一方面可能就只會保留名字這個文化符號。

又一百年老字號退市?曾是包子界招牌,今北京最後一家店也關了

做一個餐飲起家的,狗不理的主業明顯是做包子,雖然供應鏈環節上的食品工業和電商業務對很多大型餐飲連鎖來說也很重要,但是這畢竟不是主業,一旦狗不理真的這麼做了,也就意味著其將會跨行業面臨來自物流和其他食品製造商的競爭。現在的狗不理在餐飲界沒有風評,不想著改進卻打算直接收縮到背後,轉型的代價恐怕也不是它能承受得起的,最後背鍋的可能還得是天津地方。

另外,在針對北京店面關閉的問題上,集團店還發布了一條公告,稱近幾個月該公司的營業額同比增幅近5成,並且始終堅持“做久不圖快、做強不圖大”的原則。相比網路上的風評,這一點就非常耐人尋味,因為就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而言,狗不理包子體現出的競爭力明顯已經不夠強,甚至有可能在這場風波後被徹底邊緣化,加上企業董事長此前對於狗不理的戰略定位,基本可以肯定的是,這家老店可能今後就將著重於品牌的宣傳。

又一百年老字號退市?曾是包子界招牌,今北京最後一家店也關了

眾所周知,一個脫離產品只做品牌的公司久而久之必然會被淘汰,目前的南極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市面上很多東西只要花錢就可以叫南極人,這聽起來很不錯,小牌子也能“蹭熱度”,不過只要有一個相應的競品出現,那麼這個品牌就會徹底失去價值。由此看,狗不理的未來恐怕並不樂觀。

老店陷入“關門潮”?

其實除了狗不理遭受到輿論衝擊外,以格瓦斯、紅腸、大列巴等美食聞名全國的哈爾濱秋林集團在三年虧損後終於被終止上市。它原本還經營著一系列的黃金產業,但在整體經濟不景氣的衝擊下,黃金珠寶行業已經沒有它的立足之地,這個同樣是百年老店的的公司也正搖搖欲墜。

又一百年老字號退市?曾是包子界招牌,今北京最後一家店也關了

秋林的前身是我國第一家百貨商店,擁有的意義顯然非同凡響,在整個哈爾濱甚至是全國地區都有相當強的影響力。然而數年內,隨著國內經濟局勢的迅速變化,一方面是因為哈爾濱整體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因為秋林自己的經營模式沒能跟上時代,這家公司不斷負債、虧損,三年前就被退市警告,今年最終還是沒能撐得住。

由此就能發現,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似乎正在走向一個怪象,那就是一些帶著很多人記憶的傳統“老店”正在陷入“關門潮”,在提到這些店面的時候,很多人或許都會感慨一番,甚至覺得不可思議。但如果反過來想想,無論是曾經的狗不理還是過去盛極一時的秋林,以及各類服裝和曾經的一些鐵匠鋪、裁縫店,人們有多久都沒去過了呢?

又一百年老字號退市?曾是包子界招牌,今北京最後一家店也關了

老牌企業的更替是必然

實際上,相比較電商的發展擠兌了傳統老店、企業自己經營“忘記了初心”等等理由,老牌企業的問題還是已經過了屬於他們的時代。就像過去的文化和傳統正在不斷消失,但它們的核心卻依舊存在一樣,形式的更迭是隨著技術發展和進步而進步的,消費者始終活在當下而不是過去,一旦人們只剩下了懷念,但卻沒有了消費,那麼整個產業就到了消失的時候。

總的來說,目前的市場上充斥著快節奏的消費、人們的生活壓力和實際的消費品需求也大多是快節奏的,效率、速度、質量在消費者眼中甚至成為了剛需,然而幾乎沒有一家傳統的堅持“手藝”的企業能夠兼顧這些,因此經營也就越來越難。想要打破這個迴圈,除了社會進步和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外,企業自己尋求變革也是很重要的。儘管風評不好,但希望未來的狗不理能夠做到這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