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東莞科創"十四五"|營造最優科技創新生態,建設全球開放型創新體系

創新資源集聚力大幅增強、科技創新硬實力顯著提升、科技創新引領力穩步提升、創新環境吸引力明顯增強,《東莞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新的科創目標,到2025年,東莞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創制造強市取得顯著成效,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支撐。

該如何加強頂層設計?如何為科技創新營造良好生態環境?如何讓科技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

《規劃》提出,要構建體系化引才機制,強化創新發展的人才支撐;構建國際化科技協作網路,建設開放型創新體系;構建科技金融服務網路,開創科技創新融資新局面;構建現代科技創新治理體制,營造最優創新環境。

解讀東莞科創"十四五"|營造最優科技創新生態,建設全球開放型創新體系

最佳化引才機制,營造宜居環境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第一資源,也是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

構建體系化引才機制,強化創新發展的人才支撐。《規劃》提出實施創新人才匯聚工程,發揮東莞高水平科研平臺優勢,凝聚頂尖科研團隊,健全人才培養體系,完善宜居、宜業的人才發展環境,開創高層次人才、技術人才、技能人才集聚的全新局面。

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松山湖科學城……東莞具備了吸引人才的天然龍頭優勢。《規劃》提出,充分利用重大平臺的優勢,引進戰略科學家。計劃面向海內外引進10個彌補源頭創新和行業關鍵技術短板,對東莞重點產業發展有重大引領作用的戰略科學家團隊,加快集聚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等前沿科技頂尖人才和國際一流戰略科學家。

而7000餘家高新技術企業和上萬家創新型企業將成為東莞引進技術創新人才的主體補充。《規劃》明確要面向東莞重點發展領域,依託企業引進創新科研團隊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開展以發明轉移和新技術、新工藝為績效導向的產業核心技術攻關。同時完善市場導向的人才引進機制,支援用人單位透過市場化方式全年制、常態化地精準引才、靶向引才。

豐富的平臺和企業資源,也為培養創新人才提供了暖床。根據《規劃》,東莞將深化本土高校與科研平臺、龍頭企業的合作,積極開展“訂單式”培養,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

人才進來更要留得下來。為此,東莞將著力營造宜居宜業的人才發展環境。實施立體化人才安居工程,強化住房保障;加強人才辦事、子女讀書、醫療健康等服務保障;落實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機制,強化人才發展激勵;簡化外國人來華工作認可相關流程,最佳化外國專家與人才服務流程。

根據《規劃》實施創新人才匯聚工程具體要求,東莞將重點面向高階電子資訊、新材料、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新能源、太赫茲科學技術、網路空間安全等領域,引進10個戰略科學家團隊;擴大研究生聯合培養,力爭到2025年,累計引進聯合培養研究生達2000人,留莞就業、創業的比例達30%以上。

解讀東莞科創"十四五"|營造最優科技創新生態,建設全球開放型創新體系

▲松山湖科學城建設效果圖(部分)

構建國際化科技協作網路,建設開放型創新體系

走開放大道,聚合作力量。構建面向全球的協同創新網路,是東莞打造科創強市的明智抉擇。

《規劃》提出,要實施科技合作創新工程,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開放合作,面向大灣區、全國、全世界搭建開放合作平臺,提高匯聚創新資源的吸引力,實現科技創新國內協同、國際合作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面向大灣區,東莞將積極對接港澳高階創新資源,將港澳作為融入全球創新網路的重要視窗,建設粵港澳創新共同體。

具體來看,將推動濱海灣省級高新區建立對接港澳、接軌國際的高水平開放規則體系,爭取向國家申報大灣區先進製造業離岸創新實驗區;最佳化港澳青創載體資金支援、資訊服務、平臺搭建等孵化服務,構建功能完善、特色明顯的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支撐體系;開展粵港澳三地聯合技術攻關;建立財政科研資金跨境使用機制,鼓勵港澳高等學校、科研機構承擔財政科研資金設立的自主創新專案。

面向全國,東莞將建設全國科技合作網路。技術協同方面,依託創新聯合體,跨地域集合全行業科研力量攻克產業核心技術,形成全行業協同攻關關鍵共性技術的創新網路。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協同方面,推動東莞與國內創新強市在基礎研究、前沿交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推動合作高校在莞佈局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活動。

面向全球,東莞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建聯合實驗室,爭取牽頭或參與國際材料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支援大科學裝置及科研機構主動走出去,與全球同類設施建立連結互動關係。同時,探索在莞總部型企業在全球佈局離岸研發中心。支援在莞外資企業延伸產業鏈,引進核心技術,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

加強科技金融服務,開創科創融資新局

以金融創新更好服務科技創新 。

科技創新具有成本高、週期長、風險大等特點,金融作為社會資源配置的樞紐,既能為科技創新活動提供資金支援,又能為規避化解創新風險提供金融工具和制度安排。活躍的金融市場、暢通的融資渠道和良好的金融環境,是東莞科技創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規劃》強調,實施科技金融支撐工程,加快發展風險投資,創新科技信貸產品,健全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構建良好的科技金融服務生態。

科技金融支撐工程主要包括,擴大風險準備資金池規模,支援各類金融機構開發面向創新型企業的創新信貸產品;推動基金引進、培育創新型企業;發揮東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引導基金、松山湖天使投資基金等政策性基金的作用,透過參與遴選優質市場化子基金、專項招商、基地建設等方式,發揮引導投資帶動作用;加快組建工業基礎軟體基金,發揮產業鏈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扶持更多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專案企業、瞪羚企業、百強創新型企業發展上市。

引導發展創業投資上,《規劃》也提出撬動更多民營資本、社會資本發展創業股權投資業務,鼓勵省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科技園區、孵化器和行業龍頭企業等發起或參股設立創業投資基金,壯大風險投資市場規模。

推進科技信貸發展上,將穩步推進智慧財產權質押等融資貸款模式,穩妥有序推進投貸聯動業務和服務模式創新,加快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建設。

策劃:

虞清萍

執行策劃:

殷昌盛 孫本源

文/記者 向連

圖/市人社局、通訊員供圖

【來源:東莞日報社i東莞】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