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一兩銀子”,放現代相當於多少錢?能夠買下一袋大米嗎

民以食為天,就讓我們用米價作為一個衡量的標準,仔細的考證一下。

古代的“一兩銀子”,放現代相當於多少錢?能夠買下一袋大米嗎

首先必須要說明的事情是,銀子絕對不是大家想象中,爛大街的貨,宋朝期間,採銀水平和礦量達到了巔峰,一年下來也不到20萬兩銀子,平日以來基本為宋朝廷所掌控,被用作和西夏遼國之間的流通貨幣,民間極少出現,一直到明朝後期,隨著貿易,西班牙銀元的大量引入,將近是自身產銀量的10倍,民間使用銀兩作為貨幣開始廣泛起來。

一般來說,銀子之間的貨幣兌換比例,遵循1:10的公式,也就是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文錢。

古代的“一兩銀子”,放現代相當於多少錢?能夠買下一袋大米嗎

在唐朝貞觀盛世,一斗米價格,只需要5枚銅板,但是到了後來的唐肅宗時期,物價猛增,長安附近,米價竟然達到了驚人的1500文錢,縱觀整個唐朝來看,米價大約穩定在了一斗米50文左右的價格,遇到自然災害,比如“京師大雨水,鬥米直八百。”七月,京畿飢,米鬥千錢”等,物價就會飆升,唐朝一斗的數量,等同於現在的12。5斤,也就是說購買250斤大米,需要一兩銀子,按照現在普通散裝大米,3-4元一斤的價格,一兩銀子大約1000元左右,而購買一袋大米,也是綽綽有餘的。

古代的“一兩銀子”,放現代相當於多少錢?能夠買下一袋大米嗎

時間來到宋朝,宋朝的商業繁榮,比唐朝還要有過之而不及,宋神宗期間,一石米在1兩銀子左右,沈括的《夢溪筆談》提到,“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為法”,一石米為92宋斤,1宋斤為940g,因此換算下來,一兩銀子,能夠買到84kg,也就是168斤左右的大米,相當於人民幣600到700元左右。別說買一袋米,兩袋也是足夠了的。

古代的“一兩銀子”,放現代相當於多少錢?能夠買下一袋大米嗎

明代初期,因為物價人口等原因,銀子價格再次出現波動,《明史·食貨二》提到:“於是戶部定:鈔一錠,折米一石;金一兩,十石;銀一兩,二石。”朱元璋期間,明朝一兩銀子能夠買到兩石米,明朝一石相當於94。4kg。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750元。

到了清朝,銀子因為產量的問題而貶值,《清會典》提到,此時北京優質的大米,一升只需要10文錢,清代的一升為如今的1。5斤,也就是說1兩銀子購買150斤大米,大約在500元左右的價格。

古代的“一兩銀子”,放現代相當於多少錢?能夠買下一袋大米嗎

很顯然,中國古代的銀子價格,是逐漸呈現下滑趨勢的,不管怎樣,至少購買一袋大米綽綽有餘,因此民間更常見的貨幣,始終還是銅板,或者是流通的碎銀子,但是演義小說當中,那種動不動就甩出數兩銀子買這買那的情況,是絕對不會存在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