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中一簽虧1.2萬元,新股發行節奏要不要放緩?

皮海洲:中一簽虧1.2萬元,新股發行節奏要不要放緩?

皮海洲 | 立方大家談專欄作者

伴隨著A股的持續低迷,新股破發潮仍然在A股市場上蔓延。4月12日,A股有3只新股上市,結果3只新股在上市首日均告破發。其中,N唯捷當天下跌36。04%,中一簽新股虧損1。2萬元。N海創當天跌幅29。87%,若以中一簽500股來計算,虧損額達6410元。只有N瑞德飄紅,漲幅5%,但該股在開盤時就已破發。

皮海洲:中一簽虧1.2萬元,新股發行節奏要不要放緩?

皮海洲:中一簽虧1.2萬元,新股發行節奏要不要放緩?

面對新股破發潮湧,要不要放緩新股發行節奏,也就成了不少投資者關心的一個問題。畢竟在過去很長一個時期,一旦新股出現破發,投資者總會呼籲管理層放緩新股發行節奏,而恰逢股市低迷之時,投資者甚至還會呼籲管理層暫停新股發行來救市。很多時候,投資者的這些呼聲也是被管理層聽到了接受了。於是,每當新股破發的時候,市場總是對管理層放緩新股發行充滿了期待,這實際上也成了部分投資者的一種習慣性思維。

不過,投資者的這個習慣性思維有必要改變改變了。畢竟A股的“世道”已經變了。因為新股發行已經是一種市場化發行,其中科創板與創業板的新股發行甚至還是註冊制,新股從發行到上市,實行的都是市場化的做法,一切由市場說了算。因此繼續採取管理層人為調控新股發行節奏的做法,已經不適合了。

而且以前之所以可以採取人為調控的方式來放緩新股發行的節奏,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新股發行的市盈率都被控制在了23倍以內,就新股發行的市盈率而論,基本上還是合理的。因為發行市盈率被人為控制了,因此,人為調節新股發行節奏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如今採取的是市場化的發股方式,所以新股發行節奏也應該是由市場來說了算。因此,面對當下新股大面積破發,新股發行節奏要不要放緩?這個問題並不適合由管理層來作答,而是應由市場來作答,我們要相信市場自身的調節功能,與對錯誤的修正能力。

雖然目前新股大面積破發,但顯而易見的是,目前的新股發行仍然供不應求,投資者打新中籤仍然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從市場的角度來說,為滿足投資者打新的需要,新股發行節奏顯然是不應該放緩的。進一步來說,如果投資者因為投資虧損而不打新了,新股發行節奏自然而然也就會放緩了。

並且從市場調節的角度來看,新股之所以破發,主要是與兩方面的原因有關。其一,是與新股發行價格高企有關。畢竟目前科創板與創業板的新股發行都已經取消了23倍市盈率的限制,很多新股發行的市盈率都遠遠超過了23倍市盈率的水平,新股發行市盈率少則30倍、40倍,多則70倍、80倍,甚至超過百倍市盈率的也不少見。新股發行市盈率高企,大大透支了二級市場的炒作空間,因此,新股上市破發在所難免。其二是新股發行上市節奏太快,以至在二級市場上的新股上市供過於求。

但總體來說,目前新股破發,主要還是由第一個原因造成,即新股發行價格太高了,與新股發行節奏關係並不是太大。所以,儘管目前新股大面積破發,但無需管理層伸出調控之手來放緩新股發行節奏。如果真的人為放緩新股發行節奏,這其實並沒有做到對症下藥,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新股破發的問題。

而對於新股高價發行的問題,一方面需要對發行制度進行完善,比如,目前的新股發行詢價,不能一味地引導詢價機構報高價,這個問題顯然需要從制度上加以解決。另一方面就是由市場來進行修正。既然發行價高了導致新股上市破發,投資者不僅不盈利,相反還要虧損,那麼投資者就可以放棄打新。放棄打新的投資者多了,新股發行失敗了,新股發行的價格自然就會下調。

何況透過這種市場自發調節、自我修正的方式,還可以讓投資者走向成熟。畢竟對於投資者來說,投資虧損是最好的投資者教育方式,也是投資者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相反,面對新股破發,總是寄希望於監管之手來進行調控,這其實並不利於投資者的成長,並不利於投資者走向成熟。

責編:史健 | 稽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