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過的混沌,還有一個新名字叫‘扁食’

扁食

扁食的俗稱有很多,北方統稱扁食,也稱餃子或混沌,廣東一帶納入餛飩的範疇,沙縣小吃稱之為扁肉,部分

地區

的人們也稱之為扁食,在甘肅天水一帶把扁食和餃子是分開的,餃子的皮是圓形的,而扁食皮是梯形的。因為在閩南,小吃眾多,扁食和餃子的區別還是比較大的,在福建、臺灣等地被稱為扁食。

你吃過的混沌,還有一個新名字叫‘扁食’

餃子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名稱。三國時期稱作“月牙餛飩”,南北朝時期稱“餛飩”,唐代稱餃子為“偃月形餛飩”,宋代稱為“角子”,元代稱為“扁食”;清朝則稱為“餃子”。

河南‘扁食’的叫法由來已久,在中原大地廣為流傳,傳說為南陽的張仲景發明的,其形狀如月牙,邊緣呈波浪裝,甚是好看,集美學與美味與一體。

你吃過的混沌,還有一個新名字叫‘扁食’

中國北方小吃,北方居民以麵食為主,過年有吃扁食的習俗,其他節日或者重要日子也常吃扁食增添喜慶氣氛,扁食又稱為餛飩,(在北方扁食和餛飩不一樣的、和水餃是一樣的)叫法不同,各地的形狀也不盡相同。霞浦扁食與福州

肉燕

做法及其相似,區別主要在皮的原料上,霞浦扁食的皮是麵粉加番薯澱粉,福州肉燕的皮是豬肉加番薯澱粉,皮的傳統純手工做法都是撒上一層澱粉摺疊擀一次,反覆多次,把皮擀得很薄,這樣做出的皮薄而韌,包餡也和福州肉燕一樣,只用薄竹片抹一點餡在皮上,單手攥緊即可,因此霞浦扁食吃的是皮和湯。福建其他地方的

扁肉

及全國其他地方的

餛飩

相比之下就厚皮大餡,近似小餃子。

按照膳食酸鹼平衡的原則,“酸性”的肉蛋類和精白麵粉,應當與“鹼性”的蔬菜原料相平衡,最好一份肉類搭配三份未擠汁的蔬菜原料,而且餡料所用肉類為九分瘦肉,不要再新增動物油和植物油,提高蔬菜用量,才能降低飽和脂肪和熱量的攝入,達到真正的營養平衡。

雞湯伊麵

原料1、主料:精麵粉250克,鴨蛋2個。2、輔料:雞湯800克,水髮香菇25克,幹澱粉10克,熟火腿25克,豬五花肉50克,大白菜125克,幹蝦肉25克。3、調料:精鹽8克,蔥10克,味精4克,花生油800克(耗120克),蒜仁3克,熟豬油25克,韭菜15克

你吃過的混沌,還有一個新名字叫‘扁食’

味道鮮美。口味微鹹。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