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有雷區:突圍高階技術卻無法服務華為,管理亂人才流失多

文 | AI財經社 唐煜

編輯 | 趙豔秋

7月17日上市以來,中芯國際在A股上演戲劇性一幕,首日高開245。96%,總市值破6000億元,隨後股價在兩日內從最高95元跌至78元。7月20日,緊隨其後的“AI晶片第一股”寒武紀登入科創板首日開盤暴漲358%,中芯國際則一度下跌7%。有網友擔心,這兩隻晶片股會不會成為科技圈的中石油和中石化。

創辦20年來,中芯國際始終解不開企業利益和產業利益兩股糾纏在一起的結。如今在“無芯之痛”的大背景下,資本瘋狂湧入,國家政策傾斜,但也像一股不可抗拒的歷史巨浪,推著中芯國際只能不顧企業利潤和正常運營節奏狂奔向前。

上市之前,中芯國際本來準備募資200億元,沒想到在美國全面封殺華為的催化下,二級市場的熱情超出想象,募資最終高達532億元。這是繼2010年農業銀行IPO後,近10年間A股最大的IPO。

但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募集到資金的中芯國際卻陷入兩難境地:向上突破先進工藝,因為不能為華為代工,而沒有足夠訂單,面臨虧損;向下做次先進工藝,因為技術水平不夠成熟、價格高,在競爭中也不佔優。

上市僅是第一步,未來這艘船將駛向何方?沒人知道答案。

左右為難的中芯國際

根據中芯國際招股說明書,募集到的這筆錢中40%將用於主攻14nm及以下的先進工藝,以向行業龍頭臺積電靠攏。目前,臺積電主力工藝為7nm,並於今年上半年實現5nm量產。

但是,晶片工藝越先進,客戶池子就越小。在國內,14nm及以下晶片的主要客戶就是華為海思。有業內人士對AI財經社估算,2019年,臺積電營收350億美元,華為海思佔其營收的14%,即49億美元,其中一半以上為7nm訂單。

但根據今年5月美國商務部對華為升級的不合理禁令,使用美國半導體裝置為華為提供服務的企業,必須向美國政府申請許可證。中芯國際也受到鉗制。在招股書經營風險一欄,中芯國際宣告,“在獲得美國商務部行政許可之前,可能無法為若干使用者的產品進行生產製造。”

不能給華為代工,中芯國際投入巨資開發的先進工藝又能為誰?

除華為之外,國內還有礦機晶片客戶、CPU客戶需要此類高階工藝。但這類訂單中大頭已花落臺積電。

“難就難在客戶不太願意換產線。”晶片行業資深人士趙梓對AI財經社舉例,如果把產線從臺積電轉移到中芯國際,從晶片設計到版圖製造,一切都得重來,還得另開一套光掩膜。而先進工藝的光掩膜價格不菲,動輒百萬美元。這麼核算下來,如果產量不大,客戶根本不值得換產線。

中芯國際有雷區:突圍高階技術卻無法服務華為,管理亂人才流失多

圖/視覺中國

而且,中芯國際去年才量產14nm,還要等待近期產品良率的測試結果證明晶片的可靠性。“去年有幾家客戶本來打算在中芯國際投產,觀察一段時間後就轉到其他代工廠,大家都不想做前幾隻小白鼠。”另一位資深人士王鶴對AI財經社透露,據他了解,現在至少有10家公司處於觀望之中。

訂單量不夠、鉅額投資和裝置折舊導致,“現在中芯做14nm晶片是做一片虧一片,當下要想辦法去低價吸引一批客戶進來。”趙梓分析。

為了拉到14nm晶片訂單,中芯國際近期挖來全球第二大代工企業Global Foundry的銷售主管,為的是找到一些國際客戶,但這些高階客戶都需要花時間培養。

那麼,如果調頭做成熟工藝又如何?

在14nm推出之前,晶片代工的重要工藝節點是28nm,它被視為半導體行業先進工藝和傳統工藝的分水嶺。目前全球28nm訂單主要被6家企業如臺積電、聯電、Global Foundry、中芯國際瓜分。

不做先進工藝,先把28nm這樣的工藝做好,中芯國際照樣能賺錢。但趙梓透露,中芯國際28nm做得水平不如聯電和Global Foundry。

招股說明書也反映了中芯國際在28nm工藝上競爭力不夠的狀況,其28nm的產品近3年的收入佔比分別為 8。12%、6。19%及4。03%,呈持續下降態勢。不僅如此,2018年,華虹集團旗下華力微也宣佈量產28nm晶片,加入到競爭行列。

中芯國際正陷入一個左右兩難的尷尬境地。而這一切的根源則是,作為國內晶片代工的領頭羊,中芯國際成立20年來,發展戰略不得不在產業利益和企業利益之間搖擺。比如在2005年,中芯國際在8英寸生產線還沒完全消化的情況下,倉促建起12英寸廠,當時創始人張汝京就說,“大家都知道公司這樣做,馬上會從賺錢變成不賺錢,但是為了產業使命我答應了。”

中芯國際有雷區:突圍高階技術卻無法服務華為,管理亂人才流失多

整理/唐煜 製圖/張哲

被內鬥浪費8年

中芯國際的先進工藝之路,曾在28nm一環卡了8年,2015年才成功量產,最近兩年才在14nm工藝上開始突破。一位前中芯國際人士有點恨鐵不成鋼地說:“我是眼睜睜看著這8年被浪費。”

中芯國際因何浪費時間?又因何被其他企業拉開差距?

在中芯國際成立之初,為突破國際技術封鎖,吸納了各路背景資本,但這也造成股東利益複雜且難以平衡。

2009年,中芯國際剛結束和臺積電長達9年的法律訴訟,創始人張汝京離職,當初力邀張汝京來滬建廠的上海經委副主任江上舟出任中芯國際董事長。當時,也只剩下江上舟能平衡中芯國際複雜的股東關係。

中芯國際有雷區:突圍高階技術卻無法服務華為,管理亂人才流失多

圖左/張汝京

江上舟在40天內快速組建了一個新領導班子,找來臺灣人王寧國接任中芯國際執行董事及CEO,海歸楊士寧出任COO。沒想到,這又拉開了一場內鬥的序幕。

根據媒體報道,當時作為大股東的大唐電信,逐漸落後於華為和中興,看上了中芯國際的資產,想以此增強自己在“央企整合”大潮中的話語權,因而表現出對中芯國際強烈的控制慾,有意在董事會中扶持一位代言人,大陸背景的楊士寧就成為最合適的物件。

但江上舟並不希望把中芯國際改造成一個國有色彩濃厚的企業,多次強調中芯國際要堅持兩個“I”發展:Independent(獨立)、International(國際化)。

沒想到,就在2011年中芯國際股東大會召開前夕,一直平衡各方力量的江上舟因癌細胞擴散不幸病逝,控制權之戰徹底被搬上臺面。

江上舟病逝三天後,在中芯國際股東大會上,大股東大唐電信投下了關鍵性的反對票,把CEO王寧國投出局。中芯國際一度停牌。

王寧國的意外落選,讓矛盾不斷激化。隨後,王寧國、楊士寧提交辭呈,從華虹NEC空降的邱慈雲出任中芯國際執行董事兼CEO。這場股東控制權和人士亂戰才算暫時劃上一個句號。

“管理層的精力都用到別處去了,按照現在的技術,中芯國際欠國家太多了。”前述人士評價。

上任的邱慈雲確實不負眾望。在職6年裡,中芯國際順利扭虧為盈,無論是銷售額還是股票市值都成倍增長,交出了一張漂亮的財務報表。

然而,邱慈雲忽略了一點,國家還是要求中芯國際做出先進工藝。而此時中芯國際在先進工藝的賽道上已與臺積電拉開距離。2015年,中芯國際才開始量產28nm工藝,臺積電早在2011年就在28nm工藝上實現營收。

中芯國際有雷區:突圍高階技術卻無法服務華為,管理亂人才流失多

圖/視覺中國

2014年,國家積體電路投資基金(大基金)入主中芯國際。2017年,邱慈雲因個人原因辭職,大陸背景的趙海軍出任公司新任CEO,主要負責成熟工藝;同年,前臺積電資深研發處長梁孟松空降擔任聯合CEO,負責帶領中芯國際朝14nm以下工藝衝刺。中芯國際自此開啟雙CEO模式,並在前沿工藝上下注追趕。

梁孟松加盟後,中芯國際的確很快出了成果。2018年14nm工藝就成功進入客戶匯入階段。14nm量產後,現在中芯國際還在發展N+1、N+2專案,雖然沒有點明是哪種工藝,但實際上是直追臺積電7nm工藝。

一位行業人士認為,中芯國際之所以給出N+1、N+2說法,是為了既給市場釋放信心,又給自己留了後路。他分析說,從20nm開始,臺積電、三星等企業所說的10nm、7nm和5nm,其實已經與原來含義不同,它不再是完全的物理尺寸,而是相對於晶片效能、功耗來命名。“中芯國際的N+1、N+2, 如果做出來不如臺積電的7nm,N也可以是9nm或者9。5nm,這就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說法。”

中芯國際有雷區:突圍高階技術卻無法服務華為,管理亂人才流失多

整理/唐煜 製圖/張哲

“殘缺”的國際化企業

中芯國際的目標是要做一家全球性的半導體公司,但只有錢和技術遠遠不夠,如果人才激勵機制和企業文化沒有跟上,將是一家殘缺的企業。

過去20年,中芯國際經歷了各方利益角逐和CEO的頻繁更迭,這種動盪不僅拖累了中芯國際的技術程序,更導致內部無法形成人心的凝聚力。

人才流失率是一個直觀的表現。中芯國際《2018年社會責任管理報告》披露,當年公司的員工流失率達到22%,大約是行業平均水平的1。3倍,其中上海、北京、深圳工廠員工流失率分別佔52。2%、25。7%。11。7%。

中芯國際有雷區:突圍高階技術卻無法服務華為,管理亂人才流失多

反觀臺積電,員工的流失率相當低,2019年僅為4。8%。根據臺積電披露的資料,2015年至2019年5年內,員工主動離職率最高不超過5%,最低僅有4。1%。

作為行業老大,臺積電拿走了行業裡60%-70%的利潤,自然也比中芯國際更敢在人才上花錢。像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生存壓力大,勢必有不少員工會被高房價勸退。但一位產業界人士指出,薪資待遇低只是部分原因,中芯國際內部管理混亂才是主要的癥結所在。

他透露,楊士寧離開之後,曾有一名臺灣高管加盟,對工程師的態度很是粗暴。2017年空降的梁孟松雖然是技術大拿,但缺乏管理經驗,也沒有給予團隊員工足夠的尊重,導致一大批人紛紛離開。

“工程師並不會因為別的地方多給10%的錢就跳槽,第一還是看工作開不開心,第二能不能在工作中得到滿足感,老闆能不能給予空間讓他們去做喜歡的事。“上述人士稱,”如果團隊每天衝鋒陷陣,而老闆一天到晚就知道一通臭罵,這樣的企業大家能待下去嗎?”

但歐美企業對管理文化高度重視。這位人士曾在一家美國晶片安公司擔任中層。他說,要是高管辱罵員工,可能馬上就被開除。

他還舉例說,前東家有一條安全規則,要求所有人上樓都必須扶著把手,如果看到有人沒有遵守,就算是老闆,任何員工都可以提醒他。這個細節既顯示一種平等,也顯示出一種規範化管理。

“中芯國際既不是一個完全商業化運作的民營企業,也不是國企,但很多東西又是以體制內的方式去操作,可以說是一個‘四不像’。”趙梓說,這一特殊的基因也決定這家公司內部殘留很多不良的管理作風,管理也不夠人性化。

半導體制造是一個人才密集型產業,本來晶片人才就供不應求,如果缺乏良好的企業文化,中芯國際該用什麼挽留人才呢?中芯國際的前員工、生意合作伙伴均對AI財經社提到,中芯國際內部管理存在一定的問題。

中芯國際有雷區:突圍高階技術卻無法服務華為,管理亂人才流失多

圖/視覺中國

另外,過去兩年,中芯國際兩位聯席CEO不合、有離職之意的傳聞也令外界擔心這家公司管理層的穩定性。2018年中芯國際CEO梁孟松曾被曝出欲另起爐灶加入由原臺積電籌建的代工企業,2019年,趙海軍也被傳已遞交辭呈,將加盟紫光展銳。雖然中芯國際官方否認了這則傳聞,但這似乎也並不能真正打消外界的疑慮和猜測。

頂著光環上市只是第一步,如果中芯國際內部管理文化不改,無法吸引和留住更多人才。而如果人才缺失,技術的追趕和積累更是困難重重。

當然,把當下所有的問題全部歸於中芯國際,顯然也是不公平的。作為國內晶片代工的領頭羊,中芯國際承擔了國家產業發展的責任。國內12英寸晶圓廠、國內最先進的工藝、大部分國產材料和裝置的驗證都是中芯國際完成的。

未來的中芯國際如何定位,又將以什麼在國際市場上立足?這些答案,還有待解開。

(文中趙梓、王鶴均為化名)

頂部